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邹春霞 编辑 | 徐锋

最近国家废除“985”、“211”工程的消息沸沸扬扬,看新闻的不看新闻的,可能都有耳闻。

985和211大学都属教育部主管吗(985)(1)

简单说,这件事是,教育部宣布了300多份文件失效,其中包括“985”、“211”工程相关的八份文件。大家因此猜测是废除“985”、“211”的信号。教育部回应,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的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翻译下,教育部的意思应该是,以后“985”、“211”不要了,统统用“双一流”。有人或许还要问,那副部级的高校还有么?政知君想告诉你,两个完全不影响好么?该有的行政级别还是会有的。不要想多,以前求职的时候别人问你是不是“211”,以后要问你是不是“双一流”!

说白了,“双一流”是中央新时期对重点大学的新谋划。

  • 你知道“211”、“985”有哪些么?

  • 说废除“211”、“985”其实不是这一两天的事儿。

    《新京报》查询近十年来的教育部工作要点发现,从2007年至2013年,教育部每年都会在工作要点中提及“985”和“211”工程,但在过去两年的工作要点中,找不到相关描述。

    不过,考虑“211”、“985”工程的实施年限,要“废除”这个消息还是让人觉得突然,毕竟多少人当初找工作的时候,因为这几个字被生生挡在门外来着。除了学校官网之外,这两个数字串出现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招聘要求吧。

    就说“211”吧,这三个数字的意义是这么看的,“21”指21世纪,“1”是指100所。该项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有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作,此话应当不假。

    2011年12月30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宣布不再新设“211”、“985”工程学校。那之后数字就没有变化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发布的“211高校名单”囊括112校、“985工程”学校名单囊括39校。其中“211高校”分布在31个省份,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这些西部省份都是一省一所。看看“985”高校都有哪些吧?这些都是“211”高校的精华,剩下的去学位网上看吧。

    985和211大学都属教育部主管吗(985)(2)

    除了这些重点工程,还有一个跟中国高校紧密相关的词——“中管高校”。熟悉时政的应该不陌生。

    这与“211”、“985”工程的评价体系完全不同,但两者又有重叠。怎么说呢?“中管高校”都是“985”高校(是“985”肯定是“211”,但,是“211”不一定是“985”)。不过,是“985”高校不一定是“中管高校”。

    所谓“中管高校”就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这句话更准确的表述是,党委书记、校长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高校。《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由中央组织部掌握。

    这份名称表,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通过公开检索没有找到。不过,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复函》确认了这份名单的存在。复函中有一项是:“经党中央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学校党政领导职务的任免,按有关规定办理。”

    政知君核实的“中管高校”是31所,前述“985工程”名单中仅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不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较为特殊,它受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中管高校与前面提到的副部级高校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儿。除了上述31所中管高校,可称得上“副部级高校”的还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后者2012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而来,现任党委书记为刘伟平、校长为丁仲礼。前者因此前担任甘肃省省长,为正部级,后者为副部级,也都是中管干部。

    对外界来说,判别中管高校和非中管高校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学校书记、校长的任命大会是否由中组部干部出席,中管高校一般都有。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几所中管高校的书记、校长任命,是中组部副部长出席宣布党中央、国务院任免的,其他中管高校多是中组部干部三局局长来宣布的。

    小伙伴们看到的书记、校长学而优则仕,也多来自这些中管高校,因为他们与省部大员们一样都归中组部统一管理。十八大后的清华大学就是典型,搭班子的书记、校长先后走上仕途,原书记胡和平已担任陕西省省长,原校长陈吉宁担任环保部部长,成为国务院最年轻的部长。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还了解到,“中管高校”虽然被称为“副部级高校”,但仅是书记、校长为副部级,学校副校长一般为副厅(局)级。非中管高校,书记、校长为正厅级,其他干部为副厅级。实际情况中,中管高校的常务副校长多为正厅级,人事任命经常加括号进行明确。

    教育部此前发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中管高校的任职年龄做了特别规定:列入中央管理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初任时,属提拔任职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8岁;其他领导干部初任时,属提拔任职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如何成为中管高校的校长?此前大公网曾梳理指出,副部级高校副校长——正厅级高校校长(正厅级)——副部级高校校长可能是较为常见的一条中管高校校长晋升路径。另一种情况是,由正厅级常务副校长直升副部级高校校长,比如现任北大校长林建华、现任人大校长刘伟、现任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都是如此。

    那如何成为这些高校的书记呢?成为校长之后,就有可能成为书记啦。

    资料|新京报、大公网、新华网、人民网、共产党新闻网、各高校官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