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1)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2)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3)

“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姑娘嫁山外,就数光棍多”。这是昔日的真实写照,没想到短短数十年,这个“三无”村子旧貌换新颜:星罗棋布的乡村旅游景点、各具特色的自然村、朝气蓬勃的返乡创业青年......

村庄从零起步,创办多家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3亿多元,年营业收入8500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集体经济收入63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达到现在的3万多元。她就是亮节君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泰山村,一起探寻她的乡村振兴发展逻辑。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4)

村庄概况

泰山村位于郑州大学城龙湖镇境内,距郑州16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20公里。占地面积5000亩,辖9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5)

2007年以前的泰山村,大部分村民长年累月以种地、采石为生,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领,生活水平程度不高,大多数经商办企业的“能人”迁入市区、镇区居住。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体外债18万元,群众吃水都需要出村肩挑驴拉。

2007年在外经商多年的乔宗旺回村担任村支书,他自掏腰包1000多万,让村里无息、无偿使用,带领村民不等不靠,又多方筹资1000万,为泰山村发展奠定根基。自谋紧靠郑州市区的区位优势和黄帝文化的品牌优势,在困境中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产业”方案打造泰山村,开辟了一条泰山村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6)

特色举措

1.生态富村,营造乡村肌理

在村庄建设方面,村“两委”多方筹资,实施了山体复原绿化、建设千亩森林公园、万方蓄水池、安全饮水工程、三环四纵村内通、人文景观园、村委办公楼和文化大院、企商综合楼等“八大”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庄环境大为改观。形成了“村在林中建,房在林中现,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的动人景观,生活在泰山村的百姓,屋外是大自然的美景,屋内则是现代化的水电气暖。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7)

2.文化强村,传承乡村文明

历史追溯 泰山村又名太山村,环抱太山。太山,是郑州市西南的最高点。太山,史书称之为“西太山”,以黄帝臣“太山稽”之名命之。太山是溱水源头、中国龙诞生地,是黄帝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寻根祈福 村庄宣扬炎黄文化对生命的净化,人们可以从古朴的伏羲易学智慧中让智慧得到沉淀。黄帝会盟祠、观音禅寺、领军人物园、圣母庙等建筑形成了“东泰山观日出,西泰山来祈福”之美誉。每年二月初二的“黄帝文化祈福节”,吸引着八方游客寻根拜祖,共同祈福。

文明之石 泰山村坚持“以孝治村,以文化村”的理念,立下“良心比天大、家以孝为先”的村训,在泰山村步道的两旁,竖立着精美的“二十四孝”石雕,每逢节日都会举办孝敬老人的活动,通过活动弘扬孝道文化。在街道两旁,也竖立着许多刻有标语的石头,如“致富思源”“穷则变、变则通”等,村民们称之为“文明石”,通过文化治理乡村,提高村民道德素质。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8)

人才梯队 泰山村实现了“三步走”战略,即“招聘一批、发展一批、培养一批”的思路。村里通过引进、培养乡村领头雁,打好乡情牌,吸引乡贤回家搞建设,宣传家乡发展机遇和优惠条件,调动外出打工村民的返乡积极性。还与科研院校开展“校地”共建活动,并通过一带一结对帮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泰山村现有人才100多人,支撑了该村5家集体公司的正常运营。

3.产业兴村,发展乡村经济

文旅引爆 引入千稼集,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通过农文旅融合,引爆乡村。以“乡土的味道,年轮的烙印”为文化核心,运用经典历史场景还原现代形式,呈现了不同时期的农村文化主题,有“原味乡村”“民国风情”“激情岁月”三大主题,涵盖“农耕文化演艺、民俗特色小吃、民间演艺表演、休闲游乐体验、主题情景客栈、绿色有机农场”六大产品业态,包含全国300多个品类近千个品种,让游客体验浓郁深厚的中原民俗历史文化以及乡土乡情。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9)

农旅融合 千稼集与当地农民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打造万亩农场,通过集中耕作,精细化管理,生产绿色有机杂粮蔬菜。同时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带动酒厂、醋坊、豆腐坊、粉条坊等近20个小产业发展,形成网状产业发展格局。农产品实现统一配给,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游客还可享受纯天然农土特产和土法加工食品,充分享受好看、好吃、好玩、好游、好住、好购、好心情的“七好”快乐体验之旅。

寄家养老 2016 年泰山村与和佑养老合作,双方联手打造新型乡村养老典范,建设安置 5000 名老人的乡村养老项目,打造“乡村寄家养老”模式、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城市老人到近郊寄家养老,既有家的感觉,也能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有机食品,以及享受护工细心的照料和社区医养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

培训教育 泰山村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基地,每年承接各项培训20多万人次。设有大中小会议室、餐厅,以及各种拓展训练设施,以满足培训教育的各种需求。泰山村先后被郑州市教育局指定为中小学校外活动教育基地,被新郑市政府指定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基地。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10)

智库锦囊

纵观来看,泰山村成功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以良好生态为基,以传统文化为里,引进企业开发产业,让一个贫困村逆袭成为了赛江南。那针对三无村子应该如何破局,实现乡村振兴呢?亮节君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1.吸引人才,创新乡村价值

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有人乡村就有一切可能。一是乡村振兴离不开领头雁,可通过政策扶持和乡情感召吸引乡贤或企业家下乡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为致力在乡村发展的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二是完善乡村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鼓励通过乡情留人、产业留人,并建立好成长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培养机制。

2.找准方向,发挥自身优势

立足乡村优势资源,深挖本土文化,搞好生态整治,改变思想、转变观念,以开放积极包容的心态,引进优质企业,带动乡村发展产业。村两委要始终明白,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为乡村持续造血,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可从乡村农业产业、文化产业等产业资源或山水林田房等自然资源着手,对乡村资源进行价值排序,结合市场、确立乡村发展的主题和特色,打造乡村产业在区域内的核心竞争力。

3.村企合作,带动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企业是活水。村子应先行进行三变改革,成立村民股份公司,把乡村土地、宅基地等资源梳理、整合打包,通过折价量化入股的形式到村民股份公司。一旦资源聚集、形成规模化,外来企业才愿意下乡投资。

村子有资源,企业有资金、有实力、也有经验,可优势互补,企业是来“做农民不敢想、做农民干不了”的事,带动乡村发展产业,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4.与时俱进,发展多元产业

乡村振兴,产品来盈利。乡村振兴需要策划多元的产品业态,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让政府、企业、村民都能看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从而实现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

想要让农业拓展多种功能。一是可引入文旅企业,用好在地文化,用丰富的体验产品和业态,将消费者吸引来;二是吸引消费者进来后,一定要以农业为本,确立农业主导产业,可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借助旅游打出品牌和名气,让农产品溢价。三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发展田园康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又可提供康养的环境和服务,让消费者留下来在地消费。

综上,每个村子的资源禀赋、文化内涵都不一样,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结合自身实际振兴乡村。只有挖掘好乡村自身优势资源,吸引人才、引进企业,理清思路,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延伸融合优势产业,乡村振兴才可持续。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11)

乡村振兴的十个思考(穷则变变则通是什么让她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度)(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