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语: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ýblıkаsy;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通称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语:Қазақстан ;俄语: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7,300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世界第九大国。哈萨克斯坦经济在中亚居主导地位,占中亚区域生产总值的60%,以石油、天然气工业为主,另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哈萨克斯坦官方定位为一民主、世俗、单一制的宪政共和国,并有多样的文化遗产。哈萨克斯坦北、西与俄罗斯、东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接壤。西北濒临里海在里海有2,964公里的海岸线。哈萨克斯坦地形包括平原、干草原、北方针叶林、峡谷、山丘、三角洲、山部及荒漠,2014估计哈萨克斯坦有1,800万人口[11],但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大,为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仅6人。首都努尔苏丹更名前原称阿斯塔纳,在1997年前则以该国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为首都。

哈萨克斯坦人长相(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

哈萨克斯坦领土历史上为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成吉思汗于13世纪占领该地,成为蒙古帝国而有所改变,随着帝国内部斗争,权利最终回到当地游牧民族手中。16世纪时,哈萨克斯坦族分别发展,成为大、中、小三个玉兹。俄罗斯人于18世纪开始进入哈萨克斯坦草原,至19世纪中叶,哈萨克斯坦名义上已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随着1917年俄国革命及其后的俄国内战,哈萨克斯坦领土曾变更过数次,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6年成立,为苏联的一部分。

1991年苏联解体时,哈萨克斯坦为最后一个宣布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首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自当时起持续担任领导人,直到2019年自行宣布退休。哈萨克斯坦致力于发展其经济,尤其是石化工业[10]

哈萨克斯坦国内有131个种族,包括哈萨克斯坦族(占65.5%人口)、俄罗斯人、乌孜别克族、乌克兰族、德意志人、鞑靼人及维吾尔族[3]。伊斯兰教信仰者占总人口的70%,而基督教占26%[12] 哈萨克斯坦官方允许宗教自由,但反对政府的宗教领袖则会被逮捕。哈萨克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行政及机关上则有同等的官方语言地位。

独立后成为独联体成员国,2009年起为突厥议会成员国,2001年6月15日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哈萨克斯坦人长相(哈萨克斯坦共和国)(2)

在突厥-回鹘语中,“哈萨克”的意思为:独立自主的,心灵自由的,也暗示了欧亚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斯坦”(-stan),是指“家园”、“土地,聚居地”,所以根据此,“哈萨克斯坦”是指“哈萨克族人”的聚居地。现在“哈萨克族”所指代的通常是指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哈萨克斯坦人”(哈萨克斯坦语:қазақстандық;俄语:казахстанец)这个称谓的创造,则包括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所有公民。

2014年2月6日,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会见民众代表时,建议把国名中的“斯坦”改为“耶烈”。这样改后国家名字在哈萨克语中的字面意义就为“哈萨克人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自旧石器时代起即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放牧业,当地气候、地形相当适合游牧生活。考古学家认为人类于该地区的广大草原成功将马驯化,斯基泰人为中亚最初的定居者。公元前3世纪-前1世纪,哈萨克境内出现了社会。前后出现乌孙、康居、阿兰、悦般、大宛等游牧政体。6世纪-8世纪建立过突厥汗国、突骑施、葛逻禄等国家。8世纪-12世纪,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先后加入可萨汗国、乌古斯叶护国、基马克汗国和钦察联盟等国。钦察联盟时期钦察语影响欧洲、阿拉伯半岛、埃及。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将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赐给长子术赤,建立金帐汗国。15世纪金帐汗国分裂,其中一部分成立哈萨克汗国。16世纪初,哈萨克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蒙古准噶尔汗国。

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成为清帝国的属国,在最后一位哈萨克斯坦汗国可汗肯萨里Kenesary于1847年殉难后,哈萨克斯坦汗国正式灭亡,哈萨克斯坦也由此进入了俄罗斯殖民时期。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大玉兹土地,至此哈萨克斯坦全境都归俄国所有。

哈萨克斯坦人与移民者争夺土地、水资源,对于俄罗斯沙皇最后几年的殖民统治相当反感,1916年爆发巴斯玛奇运动,袭击了俄罗斯人及哥萨克人的定居者及驻军人员,导致双方发生一系列的冲突及屠杀。1917年12月13日,独立为阿拉什自治共和国。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斯坦自治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5年4月19日,苏联控制的中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1998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将首都由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迁至阿克莫拉州的阿克莫拉,并将该城改名为阿斯塔纳。

2017年,哈萨克斯坦于首都阿斯塔纳举行2017年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未来能源”。参加该次世界博览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达到115个与22个。

哈萨克斯坦人长相(哈萨克斯坦共和国)(3)

哈萨克斯坦面积为2,724,9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地形为东高西低,西部是图兰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西北面和北面分别是俄罗斯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延续平原。中部是哈萨克斯坦丘陵,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地,也是帕米尔高原向北的延续。哈萨克斯坦主要位于亚洲,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部分则属于东欧。主要城市包括努尔苏丹、阿拉木图、卡拉干达、奇姆肯特、阿特劳及厄斯克门。

哈萨克斯坦气候包括较极端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夏天温暖而冬天严寒,但山区高峰亦有终年积雪,各个地区相差很大。努尔苏丹为仅次于乌兰巴托的世界第二寒冷首都,冬天最低温度可达-40℃以下,常有4、5级大风,原首都阿拉木图气温则最底达-20℃左右,极少有风。降水于干燥、半干燥气候地区逐渐减少,哈萨克斯坦的半荒漠和荒漠占全国面积60%,在荒漠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冬天则相当干燥。

哈萨克斯坦官方于2011年2月估计人口为1,645.5万人,其中46%为居住于农村,54%居住于城市。哈萨克斯坦统计局统计,2013年全国人口将增长至1,728万,成长率为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