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中考物理声现象干货分享)(1)

声现象这个章节是我们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个章节,这部分内容再中考中会议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对我们中考提分也很有帮助。接下来我们花5分钟时间回顾下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其中介质包含:固体、液体、气体,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秒。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

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

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船舶距离远,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在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巩固学习。

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中考物理声现象干货分享)(2)

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中考物理声现象干货分享)(3)

这道例题首先考察我们声音传播途径的知识,其次又考察了我们与声音有关的计算问题,由于这个章节的计算较为简单,但是有一点大家特别容易忽略,那就是单位换算,很多同学在解题过程中都忽视了这一步。

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中考物理声现象干货分享)(4)

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中考物理声现象干货分享)(5)

这道例题算是声音部分计算题的代表性题型了,因为目标物体是运动的,所以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求解,要仔细分析整个运动过程。像这道例题就是紧紧抓住火车与山洞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与火车行驶的距离之和。那么就能列出方程求解了。

总得来说声现象这个章节主要考察大家的基础知识,所以大家一定要将基础知识掌握好,计算部分考察得不是特别多,大家只要掌握好这两种题型,计算部分大部分都能解决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感觉有得,欢迎关注转发。

更多初中数理化提分干货欢迎关注:豆豆老师来讲题(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