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德国主动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突然发起进攻。苏德战争初期,因为苏联没有足够的防御措施,导致面对德国的迅猛攻击,显得招架不住,一路败退。然而没多久,苏联站稳了脚跟,对德国发起反击。最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一路打到柏林。
很多人都说,如果当时德国不进攻苏联,而是专心于西线战事的话,那么德国或许能够打败苏联,二战结果很有可能被改写。
也有人说希特勒“太蠢”,为什么要去挑衅苏联这样一个大国呢?
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希特勒作为一个艺术生,没有上过一天的军校,却能够称霸欧洲。如果真的是个“蠢材”,那是绝对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吧。
那为何要下令进攻苏联呢?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背景来看
西线战事首先,在西线战事上,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将捷克斯洛伐克占为己有,入侵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丹麦。最后一举击败自己的死对头,一战的强国,法国,甚至连英国的远征军都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路败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几十万的联军,出征的时候全副武装,趾高气昂;战败之后几乎就是“光着身子”回去的。可见有多少狼狈。
那按照当时这个势头,应该说德国非常占优势啊,那还打什么东线战场呢?
资源当时德国最有名的战术就是“闪电战”,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步兵配合大量机械化部队对敌军进行致命性打击。
“闪电战”是挺厉害的,但是世界上不管什么事物,都必然有两面性。而闪电战虽然让敌人闻风丧胆,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消耗太大。
“闪电战”中主要的角色就是坦克和飞机,两个大家伙都是非常“吞”石油燃料的,如果没有燃料,那就是一堆废铁。
当时德国对波兰进行“闪电战”之后,装甲部队消耗非常巨大,所以需要大量补充;同时因为后期德国打算歼灭并吞并英国,所以必定需要大量的飞机,而飞机也需要大量的燃油。但是德国没有那么多的燃料啊,毕竟国家并不是很大,所以资源也少。
当时德国主要的石油来源,应该是罗马尼亚。但是不巧的是,苏联占领了罗马尼亚,这让德军非常恼火。所以从这一刻开始,苏联和德国就悄悄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海狮计划虽然油田没了,但是仗要继续打下去。而且因为当时英国被德国打得那叫一个惨,所以希特勒认为,“英军也不过如此嘛”,于是制定了“海狮计划”。
但是从德军轻视英军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海狮计划”的失败。因为他们忘记了一个问题:英军是在陆地上被德军打败的,但是不意味着他们的空军和海军也不如德军。
于是海狮计划,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希特勒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己的陆军在当时可以说是无敌于天下,但是海军空军就不一定了。
那怎么办,修生养息,和英国人耗着?不可能。
因为第一,德军耗不起,他们需要资源,刚刚也提到了;第二,苏联可不是真正的盟友,而是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炸弹。
刚刚也说到了,苏联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油田,怎么占领的我不知道,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应验了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时苏德两国瓜分了波兰,也就是说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两国已经是接壤的程度的,而这两国当时都是“闲不住”的国家,所以谁也不敢保证谁不会率先宣战。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想要稳住欧洲的局面,那就必须解决苏联这个“不稳定因素”。
西面有英国在这里耗着,东面有苏联虎视眈眈,自己又缺石油资源,怎么办呢?
要不打苏联吧,他们那儿有大量的石油资源,一旦打下苏联,有足够的石油资源了,还怕英国那一个小小的国家吗?
于是,迫于形势和资源两大难题,德国开始考虑向苏联宣战了。
当时的大概思路就是这样,但是为什么德国敢于向苏联宣战?这就得说说当时两个背景
苏芬战争这场战役我们或多或少了解过,看过一些战争片的朋友们可能会联想到,两军将士,在一片白雪皑皑的阵地上互相射击的场面。就是那场战争,当时德国派了非常多的观察员前往芬兰阵地,就是为了考察苏联的军事力量到底如何。结果就是苏联在这场战役中损耗的兵力达到百万之众。当就判定苏联的军事力量并不怎么样,连自己的仆从国都能够把苏联打成这副样子,那就更别说自己亲自去打了。
那为什么苏军当时作战能力如此之差?这就是要讲的第二个背景
“肃反运动 ”当时苏联正好刚刚经历了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肃反运动”,有大量的有经验的指挥员和作战人员被关押甚至倒在了自己同伴的枪口下。因此苏联军队内部整体已经非常混乱了。没有好的指挥系统,没有优秀的作战人员,自然也会被芬兰给打成这副样子。
而这两点,也正是德国进攻苏联的最佳理由:现在正是敌弱我强之际,现在不进攻,更待何时?
更何况当时苏德边境上,苏军已经陈军百万,如果德军不进攻,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被进攻。
总结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进攻苏联虽然并不高明,但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得不这么做,而且巧的是,当时苏联确实有制定进攻德国的计划——“大雷雨计划”。也就是说,如果那会儿德国不进攻苏联,那么很有可能苏联会选择修生养息,等待些时日之后,再做打算。
所以当时第一是迫于形势,第二因为资源,第三是因为错估了双方的实力,因此才会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