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曾几次下令“扫盲”,因为国民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源动力。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至今,已少有不识字者。

不识字,可用“目不识丁”来形容,那么,你知道目不识丁是什么意思吗?这句成语背后是什么来由?

落叶需要归根,文化也需要追本溯源。今日我们便来聊聊,“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的故事和说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一、故事:姓丁不是“丁”

很久以前,有一位财主姓丁,他很苦恼,他拥有万贯家财,但是继承人却是个斗字不识的呆儿。

目不识丁和目加丁的区别(为何没文化叫目不识丁)(1)

十多岁的年纪什么都不懂,花重金请了许多位先生,可就是连一个字都学不会。丁姓财主很着急,于是他发出榜文,写道:谁若能教会丁少爷一个字,可得赏银十两。

很多人觉得十两银子不算多,须知一两银子,在明朝万历年间可以买将近200公斤的大米,有了这十两银子,几年都不愁吃喝。所以,十两是重金。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一位秀才看到了榜文决定试一试。他认为只教会一个字还不简单,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连自己姓啥都不知道吧?

秀才很聪明,他决定每天教丁少爷学习自己的姓氏“丁”,做着这般打算,他接了榜。

目不识丁和目加丁的区别(为何没文化叫目不识丁)(2)

时间一晃便是九天,丁财主要看看教学成果,要考教少爷。

秀才努力完成了教学工作,但还是有点心慌,怕少爷临阵害怕,于是便塞了一个钉子给少爷。“万一忘记了名字,你可以看看手里拿的是什么”,少爷听罢,点了点头。

到了考校那一天,秀才领着少爷去见丁财主,选了一个“丁”字,问道:“少爷,这个字怎么念?”

丁少爷不愧是丁少爷,看了半天,愣是想不起来这是啥字。秀才赶紧提醒道:“看看你手里握的是什么!”,少爷低头一看,恍然大悟,道:“一根铁棒棒”。

目不识丁和目加丁的区别(为何没文化叫目不识丁)(3)

秀才一听,傻了,恨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这十两银子可就完了。”

随着这个故事在民间的传播,目不识丁也渐渐传开,当然这只是民间说法。

二、丁与“个”

“目不识丁”取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十斗为一石,一石一百二十斤,两石二百四十斤,这里是夸张的说法。旨在告诫他人,再大的力气,也比不上认识一个字。

目不识丁和目加丁的区别(为何没文化叫目不识丁)(4)

注意,这里将“一丁字”解释成了“一个字”。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它争破了头。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学者很无聊,将“丁”解释成“个”不就行了吗?三岁毛孩都懂的道理。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咱们也没有解释的必要。因为丁,没有“个”的含义。

如此说来,问题就严重了,没有个的含义,那么“丁”是否能解解释成“个”,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如果意思变了,那么,这句成语还能这么解释吗?

“丁”字又是否是古人的笔误呢?宋代孔平仲在《续世说》道:“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篆文丁与个相似,误作丁耳。”。

目不识丁和目加丁的区别(为何没文化叫目不识丁)(5)

孔仲平认为后人认错了,不是古人写错了。因为古籍中的“丁”字是篆文,篆文中,个与丁很像,是后人以讹传讹传错了。

然而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俗考》中却说:“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乃个字,非丁字。盖个与丁相类,传写误焉。”。

洪迈认为《旧唐书》作者写错了,因为个与丁长得很像,所以写的时候出现了笔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么说倒也可以理解。

以前学古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通假字,可见在古人的写作中,单个的字有时候表达的不太严谨,需要读者自己揣摩。

目不识丁和目加丁的区别(为何没文化叫目不识丁)(6)

再比如,“丁”字本身写法就存疑。《弇州四部稿》记载:“今人不识字者,称‘不识一丁’……庄子谓:丁字有尾。丁尾左引非右引也,然则,庄子亦可谓不识一丁矣!”

一句话,庄子躺枪了,于是乎,目不识丁又多了一个新出处,因为庄子说“丁尾”应该向右。

奈何,人家庄子将这句话用在一个哲学命题中,此丁非彼丁。非要断章取义,将庄子的“丁”放到文字上来说,实在牵强。

结语

“目不识丁”就介绍到这里,成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成语,我们需要追本溯源。

学海无涯、穷经皓首,文化是学不完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去见证中华文化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