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湖州,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昔日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均发祥于此,今日“两山”理念也由此而生。

  这里既哺育了曹不兴、孟郊、赵孟頫、沈家本、吴昌硕、沈尹默等一批文人墨客,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等书画大师。

  抚古惜今,久久为功,善作善成。9月5日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当天,以“弘扬真善美 与新时代慈善”为主题的中华慈善论坛在浙江湖州举行,随后全国慈善会系统高级人才研修班开班。绿水青山畔,慈善行业专家汇聚,启迪行业智慧,以共享理论结晶。在研修班现场教学环节,学员分别赴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慈善文化实践示范基地学习考察,了解实践成果。本报萃取研修班精彩瞬间及嘉宾观点精华,以飨读者。

用好慈善信托,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中心主任、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傅昌波

  慈善信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慈善工具。据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我国慈善信托备案单数为860单,备案财产规模为41.2亿元。总体看,慈善信托的数量、财产规模都与社会财富的量级还不相匹配。

  傅昌波教授围绕“共同富裕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授课,阐述了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功能定位,提出要大力发展各类慈善信托,以慈善信托服务社区慈善和家族慈善,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给慈善会系统的同行们很大的启发。

  傅昌波认为,社区慈善是落实“五社联动”的关键要素。通过慈善的手段与机制,可以集聚多种社会资源,解决居民切身需求和社区发展问题,助力增进民生福祉,是慈善事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内容。社区慈善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华民族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慈善理念的发扬,更是畅通了社会成员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增进了社会的和谐团结,是未来慈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此,傅昌波强调,要以慈善信托赋能社区慈善,一是参与建设社区慈善信托服务平台,促进慈善资源向社区倾斜;二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捐赠者建议基金,让社区中高收入人群实现便捷的捐赠和资助;三是通过慈善信托为社区慈善组织提供高效的慈善资产管理服务。

  傅昌波教授认为,慈善信托对于推动我国高收入群体结合家庭文明建设开展家族慈善意义重大、潜力巨大。家族慈善信托具有设立简便、管理高效、慈善资产可持续等特点,是全球通行的慈善模式。虽然中外制度环境存在差异,但规模化地促进高收入群体投身慈善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已经构建较为完整的家族慈善信托法规体系,全国慈善会系统应当发挥独特优势,探索通过共同委托、共同受托等方式积极参与家族慈善信托服务,促进更多社会财富用于慈善目的。

以党建引领,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2)

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执行总干事兼秘书长、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主任周志芬

  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战略方针。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华慈善总会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广泛联动全国各地慈善会,深入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为把以党建引领,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传播到各地。周志芬以“党建与‘幸福家园’工程双融合双促进”为主题,介绍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工程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中华慈善总会审定的工程发展规划;制定工程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公益宝”持续创新,协调“公益宝”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系统运行维护。其次,各省、市、自治区设立“幸福家园”工程办公室,暂时没有条件设立单独办公室的,配备专人负责工程的实施,主要负责工程在本辖区内的工程推广,负责工程在本辖区内的政策争取,负责工程在本辖区内的日常管理。

  在党建与“幸福家园”工程双融合双促进中,周志芬指出有四大亮点:一是统一思想,组织保障,以“幸福家园”工程为抓手,让党建更务实;二是志愿服务,党员示范,通过引导党员回社区参与服务,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三是严格审计,强化监督,严格遵守AAAAA社会组织审计规范,强化制度监督,提升了组织公信力;四是区域协同,共建家园,通过跨省区域慈善协同座谈会,建立对话机制、加深互动交流、共商行动计划。

  周志芬认为,“幸福家园”工程的成功实践表明,唯有加强党建引领,方能确保各项事业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工作提质增效,使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融合中发展成长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3)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刚

  李刚副会长具体分析了共同富裕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回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和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共同富裕如何指引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等具体问题。他明确指出,在浙江慈善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实现使命与担当的路径,那就是:实现由“生存型”慈善向“发展型”慈善转变,由“传统式”慈善向“数字化”慈善转变,由“精英式”慈善向“大众化”慈善转变。

