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Q”表示“完了”的来历很简单,出自某主播在游戏中被燃烧弹击中时随口说的“完了,barbecue 了”,字面意思相当于“被烧烤了”。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虽然英语原词 barbecue 表示“烧烤架子”和“烧烤”,但在这个梗流行起来之前,中文互联网上相对较少用“芭比Q”这个文字形式来指代“烧烤”。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小浣熊干脆面的广告用语中。
单纯表示“烧烤”这个含义本身,除了某些专用场合外,简写更多是缩略为“BBQ”。
某种意义上说,barbecue 这个词被引入后,如今在网上已经衍生为两个“源头相同但含义不同”的非正式用语。
- 一个是“字母缩略”而来的“BBQ”,常见于相对正式的语境,主要含义仍然是“烧烤”。
- 一个是“音译 字母”产生的“芭比Q”,常见于今天的网络口语中,主要含义已经是“完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因为传播载体不同了。
BBQ 是纯从文本载体上传播开的,“字符更少、更短”的形式更容易引爆流行,所以在英语网络语境曾经出现过的 barbecue,barbeque,bar-b-que,bar-B-Q,BBQ 等所有形式中,BBQ 进入到中文语境的门槛最低,流传范围最广。
而“芭比Q”借助视频载体得到了进一步扩散,受众接收到主播语音,听到类似 ba-bi-kiu 的说法,想把它转述出来时,“谐音”形式相对容易“还原”现场喜感,最终形成了小范围“破圈”的效果,被更多人“转用”到文字语境中。
为什么流传开的是“芭比Q”这样的“汉字 字母”形式?因为字母 Q 几乎已成为中文语境的一部分了。
普通人对它的熟悉度已经持平“汉字”的量级,远高于绝大多数相对冷僻的汉字。
在音译场合,它恰好补足了汉语普通话没有的 kiu 这个音节。
字母 Q 在国内的流传,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特征是“没学过英语的人也认识这个字形,未必知道它的发音”,代表性载体是扑克牌的 Q,在各地流传着很多“象形”叫法,比如“圈”、“皮蛋”等,类似于把 X 读作“叉”的情况。
- 第二阶段特征是“没学过英语的人也知道大概发音,习惯套用汉字读法”,代表性载体是作为汽车、即时聊天工具名称的QQ,在各地流传着很多“音译”叫法,比如“扣扣”、“球球”等,类似于把 K 读作“开”。
- 第三阶段特征是“没学过英语的人也会用声母k和韵母iu拼出类似的发音,不再习惯读作任何现成的汉字音”,甚至用它来转记某些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的方言发音,比如“Q弹”,最终单独的 Q 在非正式用语中都衍生出了“有弹性”的义项。这种“转记特定发音”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哆啦A梦”里的 A,在汉语里表示 ei 这个发音,既不是“爱”也不是“阿”。
这时,字母 Q 在网络语境中的功能,几乎等同于一个常见汉字了。
而且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发音特别像的汉字”,不像 B, D, G... 在口语里经常用某些汉字替换。
于是,在非正式场合谐音转述某些外语或方言词汇时,字母 Q 就成为和汉字并列的顺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