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解了民主的基础概念,以为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就是民主,就是正义少数服从多数只是众意,而非公意而民主是建立在公意基础上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少数服从多数事情一定对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服从多数事情一定对吗(少数服从多数就是正义么)

少数服从多数事情一定对吗

很多人误解了民主的基础概念,以为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就是民主,就是正义。少数服从多数只是众意,而非公意。而民主是建立在公意基础上的。

什么意思呢?比如现在有十个人,其中一个有100元,其余九个一无所有,现在提一个想法:是否同意把手里的钱均分,投票决定。不考虑特殊情况,那结果一定不言而喻。但是这样就公平了么?显然不。而这种情况下做决定的就是众意。

再看另一个例子,还是十个人,他们被告知去参加一个游戏,游戏按积分排名,积分高给的奖励高,积分低给的奖励低。该游戏规则完全合理客观。然后再游戏之前提问:游戏后,得到的钱均分,是否同意,投票决定。这种情况下,结果一定与前面例子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做决定的就是公意。

很明显后一种才是民主的基础。

可是为什么会有上面那两种差异呢?因为人更善于从受刺激的主观角度考虑问题,即个体更多受情绪和外界物质的刺激形成观念,这种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思考就是感性思考;而不是从冷静客观角度考虑问题,即从同一性角度一视同仁地思考问题,这种理智公正的思考就是理性思考。

神经科学原理上看,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模仿机制。它是我们学习和共情的生理基础。也就是当你看球赛的时候,你会不自觉有一种参与感,跟着兴奋;当你看见有人不幸遭遇时,你会感到痛苦;当你看到一个人受伤流血时,你会感觉“他一定很疼”。这些都是我们脑中相关脑区模仿这种场景所致。这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基础。

但是,当被情绪和主观立场所左右时,人就会陷入一种“唯我”的立场观念中,对处于对立面的人“去平等化”甚至“去人格化”,会出现人身攻击、侮辱、谩骂、虐待、剥夺和残害等等不正当的负面情感。此时,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能力被抑制了,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和残酷,互相折磨,不再友爱,真正是“他人即地狱”了。

网上的口水战和人肉几乎都是由这种情绪引导出来的。而这种情绪特别容易传染,因为这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外界刺激对我们的大脑唤醒能力更强。虽然这种唤醒经常是误操作,但是很少被我们注意到。

所以,被众意所主宰的人,很多时候只是在满足和维护自己的情绪,但是主观立场一致的人群里这种情绪又在彼此身上得到作为外在的认同和强化,就会越演越厉。而公意则是对每个人都平等适用的,它还是客观的。为了达到这种客观性,公意必须去主观化,把一切属于个人主观性的东西剥离出去,不能适用这一部分人不适用那一部分人。这样最终就形成了客观化的公意。所以,从哲学的角度看,公意是现实的理念,不是变动不居的感性观念。这就为民主找到了踏实的、可靠的公则基础。

公意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对“所欲”和“不欲”的普遍共同的约定。但是每个人的所欲和不欲的内容是不相同的,所以这种约定就是对所欲和不欲的权力的约定。我承认你有权力追求你喜欢的东西、拒斥你不喜欢的东西,你也必须赋予我同样的权力。但是,很快就会陷入一个难题,比如一个楼栋的居民,一户人家喜欢养狗,另一户害怕且讨厌狗。养狗的用自己追求喜欢的权力对另一户讨厌狗的拒斥不喜欢的权力造成了侵犯,反之亦然。做这种矛盾的解决,就是彼此维护对方的权力,主动履行捍卫对方权力的责任。就是养狗的人必须主动避免狗对他人造成的困扰和妨碍;而不养狗的人不能因别人养狗就在其他方面对狗主人区别对待和苛责。当两个人的同时喜欢出现竞争和同时不喜欢出现冲突时,也是需要主动捍卫对方的权力来解决矛盾。因为彼此在主动捍卫对方权力的同时,自身权益才能得到最大化维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维护他人权力的前提是建立在自身权力基础上的。这样一方面,他会知道自己享有权力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力,他不是无限权力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另一方面,他又因为在捍卫他人的权力同时享受了自己的权利,所以他捍卫他人的权力的行为才愈发有保障和可靠的基础。如果,每个人都全然不顾自己的权力,那所谓的捍卫他人权力不过是一句空话,因为这样的环境中要么每个人一无所享,要么得到了都是别人眼中你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你真正的想要。

所以,公意就是自己欲求和不欲的同时,始终尊重他人欲求和不欲的权力。而作为以此为基的民主的责任则是捍卫公意,不使之被外界刺激所扭曲。公意不受情绪、外力、利益等扭曲,才是理性的、客观的,才会发挥它持续催生文明的伟力,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