  在具体的实践中,李刚介绍了浙江慈善创新实践中慈善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一是推动“慈善 金融”发展合作,通过与浙江农商行合作建立亿元基金项目、与省建行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农行合作建立“慈善基金项目”、与中信银行慈善理财项目;二是探索“慈善信托”服务模式创新,以杭州“穿透式开票”为范例;三是启动“金融港湾慈善基金”慈善信托,与省内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发起慈善信托;四是启动“企业家港湾”服务品牌,与省建行与省慈善联合总会合作,摸索出“家族式理财 慈善”的创新模式;五是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合作,成立省慈善联合总会鲁商分会、楚商分会。

  除此之外,李刚认为,当前影响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慈善机构增长缓慢;二是慈善枢纽型组织发展滞后;三是慈善捐赠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四是慈善组织运行机制不够灵活;五是劝募市场资源开发缺乏谋略;六是数字慈善赋能力度不够;七是慈善激励保障缺乏吸引力;八是慈善监督机制多流于形式。

  为此,在促进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机制建设方面,李刚建议:要加强慈善文化机制建设,促进慈善组织机制建设,完善慈善劝募机制建设,促进慈善援助机制建设等。此外,他还指出了慈善助力共同富裕重要举措:一是需要党委、政府重视与支持;二是慈善组织推进现代化管理;三是加强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实现慈善信息化与数字赋能;五是需要慈善事业市场化融合发展与创新驱动;六是加强慈善事业政策激励与表彰。

共同富裕背景下,县域慈善事业发展思考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4)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省社工师协会会长杨建华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英国政治学家霍布斯也说:“希望他人好的欲望称为仁慈、善意或慈爱;这种欲望如果是对人类普遍存在的,便称为善良的天性。”

  杨建华认为慈善是人性的一树繁花。他引经据典,从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的精彩论述中,找到“共同富裕”和“慈善”的真谛,生动形象地指出,慈善不但是人性的一树繁花,更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慈善引领着社会向善、推动社会更加文明。

  在对县域慈善事业发展思考中,杨建华的演讲,不乏对慈善事业基层发展现状的深刻的思考,更不缺深入的调查研究,他通过对嘉善、德清、新昌、龙游、仙居五个县的实证考察,总结出了基层慈善事业的4个共同特点:一是慈善组织行政色彩多,纾困解难慈善组织少;二是慈善资金募集难、资金量少,用于公益慈善占比多;三是个人捐资依赖行政推动多,政策优惠、社会激励少;四是慈善组织专业人才少,慈善供需信息不对称。

  这项研究让我们看到,基层慈善事业面临的问题,这也表明基层慈善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面对较多的难题和不小的挑战。为此,杨建华提出了促进基层慈善事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一是加快县慈善总会职能现代转型,扶持培育更多社会慈善组织;二是采取多种形式褒扬慈善企业与公民,让慈善成为公民社会声誉重要标识;三是内扩外联、多措并举,努力提升社会慈善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四是健全完善相关公共政策,建立健全慈善信息供需对接平台;五是健全慈善分类帮扶、精准救助机制,引导慈善资金更多用于纾困解难。

第三次分配浪潮下,公益如何助力共同富裕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5)

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胡芳

  从角膜捐献背后的乡村振兴助力共富,到联动各方整合资源助力战“疫”的资源叠加型公益,以及将慈善与代表履职结合开展社会治理取得有效运用……胡芳介以16年的公益经历结合第三次分配,阐述了通过共建共享才能慈善助力共富。

