如何塑造商业价值体系(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1)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近两年来处于行业低谷的汽车行业起到了压力叠加的作用,在当前整个市场大面积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各车企营销竞争异常激烈。本文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大趋势下,车企一方面仍需考虑如何深耕前端销售,积极获取新客户,另一方面如何激活存量客户,打造私域流量,实现多价值点的释放,也是汽车从业者值得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客户忠诚度管理的行业特点和挑战,管理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全面提升客户忠诚度、释放存量客户价值、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力求为车企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客户忠诚度管理与客户价值经营建议。

一、趋势分析:客户价值经营是驱动中国汽车市场二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1)从短期来看,客户价值经营是加快车企业务恢复的关键战略举措之一

首先,依托保有客户,售后业务具有更高抗风险能力。其次,售后业务提升的同时,可以促进延保、续保等衍生业务的增长。最后,售后领域的客户忠诚,可以转化为销售的增购、复购,也会同时带动二手车和金融服务的联动。

2)从长期趋势来看,客户价值经营是在存量时代的关键驱动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连续第二年出现产销下滑,且降幅相比上年进一步扩大约5个百分点。回顾过去的15年,汽车行业经历了以“产品驱动产业增长”的三个阶段:高速增长期(2005-2010),增速放缓期(2011-2016),和目前的行业转型期(2017-2020)。到目前,每千人保有量接近二百,用户购车行为逐步成熟,购车代步的需求日趋稳定,客户潜在价值正从客户生命周期前端向后端拓展。如何激发更多用车、出行、数字化消费、乃至生活场景的需求,实现潜在价值的有效释放,是存量时代产业二次增长新的引擎。

3)从客户价值经营来看,有超过50%的客户潜在价值未被实现

根据德勤中国汽车行业客户价值研究报告显示:从客户全生命周期潜在价值来看,豪华品牌最高(约71万),量产品牌其次(约38万),新能源品牌(约33万)略高于自主品牌(约28万)。从价值实现的程度来看,豪华品牌实现度最高(56.3%),量产品牌其次(38.8%),自主品牌(33.5%)高于新能源品牌(26.5%),普遍存在较大的潜在价值挖掘空间。

如何塑造商业价值体系(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2)

因此,如何激活存量客户,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从“产品交易驱动”转向“用户价值驱动”,将是车企打造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举措之一,而客户忠诚度管理将是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管理抓手。

二、汽车行业由于其价值链长、触点多、客户行为丰富、数据分散、参与方众多,导致其实现有效的客户忠诚度管理挑战巨大1)全客户生命周期价值链长,经营难度高

以客户体验和客户忠诚度高的航空业和酒店业例,航空的订票、值机、飞行以及酒店的预定、住宿、餐饮娱乐,其客户价值点在3-5个之间,算上交叉和衍生价值点大约在7-10个之间。反观汽车业,客户从早期的品牌了解,产品体验,到车辆购买,保养维修,二手车置换和金融服务,再到数字化消费,移动出行和车生活,客户全生命周期涵盖多达9个阶段、55个价值点,跨度长达5-10年甚至更久,客户在不同阶段展现不一样的需求与价值。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价值链从传统的新车销售和售后维修,向上游的品牌和产品体验,以及下游的数字化消费,移动出行和车生活等方向延展。

如何塑造商业价值体系(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3)

2)触点多,客户行为丰富,数据分散,洞察和应用难

汽车行业线上主要涵盖自营网站、App、社交媒体、车机终端、客户呼叫中心、垂直媒体、第三方商城等,线下则包括经销商4S店、品牌体验中心、试乘试驾中心、快闪店、卫星服务店、快修店、第三方服务店等。客户在某些服务场景下,可能涉及到线上与线下几种触点的结合与转换,因此构建全渠道客户旅程与体验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与一次飞行旅程、一晚酒店住宿或一餐饮食相比,汽车客户的行为更具有弹性:选车参考垂直网站测评,看直播,或听从亲友推荐;购车选装、定制,金融服务,代办;用车保养去4S店、快修店、路边店或是要求上门取送车;随着车联网的普及,远程控制、道路指南、生活服务、社交娱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和服务让客户的车-行为不断演进。客户在众多触点上的多样行为,使得数据分散于各处,对客户全面洞察难,决策运用难。

