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108位好汉中,宋江的绰号是最多的。

宋江的十大绰号(宋江的绰号和官职)(1)

《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宋江一出场,作者就介绍道:“那人姓宋,名江,字公明,排号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士。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困,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宋江的十大绰号(宋江的绰号和官职)(2)

清人程穆衡在《水浒传注略》中说,“武正八品曰保义校尉,从八品曰保义副尉。官吏员未授职,已呼之为保义也。又宋时相呼曰保义,似如员外之类”。

余嘉锡在《宋江三十六人实考》中则把“呼”解释为自呼,“呼者自呼之简词,殆亦当时俗语,曰呼保义者,明其非真保义也”。

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云:“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

元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中的宋江曰;“安邦定国称保义,替天行道显忠良”。

上面的资料,我认为,并不能足以解释宋江为何自称“呼保义”。

近查《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发现有“保义”词条,有两个意思:①唐李德裕在四川训练的民军。《新唐书·李德裕传》载:“率户二百取一人,使习战,贷勿事,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其精兵曰南燕保义、保惠、两河慕义、左右连弩;骑士曰飞星、鸷击、奇锋、流电、霆声、突骑。总十一军”。②宋武官阶有保义郎,旧称右班殿直,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综观宋江在《水浒传》中的所作所为,倒可以用①的解释来说明。

我们想想,唐李德裕在四川训练的民军是什么性质的军队呢?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民兵,或者说是国家的“预备役”部队。而宋江自呼保义,就是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带的这支队伍也是随时听从朝廷派遣到战场上为国家效力的民兵,亦即“预备役”部队。换句话说,“呼保义”是宋江向朝廷发出随时接受“招安”的信号。

宋江染迹江湖前在朝廷中的职务是郓城县押司。这是个什么官职呢?

宋江的十大绰号(宋江的绰号和官职)(3)

押司为宋代官署中的书吏。掌办理案牍文书等事务。《宋史·职官志》载群牧司吏员中有押司官一人;临安府有押司官八人,其地位低于孔目官而略高于贴司,虽带有官字,仍属于吏的一类,与主簿等为地方佐贰官不同。《大宋宣和遗事》载,“有那押司接了文书看了”。“今日县里不知是那个押司直日”?看来这押司各个衙门设置也不是定数的,按《水浒传》的描写,小小的郓城县除了宋江外至少还有张文远。

梁山泊义军受招安时,正值“大辽国王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分兵四路而入,劫掠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各处州县申达表文,奏请朝廷求救。先经枢密院,然后得到御前。所有枢密童贯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只是行移临近州府,催攒各处,迳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担雪填井一般。”在此严峻形势下,经殿前都太尉宿元景力荐,“天子亲书诏敕,赐宋江为破辽都先锋。”这是宋江接受招安后担任的第一个职务。结果是宋江带领他那一班人同心同德,奋力杀敌,终于使辽军失败称臣。

“都”原为①大城市;②古代行政区划名;③采邑。而作为军队的称谓起自唐代。唐末藩镇亲军的称号为“都”。晚唐以后成为军队的编制单位。《唐会要》卷七十二:“(光启元年)令孜招募新军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其将领称都将、都头。宋亦有都,在指挥之下。《宋史·兵志四》:“河北、河东强壮,……五百人为指挥,置指挥使;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

但是,宋江的“破辽都”是临时的战争部队的称呼,编制自然不受上述正规编制所限。先锋为战争时率领先头部队的将领。就是说,此时宋江这个“破辽都先锋”只是临时破辽部队的先行官,还不是朝廷在编的正式官职。

后来,宋江在平河北田虎时任的“平北正先锋”、平淮西王庆时任的“平西都先锋”、征方腊时任的“平南都总管、征讨方腊正先锋”,皆同“破辽都先锋”一样,属于战时临时军职,无须多解释。唯于平淮西王庆后,太师蔡京和枢密童贯奏、天子准奏为宋江加的“保义郎”、正受“皇城使”,为朝廷常设官职。

保义郎”已如前述,宋武官阶有设,旧称“右班殿直”。“右班殿直”在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由内侍高班改,仍隶属于入内侍省,为内侍官。宋江加授的此“保义郎”自然是荣誉衔,就像清朝的侍卫一样。

皇城使”是拱卫皇城的官员,唐置。五代后后梁置皇城司,以“皇城使”为长官,掌皇城出入启闭的禁令,常以君主亲信充任。宋沿置,仅为武臣叙迁之阶,“而以干当官主皇城司事,掌宫门出入禁令,并率领所属伺察臣民动静,充皇帝的耳目”。

平方腊后,“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武德大夫”为武阶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由宫苑使、左右骐骥使、内藏库使改称,为武阶第二十七阶。寄禄官,无实权,仅为武官迁转之阶秩。

楚州在北宋时属淮南东路,领山阳、宝应、盐城、淮阴四县,治所在今江苏省淮安县。“安抚使”:隋代曾设安抚大使。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各道,亦称安抚使。中期以后,各道皆有节度使及观察使,不再有安抚使职称。宋代罢节度使及观察使,复有安抚使的任命,处理路一级地区的军民事务。北宋末至南宋普遍设置,多以侍从之臣出任,总辖军民,并得便宜行事。兵马总管不在官制(?)。

后来,宋江被高俅、杨戬设计用毒酒害死。皇帝得知真相后,亲书圣旨,敕封为“忠烈义济灵应侯”,敕赐钱于济州,在梁山起盖庙宇,大建祠堂,并御笔亲书“靖忠之庙”。这“忠烈义济灵应侯”只是谥号,不是官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