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明天),我国正式进入「白露」节气,这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秋时节的开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入秋吃什么可以润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入秋吃什么可以润肺(白露入秋吃过这)

入秋吃什么可以润肺

9月7日(明天),我国正式进入「白露」节气,这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秋时节的开始。

此时,天气转凉,阴气渐重。在早晚温差大的情况下,白天太阳炙烤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凝成细小的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洁白无瑕的珠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固得“白露”美名。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大雁小,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玄鸟指燕子。燕子是北方之鸟,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三候群鸟养羞:群鸟感知到秋天的肃杀之气,纷纷储藏珍馐以备过冬。

《时病论》中说到:“秋燥令气行,人体肺金应之,肌肤干槁而燥。”此时感染的燥邪为温燥,会损害人体的津液,出现流鼻血、干痒等鼻子敏感问题,及皮肤干燥粗糙、口鼻咽干等症状。因而白露时节养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不宜大补。

白露养生·先护脾胃

虽已入秋,但暑湿还未完全消去;加上人们在夏季进食了大量寒凉的食物,多有脾胃功能不佳的现象。想要吃进去的食物或补品,能够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气血,调理身体上的“虚弱”,就一定要做到「先通后补」。即通过疏通脾胃之经气,改善脾虚,加强脾胃吸收、运化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滋养全身。而【揉腹】能够非常好的改善我们的脾胃不佳、气血不足,从而使身体感受到明显的清明、通畅。

​同时,入秋后,我们应多吃一些平补食物,让脾胃热热身,养生效果会更好。在日常饮食中,大家可以多选择——

01 | 山药

山药,秋季第一补,是药食两用的优秀食材。 《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 山药因其阴阳兼补、不燥不腻的温补特征,凡体质虚弱、大病初愈,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或者经常熬夜、过度消耗的人群,都适合常吃山药以调养身体。蒸山药连皮吃更好,褐色的皮有很好的健胃的作用,煲汤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02 | 大枣

大枣同样是适合秋季的进补佳品。中医认为,枣性味温甘,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等功效。 大枣除了能培补脾胃,亦常用作补血之品,治疗血虚各证。常单味用或配合其他药物同用。 气血两虚所致的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心慌、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等问题,常吃大枣也能帮助调理改善。

03 | 红薯

《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红薯入脾胃二经,可补中和血、暖胃生津、益气通便。对于脾气虚弱、容易便秘的朋友来说,食用红薯是一个方便有效的选择。 白露时节正是红薯上市的季节,传统的制作方法,如蒸、煮红薯或者熬红薯粥喝,效果会更好,能充分发挥红薯补益脾胃之气的功效。

白露养生·防燥润肺

入秋之后,“燥气当令,易伤津液”,空气的干燥,对上焦呼吸道的影响最为明显,口鼻干、皮肤干,晚上也会渴醒,这些都属于很典型的“秋燥症”。 饮食上,要多吃些「滋阴益肺气」的食物,可以帮我们把更多的津液存储在体内,免受秋燥阳邪的侵扰,安稳度过一个内敛、收藏的季节——

04 | 秋梨

秋梨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自古尊为“百果之宗”。 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如果咽干、鼻燥、咳嗽等秋燥症,或多食辛辣之后的燥热,生吃就好。脾胃虚寒的人吃梨子最好煮熟效果更佳。

05 | 银耳

银耳味甘,性平,入肺、胃、肾三经,能够补肺益气,养阴润燥。滋润而不腻滞,适合人群很广,不仅能解决秋季干燥的烦恼,对养颜护肤、调理慢性病、滋养五脏之阴都有好处。

06 | 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之时天气干燥,此时多吃些藕,可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莲藕生熟皆可食,生藕更具清热消瘀、除烦解渴、凉血止血的功效;熟藕经过煮制,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更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补虚的作用。

白露养生·补养肾气

白露养生也是在为过冬做好身体储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补养肾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踮脚】的动作刺激我们脚底的涌泉穴,拉伸脚底的肾经,起到固肾强腰,滋阴补肾的作用。而我们所熟知的八段锦中,“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一式,同样是通过颠足的动作,帮助我们使体内的气向上运行,从而起到收纳阳气、激发中气、温养肾脏。同时,腿部肌肉一松一紧,还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容易疲乏等问题。不仅如此,常练八段锦,对舒筋柔骨、缓解肌肉酸痛、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大家可以选择多食用一些——

07 | 黑豆

中医认为,黑豆为肾之谷,入肾。《食物本草》记载:“以黑豆入盐煮,常时食之,云能补肾。盖豆乃肾之谷,其形类肾,而又黑色通肾,引之以盐,所以妙也。”黑豆有补气养肾的作用,而盐味咸入肾经,所以用盐炒黑豆,可以增加黑豆补肾的功效和作用,同时对于补体养身,固精益髓等有一定的作用效果。此外,将黑豆、黑芝麻、黑米同煮,同样具有良好的健肾、益气、补虚之效,能帮助改善身体的一些小毛病。

08 | 板栗

《本草纲目》中记载:“栗子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栗子,主肾。”因此,栗子又有“肾之果”的说法。 许多人到了冬季,由于身体阳气渐退,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等症状,老年人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而生吃栗子就是个很好的食疗法。 食用方法:每天早晨和晚上,把风干的生栗子放在口中细细咀嚼,直到满口白浆,然后再慢慢吞咽下去,每日食用5-10个栗子即可。可有补充肾气,辅助治疗肾虚、腰酸腿痛的效果。

白露养生·清心安神

秋天多烦躁,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脾气和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越是在这个时候,保持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就变得特别重要。

09 | 莲子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秋冬食用莲子,配以百合和瘦肉,效果会更好。对于需要经常熬夜的人来说,也可用来补益心神,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熬夜后的疲劳感。

10 | 百合

秋天是新鲜百合上市的时节,也是一年中最适合吃百合的季节。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 《日华子本草》认为:百合能够“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是经常用于治疗虚热所致的心烦、心悸、失眠、多梦等病证的常用药物及食疗材料。

以上为大家推荐的这10个适合秋季食用的蔬果,每一样都可以制成既美味又营养的食疗方,帮助大家解决秋季遇到的各类身体不适。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