3)参与方众多,统一管理复杂性大

汽车行业主要依赖于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的经销商网络来进行销售和服务,因此与很多行业的直营模式相比,与客户的直接触点占比少。车企内部也涉及到诸多部门,这些部门主要专注于客户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客户忠诚度管理需要跨越部门乃至企业实体,因此管理难度更高。

如何塑造商业价值体系(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4)

三、客户忠诚度管理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长期以来,车企在客户忠诚度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外,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客户旅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将满意度和忠诚度测量结果作为经销商返利的影响因子。对内,将客户体验与忠诚度管理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成立专门部门和专门项目进行管理提升。取得了不错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没有把忠诚度管理和商业价值系统联系起来

汽车行业的客户关系与价值管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已完成],推行神秘访客,推动和保障服务流程标准化。第二阶段[已完成],开展客户满意度调研,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第三阶段[仍在探索实践],通过客户忠诚度管理来系统性实现商业价值。其中第三阶段主要呈现两个问题:

2)忠诚度管理相关方独立行动,效果打折3)数据基础薄弱,无法支撑精益化管理4)未建立有效的成本效益评控机制,客户忠诚度管理效率低下

数字化客户体验与客户忠诚战略,有时却缺乏客观的“数字化”的结果支撑,重金开发的客户App下载量高,注册率也不错,然而使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客户满意了么,忠诚了么,活跃了么,价值释放了么… 一方面,指标缺失或设置不合理,难以做出准确评价和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可视化价值展现不足,导致无法获得内外部足够的认可和支持,战略效能和可持续性低。

四、车企亟需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实现激活存量,价值裂变1)锚定方向:依据长期发展战略和当下业态布局,确立核心客户价值点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存量不多,回厂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从粉丝裂变入手,以精益化的粉丝运营体系为手段,促进粉丝的忠诚转化为销售线索和销量,同时可以加大对车生活业务的推广。

对于传统内燃机品牌来讲,客户基盘大,存量价值高,可以先从盘活存量入手,有计划的提升单业务点价值,比如售后的回厂频次,单车产值。之后,一个满意的忠诚客户更有可能接受其他产品,即由点到线产生存量裂变,比如续保,延保,移动出行使用率,二手车置换率,新车再购率等的提升。多点价值释放的客户无疑对于品牌的认可度更高,也更愿意自主的为品牌传播,至此进一步实现粉丝裂变,完成了由线到面的多维度立体传播与价值释放。

2)明确打法:主导-赋能-合作

基于客户价值点的特性,车企自身经营能力现状,以及未来生态运营策略进行分析,确定不同价值点的最优实现路径。

3)全面洞察:精益化运营与闭环管理

例如对于高频、高价值客户,为其提供具有品牌辨识度的福利活动和产品,促进其品牌认同感与长久忠诚,实现粉丝裂变。而对于低频,高价值客户,强化对应保留措施,如高粘性产品的推广,增加与其接触频次。

4)放大效能:打造敏捷高效的“客户大脑”,提升数据运用和决策能力

同时强化客户数据中台支撑和数据治理,完善客户数据标准和质量,扩展数据维度,提升数据解读、运用和决策能力。构建管理协同机制,制订忠诚度管理指南,在车企内部以及车企和经销商之间,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实现信息直达和及时响应。结合经销商店端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提升建议和必要辅导。

结语

疫情让汽车从业者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频次、乃至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举措具体效果怎么样,还需要不断复盘分析、优化。跨越疫情,行稳致远,我们建议车企迅速启动“客户忠诚度与价值管理”战略快速扫描,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后,着手打造商业价值驱动的新一代用户忠诚度运营体系,激活存量客户,实现价值裂变,率先发动新一轮增速的引擎。

报告链接: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consumer-business/deloitte-cn-cb-new-generation-of-user-loyalty-system-zh-200708.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