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

文|白面书誏

编辑|白面书誏

100元起家,60岁创业,花三十二年做三块钱的产品,靠着一包八分钱的利润,将企业做到年产值7亿。

用一句话形容他那就是:人不在江湖,但江湖却永远流传着他的传说。

而这个他,指的就是调料界大神——王守义。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

人们只知道“王守义十三香”出名,却不知要是正经讲历史,王守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朝。

明朝时期,王家祖上为了生计,在闹市开了一家药铺,并为其取名:兴隆堂。

寓意开门大吉事业红火。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

坊间传闻,该药铺的掌柜精通于药理,但更擅长于烹饪。

几经琢磨,“兴隆堂”最出名的不是香料,也不是神丹妙药,反而是一种神秘的调料。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4)

这调料由中药材调制而成,药香扑鼻,加入食物中不但能提色增香,还能去腥解腻。

当然,最重要的是调料里全是药材,没有一点添加剂。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5)

如此美味,谁能拒绝?

果然,王家调料一上市,还没来得及吆喝,就已经名震开封府。

名气有多大?

大到惊动了皇家,眨眼间就成为了宫廷专供。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6)

没人敢和皇家争,以至于百余年,普通老百姓都“无福消受”这种调料。

之后朝代更替,王家祖上趁着战乱慌乱逃走,顺便带走了这张祖传的调料秘方。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7)

到了民国初年,这张祖传的调料秘方就传到了王守义的手上。

极其艰难的创业之路

早期的王守义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走投无路之时,王守义看到了祖传的调料秘方。

“祖上靠卖香料发家,那我当然也可以。”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8)

一切准备就绪,不过,当时的王守义并没有按照原来的配方制作。

他觉得社会在进步,那么香料也要随着社会进步。

于是,王守义在原有秘方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十多位中药和香料:

紫叩、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9)

之后,为了区分市面上已经有了的“五香粉”,王守义结合这十三种中药草物,为自己新发明的调料取名为:十三香。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0)

调料是做出来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50年代,除了闹饥荒之外,交通也不方便,不管卖什么东西全都靠一双腿。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1)

那段时间,不管是驻马店还是石家庄,几乎都能看到王守义在镇上奔走叫卖十三香的身影。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2)

为了能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得用心,王守义还专门在每一包出售的十三香上面盖上印章。

而这印章就等于现在的商品的商标,消费者只要觉得产品有问题,拿着印章就能可退可换。

正是因此,王守义的信誉才慢慢建立起来。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3)

而后几年,凭借优秀的单品,王守义的十三香所到之处全都是好评。

即便当时的十三香一包只卖几分钱,依旧能凭着销量赚的盆满钵满。

只是,好景不长。

社会的不安稳,让王守义的事业也因此陷入沉寂,一直到1984年才开始好转。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4)

那时,王守义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碌碌为为。

一咬牙一跺脚,和大儿子拼凑出了一百块钱,创立了一个小型的十三香调味品厂。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5)

为什么是拼凑?因为在当时,这一百块钱抵得上普通工人的大半年的工资。

创立工厂的时候,王守义已经年过半百。

或许是为了弥补被时局耽误的时间,王守义工作起来比二十岁的年轻小伙还要起劲。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6)

抹黑起床,拖着几十斤重的人力车就开始在市场叫卖,而这一叫就是一整天。

最主要的是风雨无阻全年无休,每当节假日其他店铺关门的时候,只有王守义依旧坚持岗位。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7)

上天从不会辜负任何一个肯吃苦的人。

的确,王守义的辛苦换来的回报,是一年就卖出20万的十三香。

尝到甜头后,王守义将工厂扩大,添加人手大量生产。

彼时的他不用抹黑起早、不用拖着板车叫卖,只需要坐在家中掌握大局。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8)

但让人意外的是,王守义还是经常拄着拐杖和员工一起工作。

而他对员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进了十三香,就是一家人。”

在他看来,每一个员工都是自己的孩子,他早些年受的苦,他不想在让孩子们受一边。

所以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他都尽可能给员工做到最好。

就连去世前几个月病到吐血,依旧不放心员工,忍着剧痛在工厂转,生怕照顾不到哪个员工。

后来,王守义又注册了“十三香”的商标;再后来,“十三香”的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各地。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19)

