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年三十,父亲说要做油粑粑,后来知道原因后不由地给父亲点赞。小时候过年,父亲都会做油粑粑,因为在我们村,过年是二十九,大年三十就炸油粑粑,这是我们村里的传统,油粑粑主要是黄豆和大米的混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每到大年三十,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在火坑烧柴火,然后锅里倒上植物油,等到锅里的油烧开后就开始做了。

二十九号中午,一家人吃完年夜饭,父亲心血来潮的说要炸油粑粑,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感到很吃惊,因为这几年,家里都没有做油粑粑,一家人都好奇的望着父亲,家里人不喜欢吃油粑粑,因此这两年都没有做,父亲当时说以后都不做了。

父亲在水壶里烧了一大壶开水,在柜子里拿了十斤黄豆,在米袋里拿了三斤大米,把黄豆大米搅拌均匀,然后放在桶里,等到水开的时候,把开水倒在桶里。

第二天早上,黄豆和大米膨胀了起来,父亲吃完饭就打黄豆和大米浆去了,家里有小机器,三百块钱从城里的农机店买的,女儿也跑过来帮忙,打完浆花了半小时,母亲把往年用的治具拿过来洗干净,锅子架在三脚架上就正式开工了。

民间真实故事熊家婆和小姑娘(大年三十父亲心血来潮炸油粑粑)(1)

治具

锅子倒一半的植物油,中间放一根竹竿,等到植物油烧开的时候,就把治具里装满浆汁,然后放在锅里煮,直到治具里的油粑粑熟了自动跳出来,然后再用筷子来回翻动一下。

等到油粑粑正反两面都发黄的时候,油粑粑就正式做成了,然后用筷子放在盆子里,四个治具轮流着用。

父亲用了两个小时才把浆做完,满满的一大盆油粑粑,期间,父亲还做了八九个香蕉,就是把香蕉皮剥掉,然后放在浆里面翻滚几下,香蕉表面上粘一些浆,再放入锅里炸,等到香蕉表面变黄的时候就可以用筷子夹出来了。

母亲从地窖里取出来五个红薯,洗干净切成块,然后放入锅里油炸,也是等到发黄的时候捞出来。

做完后,盆子里已经装满了油粑粑,女儿喜欢吃香蕉油粑粑,因为里面的香蕉在锅里煮熟了,非常甜。

父亲把锅放在旁边的三脚架上,油冷却后装入塑料瓶里,本来以为父亲会休息一下,因为油粑粑已经炸了两个小时,可是父亲从碗柜里拿出一个大碗,装了满满一碗,然后就出去了。

回来后我问父亲给谁送去了,父亲说给堂叔,我说堂叔从养老院刚回来,他怎么可能喜欢上油粑粑,父亲说堂叔在没有出意外之前就喜欢吃油粑粑,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从外面打工回来,常常和我父亲聊天,他说喜欢吃油粑粑,前几年大年三十都是在我家玩,一起做油粑粑。

民间真实故事熊家婆和小姑娘(大年三十父亲心血来潮炸油粑粑)(2)

浆汁

堂叔跟我爸关系很好,每年回来都会来我家串门,父亲常常都会在火坑里烧一堆柴火,取暖聊天。

2019年10月,堂叔出意外后,我和父亲都给堂叔捐了款,对于我们这些亲戚来说,真的是一件痛心的事情,堂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堂婶也不管堂叔了,对于堂叔来说,真的是打击太大,常常一个人坐在轮椅上发呆,此时的他,已经五十二岁了,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

堂叔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望着家门口静静流淌的酉水河,他的心是痛苦的,也是无助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堂叔在外面流浪了几十年,到最后,最爱的人却离他而去,这是何等的凄凉。

堂叔在18岁的时候,他就跟着村子里的人出去打工了,堂叔一直在工厂干活,为人憨厚老实,不善于交谈。

刚开始堂叔在广东打工,后来去了宁波,堂叔在一家鞋厂上班,在车间里,他认识了一离异的女孩,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两个孩子在老家读书。

两个人结婚了,堂叔对婶婶说会对她的两个孩子好,她的孩子就是堂叔的孩子,工厂效益差的时候,堂叔经常下早班去跑外卖。

可是在一个夜晚,堂叔出现了车祸,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从此落下了残疾,堂叔不能上班赚钱了,生活压力都在婶婶身上,终于有一天,婶婶也熬不住了,离开了堂叔。

民间真实故事熊家婆和小姑娘(大年三十父亲心血来潮炸油粑粑)(3)

油粑粑

我非常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是六十多岁的人,我已经是夹着青春尾巴的人了,此时此刻,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亲人的重要性,毕竟他们是兄弟,从小一起看着长大的。

村子里有个五十岁的人去外地做上门女婿了,得知他在外地生了重病,过得并不好,然后村子里的同龄人一起去看他,都是自掏车费。

同龄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我是一个中年人,已经感受到了血缘的重要性,我也理解父亲的心情。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更加善良纯朴,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简介

湘西贾胖:(笔名),80后,湘西保靖县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个喜欢写农村故事的中年大叔,原创不易,期待你的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声明:图片拍摄于保靖县陡滩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