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东晋时期,北方的前秦国力日益强大。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调虎离山(三十六计第十二计)(1)

公元383年,前秦国君茯坚率军久十万,入侵东晋边境,打算吞并东晋政权。

秦晋两军队隔着肥水相持。 晋军将领谢玄打算速战速决,因为晋军刚打了胜仗,士气高昂,而秦军兵马虽多,却只有先头部队到达肥水,剩下的大军还在路上。但是,秦军在对岸层层设防御,晋军渡不了河。该怎么办呢?

谢玄思索了一番,派使者对符坚的弟弟符融说:“将军率军长途跋涉来到我国边境,每多待一天,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食,不如命令士兵往后退几步,让我军渡过肥水和你们交战,这样不是更方便吗?”

符融做不了主,便去问符坚。信心满满地符坚说:“我们可以将计就计,让士兵稍稍后退一些,等晋军渡到河中间时,再趁机袭击他们,这样就可以轻松取胜了!”符融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让士兵们后退。

然而,前秦军后面的军队不知道后退的原因,以为前线失败了,乱作一团,根本不听指挥。 谢玄趁机迅速率军渡过肥水,发起猛烈进攻。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调虎离山(三十六计第十二计)(2)

前秦军队节节后退,此时,又有晋国俘虏在秦军后方大喊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信以为真,吓得四处逃窜。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调虎离山(三十六计第十二计)(3)

符融见到这种情况,骑马到后方想阻止士兵后退。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被晋军杀死了。

符坚中了箭,趁乱逃跑了。谢玄乘胜追击,大败秦军。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调虎离山(三十六计第十二计)(4)

计谋解读:顺手牵羊,指利用敌人的小漏洞,将对方的小疏忽变为我方的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