2003年,王守义去世。

彼时,每包利润只有八分钱的“十三香”,每年销售已经达到了五个亿。

毫不夸张,那时候很少有人没听过王守义的大名。

面对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产业,临死之前王守义最害怕的,是后辈。

他害怕后辈被利益冲昏头脑,不肯安心做实业,害怕后辈面对财富的诱惑,从而放弃本行。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0)

于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留下遗言:

不上市,不玩资本运作,不准多元化发展,更不许学人家做房地产。

事实证明,王守义的担心是对的。

对于手握巨款的后代来说,“踏踏实实做实业”根本不能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1)

于是,他们不再遵从王守义的遗嘱,而是选择“放弃”老本,跨界寻找新的商机。

而这,也为“十三香”走向落寞埋下巨大的隐患。

动摇本心

其中,最先“出界”的是王守义的孙子——王太白。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2)

有实力、有头脑,不甘心一直活在爷爷框架中的王太白,将目光放在了房地产。

于是,他跟父母要了几千万,准备在英国进行房地产投资。

只可惜,他有王健林一样的雄心壮志,却没有王健林的运气。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3)

当他一口气把钱全都投入到房地产当中之时,金融危机突然来临。

别说挣钱,就连当初投入的资金也瞬间化为泡沫。

不过,这次失败并没有王太白收手。

之后,他将自己在英国的房产和豪车全都卖出,拿着母亲给的钱再次投身房地产。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4)

庆幸的是,这次运气比上一次好,虽说没赚多少,但却将第一次的亏损给补了回来。

两次创业让他意识都了成功不容易,后来他不再纠结房地产,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国内。

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议将十三香上市。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5)

虽说遭到了长辈们的一致否决,但却让很多人都动了心。

那几年,王家后代做起了各行各业的生意。

而这其中就包括王守义十三香的第二代掌门人——王银良。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6)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一片萧索中,餐饮业从中脱颖而出。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7)

新崛起的火锅在短短几年就风靡全国,王银良也萌发了进军火锅品牌的想法。

一些切准备就绪,按照计划,他将第一家门店开在了“十三香”销量最好的城市,希望靠着“十三香”引来老客户。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8)

那时,集团上下对新业务信心满满,甚至放言要在全国开500家门店。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店开张不到两个月就草草关张。

至于具体原因没人清楚,只知道火锅品牌失败后,很多高管都离开了王守义集团。

之后,十三香旗下形形色色的业务,也都因为经营状况不如意而被迫关门。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29)

副本不成功,王银良才意识到当初父亲说的实业的重要性。随后,他静下心试图拉回主线业务,却发现为时已晚。

在王家后代专心跨界发展的时候,“十五香”“十六香”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往外冒。

以至于现在市场全都是这些“假货”,最可笑的是,这些假货的销量比正品销量高得高。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0)

情势所迫,王银良不得不开始“打假”。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光是“香”系列就已经从“十一香”注册到了“三十九香”。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1)

要是按照这种情况发展,这样的商标可以注册到“一亿香”都不止。

王银良说:

“十三香发展到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制假、售假者手中挽回的。”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2)

的确,光是打假,为了各式各样的侵权诉讼,十三香前前后后就投入了足足两千万元不等。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跨界给十三香带来的危机远不止于此。

2009年,“饿了么”问世,从此中国餐饮进入外卖时代。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3)

而外卖的崛起,不但推动了连锁餐饮的发展,更是让复合调味料成为日常必备。

据了解,从2010年之后,复合调味品的市场规模就从35.5亿增长到了接近1500亿。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4)

而这也就意味着,“十三香”会面临“淘汰”,而如果想超越,就得花费很长时间沉淀。

难吗?不难。

我相信只要他们按照王守义的遗言脚踏实地,一定能再创辉煌。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5)

毕竟在这个变换不息的世界,唯有品质才能永恒。

结语

“十三香”是否真的后继无人?没人清楚也没人说得准。

只知道的是,王守义很有先见之明,媒体时代刚来,他就已经靠着媒体打开了“十三香”的名气。

王守义十三香背后的故事(十三香王守义人不在江湖)(36)

不管是央视还是其他综艺,都会有“十三香”这三个字的牌子。

以至于即便是王守义没跟上新媒体时代,也能让人民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