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为什么是一部道书(为什么说西游记是一部成功学著作)(1)

01 《西游记》并不简单

对于《西游记》,大伙并不陌生。但我要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懂《西游》。

比如:

为什么菩提祖师教完猴子功夫就人间蒸发,这么着急与猴子切断联系?

为什么说大闹天空的最大受益人是如来佛?

为什么很多妖精都是天庭神仙的“宠物”下凡?

为什么如来佛敢大言不惭说自己收拾猴子的庆功宴是安天大会?“安天”二字岂是一个地方领导能说的?

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为何从天庭被罚后,都从道家皈依佛教?他们是奸细,还是被佛主三言两语感化?还是更大可能与观音做的利益交换?

《西游记》在我们大部分人眼里,是一部神怪小说。所以我们只会猎奇其中的妖魔鬼怪,而不会费劲用逻辑去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但是,《西游记》小说作者毕竟是吴承恩,好歹也是堂堂“市一级”学霸。一个“人到中年”补获贡生,入京师国子监读过书,成绩优异的秀才。如果我们只是把西游当猎奇小说,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虽然吴承恩最后没被选上分配官职,但仕途不顺的遭遇,反而会让西游记更加不简单。

西游记为什么是一部道书(为什么说西游记是一部成功学著作)(2)

02 “取”经的背后是“传”经,而传经背后是佛、道相争的角逐

取经,是《西游记》的关键线索,是整个“西游”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但对这个线索,我们都误读了。我们以为的故事,是唐僧“勤奋好学”,纵然徒步也要出国留学。但其实背后的真相是,如来佛发愿,要把真经传往东土。而唐僧只是如来佛严密设计中的一环。

为什么理解这个真相很重要?因为如来佛要传经的背后,是更大的计划,是他要借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收获更多的追随者!

小说里,道教是以天庭为代表的既有统治者,以玉皇大帝为首领,他们掌管了神仙编制和俸禄仙桃等一切天庭“公务员”的资源。

而佛教是一个来自西牛贺州有组织、有计谋、能力强大的地方新势力。尽管能力卓著,但它受道教天庭管制,影响力有限。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收获更多的追随者,佛家势力自导自演了“大闹天空”,并顺势有了“师徒取经”。

当我们带上这个视角,上面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菩提祖师是如来化身,猴子是如来佛亲自培养的革命火种。基地任务结束,当然要赶紧撤场。如来当然也会是大闹天空的最大受益者。

2、天庭宠物下凡当妖精,是神仙公务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按玉帝指示办事,又不明显得罪佛主新贵。

3、至于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非常大概率是玉皇大帝派的卧底,只是这两个道家卧底最终却“反水”了。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解读,靠谱吗?

答案是靠谱,因为这个动机在小说里,是被吴承恩明显写出来了的。

《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一日,如来佛祖唤聚诸佛、众弟子,对大众说: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谁肯去走一遭来?

观音菩萨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于是,在观音菩萨的一通运作之下,这才依次有了唐太宗地狱一夜游、醒后操办水陆法会、唐僧领命取经,一系列操作环环相扣。

很多人说吴承恩借西游小说,讽刺贬低道家。这是非常符合作者个人经历的。他生在嘉靖时期,仕途坎坷,而嘉靖皇帝是有名的道家信徒,荒废政事,“落魄”书生讽刺道家至情至理。

西游记为什么是一部道书(为什么说西游记是一部成功学著作)(3)

03不讲神仙,讲人间

但看到以上这一层意思,还不够。

《西游记》更大的主旨,根本不是在讲宗教相争,而是在讲世俗、讲社会,讲成功学。

看起来吴承恩是在写宗教里的修行,其实写的是世俗里的修行,是看唐僧怎样努力克服困难,获得一个职位。

佛经上讲佛界是平等的,可西游记偏偏把佛界设计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组织。

佛经上讲修行不要执著,可西游记偏偏把唐僧设计成一个坚定执著的取经人;

佛经上讲普度众生,可西游记偏偏说取经是给唐太宗一个人消灾解难的;

佛经上讲明心见性自证成佛,可西游记偏偏说唐僧见如来倒身下拜后,由如来封授职位而成佛。

是吴承恩不懂佛学吗?不是,作者根本就不是在讲宗教。

西游记的主旨是写如何成功的故事,这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起因、经过、结果,无一不是紧紧地围绕着这条主干在写。其他的,诸如上面的那些说法,都是枝叶,不过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已。

我记得十多年前上大学时,《管理学原理》课程上,有一位同学借西游师徒四人案例来解释组织中的团队合作和角色分工。当时懵懂的我被城里人这通胡说八道之精神惊讶到五体伏地。

现在想想,真是自己孤陋了。西游能被现代管理学拿来做案例研究,不是巧合,因为吴承恩本意就是“不讲神仙,讲人间”。

这位秀才是被小说耽误的管理学大师。

而《西游记》则是一本被我们埋没的成功学著作。


BY 微信公众号“小楼观月”。

参考资料:《煮酒探西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