  对于公益如何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胡芳指出,要通过社会多元化参与,社会价值体现第三次分配促进精神与物质共同富裕。她介绍道,心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舞)从2006年开展做角膜劝捐及倡导16年,有40位志愿者捐献角膜,使79人重见光明。另外,心舞通过部门合力社会合力设立“屠妈妈”食品加工坊,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开展杨梅深加工,并实现公益的自我造血功能。通过社会多元化参与社会价值体现第三次分配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随后,她又介绍了从2020年至今,心舞一直秉承“因为需要所以去做”的服务宗旨,尽其所能参与战“疫”支持。社会各界也在家国情怀和利他主义的道德驱动下,纷纷参与到特殊的第三次分配——积极主动捐资捐物参与战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舞团队先后帮助8个地方政府和28个基金会从海外找回价值上亿元的防疫物资;武汉封城后帮助18个省133支援鄂医疗队;支援19国防疫物资;参与金华、宁波、西安、上海等地战“疫”……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体现第三次分配精准助力社会需求的公益属性。

  同时,作为三届浙江省金华市人大代表,胡芳还以自己12年履职提交121个建议落实65个的经验六部曲:倾听民生(发现问题)——深入调研——提出问题——多方联动——推动落实——回头看,通过多个实例生动阐述把代表履职结合公益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共富。

  通过进一步引申,胡芳认为通过党建引领、政社协同建立共建共享共融机制,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慈善事业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参与乡村振兴,慈善公益组织的重要舞台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6)

浙江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正猛

  以慈善组织的舞台为切入点,叶正猛为我们展现了慈善公益组织的一个重要舞台——参与乡村振兴。

  他指出,参与乡村振兴既是慈善公益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体现,更是实干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首先,他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充分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以及慈善公益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指出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支点,是新时代慈善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阵地。

  接着,叶正猛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了慈善公益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创新点、发力点。他接地气的观点,并配有大量详实具体的案例,让学员们深受启发。如:昆明宜良县九乡麦地冲村,形成与彩稻观光相配套的一产与三产融合的新业态示范基地。李小云教授携“小云助贫中心”团队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河边村打造乡村发展实验基地,探索改变乡村的有效路径等。

  叶正猛认为,乡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场域,乡村是慈善公益力量报效社会的重要舞台。对于乡村振兴,慈善公益行业参与了、介入了,本身就是创新。所以,很有干头,很值得探索。另外,他指出乡村振兴是慈善公益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之后新的发力点,并以四个关键词来印证。一是“探寻”,探寻乡村振兴发力点的四个门路,即:搞调研、找借鉴、上平台、项目库。二是“接续”,国家要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慈善公益组织要对自己参与脱贫攻坚的项目接续、加持、提升。三是“实验”,发挥慈善公益组织自身优势,弥补政府不足,运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有利乡村振兴的实验。四是“响应”,特别从企业基金会参与乡村振兴来说,不单是自选动作,还有“规定动作”。五是“展拓”,乡村振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从帮扶原来绝对贫困(脱贫摘帽)地区展拓到原来的相对贫困地区。

  最后,他指出,有情怀、有担当的慈善公益组织,只要确定目标、找准点位、用对方法,一定能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发挥新作用,取得新成效。

现场教学研讨 深化慈善交流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7)

图为湖州研学基地的慈善直播间

慈善总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绿水青山畔共话慈善缘)(8)

图为学员们在安吉余村学习参观

  在9月6日至7日研修班学习期间,学员分别赴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慈善文化实践示范基地学习考察。

  现场教学中,行业专家把课堂搬到实践基地,学员们通过走出课堂,深入到研学基地和慈善文化实践示范基地,以互动、现场教学等方式,在实地考察学习中提高学员们慈善项目的运作能力、募捐能力等实战“硬功夫”。

  在研学基地,学员们参观了丁莲芳慈善文化超市、慈善直播间、慈善书吧等,学习感悟慈善文化,对慈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并纷纷表示实地参观能提高慈善工作队伍政策理论素养、慈善业务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随后,学员们走进安吉余村,感受美丽的新农村建设,感悟“两山”理念下的发展之路,探访并追寻的浙江足迹。大家参观了安吉自然博物馆,之后循着考察余村的足迹,参观了余村的新农村建设,观看了的专题纪录片,切实感受生态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转变。

  本次现场教学,学员们对新时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两山”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学员参与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