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位优势和规划

北京市区位优势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北京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北京市共有人口2,189.31万人,位居全国第26。

北京市规划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将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增强与天津、河北联动,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近五年北京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

北京市近五年区域经济数据总览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1)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经济发展韧性强,人均收入高

从GDP总量上来看,近五年,北京市的GDP分别为2.70万亿亿元2.99万亿元3.31万亿元3.54万亿元3.61万亿元,增速分别为6.9%、6.8%、6.7%、6.10%、1.2%,与全国GDP增速较为相近。

从产业上来看,北京市一直保持“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占比极低,2016年三大产业比值0.48:17.25:82.27,2020年这一比值为0.29:15.83:83.87,五年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值总体有所回落,第三产业比值持续上升。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2)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从收入水平来看,北京市处于全国顶尖水平,以2020年为例,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5,602.00元,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一名上海(76,437.00元),人均GDP为164,889.00元,全国第一。

财政实力强,财政自给率高

近五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上升,2020年北京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83.89亿元位居全国第6,同比下降5.74%,增幅较上年下降6.28%,其中税收收入4,988.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97%,收入质量较高。

2016-2020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性收入分别为1,316.50亿元、3,132.76亿元、2,009.26亿元、2,216.30亿元、2,317.35亿元。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3)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近五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体上升,但2019、2020年出现下降,2020年北京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16.18亿元位居全国第12,同比下降3.94%,增速较上年下降3.094%。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4)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从财政收支来看,2016-2020年北京市财政自给率分别为79.31%,79.58%,77.44%,78.52%,77.06%,财政自给率均超过75%,全国排名靠前,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低。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5)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债务逐年增长,债务率偏低

近五年,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不断增长,截止2020年,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6,063.59亿元,同比增长22.14%,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0,266.40亿,同比增长12.58%,近五年,北京市政府债务率52.01%、40.61%、47.90%、53.72%、67.28%,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北京市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

北京市各区域经济总览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6)

注:上图表格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为元(人民币),地区生产总值(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主城区经济好,居民收入水平高

从各行政区GDP总量来看,2020年北京市各区GDP平均数为2,185.98亿元中位数1,103亿元,总体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减的趋势。

其中,海淀区GDP最高,为8,504.60亿元,朝阳区(7,037.90亿元)、西城区(5,061.10亿元)、东城区(2,954.70亿元)紧随其后。

顺义区(1,873.70亿元)、丰台区(1,854.20亿元)、昌平区(1,147.50亿元)、通州区(1,103.00亿元)在1,000-2,000亿元之间,其余均在1,000亿元以下。

从GDP增速来看,2020年海淀区(5.9%)、昌平区(4.60%)、通州区(3.4%)、大兴区(2.00%)、石景山区(4.7%)的增速跑赢北京市平均增速(1.2%)。

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北京市内差距较大,2020年北京市各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为6,4324.4元,中位数为5,8425.00元。

其中西城区最高,为90,286.00元,其次是海淀区(86,742.00元)和东城区(83,501.00元),反之,有3个区低于50,000元,分别是平谷区(49,782.00元)、顺义区(49,749.00元)、怀柔区(48,663.00元)。

财政实力分化明显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全市平均值为161.27亿元,中位数为104.05亿元。朝阳区最高,为510.78亿元、海淀区(453.87)和西城区(413.84)超过400亿元,在100亿元以下的有通州区、房山区、石景山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平谷区、延庆区。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来看,全市平均值为274.92亿元,中位数为265.16亿元,海淀区(590.12亿元)和朝阳区(503.39亿元)超过500亿元。西城区(418.00亿元)、大兴区(335.32亿元)、顺义区(315.36亿元)、通州区(306.89亿元)高过平均值。

从财政收支来看,2020年北京市各区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朝阳区(101.47%)实现财政盈余,西城区(99.01%)紧随其后,反之延庆区最低为16.37%。

北京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近五年北京市及其各市区域经济情况梳理)(7)

数据整理 | 企业预警通

债务规模差距大,债务率总体偏高

2020年北京市各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平均数为261.59亿元中位数为239.94亿元,其中超过500亿的有三个区,分别是朝阳区(579.11亿元)、昌平区(538.72亿元)和通州区(521.03亿元)。

相反,石景山区(96.30亿元)、门头沟区(81.00亿元)、延庆区(63.00亿元)、西城区(0.07亿元)在100亿元以下,大兴区为407.78亿元,其余各区均比较均匀的分在100-400亿元之间。

从负债率来看,怀柔区最高为57.97%,西城区最低,各区平均值为27.3%,中位数为26.23%。

从债务率来看,北京市各区债务率平均数为140.27%,中位数为114.70%,债务率超过200%,其余均在100%以下,其中西城区最低为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