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1)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2)

李雪健,1954年2月出生,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九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工作40多年来,刻苦钻研表演艺术,形成了“含蓄、真诚、淳厚、朴实”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曾参演数十部电影、电视剧和话剧作品,其主演的《焦裕禄》《李大钊》《赵树理》《杨善洲》《横空出世》《渴望》《水浒》等影视作品脍炙人口,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塑造的焦裕禄、杨善洲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艺术形象,成为弘扬主旋律、讴歌英雄模范、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称号。

《三联生活周刊》在《李雪健和他的历史人物》中曾提到,“他是极少数成名后没有被定型的演员之一,人们对他的印象是总演些憨厚的小人物,可是搜索一下他的作品年表,就会让人惊诧:林彪、李大钊、焦裕禄、赵树理、宋江、秦始皇……甚至有人说他扮上妆后像周恩来。”他所饰演的角色类型之多样,所获奖项之丰富,在影视界很难有人与之比肩。有统计称,他是中国影视界囊括全部个人表演奖的“大满贯影帝”。

李雪健相信是机遇和偶然把自己给推到如今的位置。1965年随父母来到贵州,靠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他混进了宣传队说快书,又渐渐唱点柳琴,开始了舞台演艺生涯。1980年,凭借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的出色表现,他夺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随后的演艺生涯中,他又陆陆续续为观众带来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

他谦虚地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能够走到这一步,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我很珍惜,尤其感激那些在我身边的贵人们。比如最早让我试着演林彪的老前辈,我清楚地记得他和剧组里别的工作人员说,这个孩子朴实肯干,当不了演员可以当舞美啊,这就是身边贵人最实在、最慷慨的给予。说到底,是他们成就了我。”

用全部生命演绎角色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3)

▲ 电影《一九四二》中,李雪健饰演李培基

李雪健崇拜的偶像有石挥、蓝马、曹景阳,还有一个至今不知道姓名的杂技演员。

大概是在七十年代,一次,昆明军区杂技团来李雪健所在的部队慰问演出,有一个节目叫“高台定车”,演着演着一股山风吹过来,把台上表演杂技的大姐吹下来了。由于当时的舞台布置简陋,演员从摔下来到走向侧幕洗手、漱口、吐血的过程,全部清晰地被观众看到。演出结束后,这位演员被人们匆忙地用吉普车送往卫生队,全体战士们起立鼓掌。那天,李雪健第一次产生了一种粉丝心态。他说,“我以前没想到演员也能够牺牲自己,点亮别人,只觉得演员是一个挺风光、有面子的职业,可以偷偷懒,可以去各地走走转转,但那位演员影响了我一辈子。”

后来,他在拍摄影视作品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前辈的影响。拍摄电影《横空出世》时,在西北大漠40多度高温下,李雪健穿着大棉袄,浑身燥热,嘴唇干裂,但为了塑造好角色,他不顾鼻咽部肿瘤、口腔内壁和舌头出现大面积溃疡,依然拼命地抓起一把一把沙子往脸上扬,坚持拍戏一个月。

2000年11月,李雪健在陕西参加电视连续剧《中国轨道》时,被查出患上鼻咽癌,必须到医院接受治疗。当家人都在为李雪健的健康担忧时,他在乎的是,如果这个戏因为自己没拍成,他就是要臭名百年,他心里过不去那道坎。为了不影响剧组的进程,他强忍住自己的病痛,一边拍戏一边接受治疗。接受放疗时,副作用很大,脖子甚至开始溃烂。到了化疗阶段,每天一动都不能动,他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就像到饭馆吃鱼,店家捞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鱼,然后当着你的面把它摔死,他说自己就像那条被摔的鱼。即便这样,他依然精益求精地一场接着一场拍戏。大家都清楚,李雪健是用心血和生命在铺筑着《中国轨道》。令他遗憾的是,这部戏最后从20 集压缩到了14 集,还是有很多戏没拍。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4)

▲ 李雪健在电视剧《少帅》中饰演张作霖

那段时间,他去过史铁生家几次,听史铁生念写过的作品,“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李雪健从史铁生那里似乎得到了一些启发。后来,他开始练字、学画、读书。那会儿,他感觉以前看老子、孔子不懂,生病后恰恰懂了。老子说“日日是好日”,意思是说不管今天是什么样,都把它当成好日子来珍惜。人生也就几万天,如果把每天都作为好日子来过,人生态度不一样了,再做起事状态就不一样了。

“好不容易活下来,就更该活得有意思。”2002年,与病魔做了一年斗争的李雪健复出,拍摄电影《至高无上》。为了演好税务题材的故事片,他深入税务稽查第一线体验生活。有一天,剧组拍摄雨戏,当时气温只有16度,为了把握好在冷雨中颤栗的感觉,李雪健拒绝了工作人员熬好的姜汤,6遍拍完,他已经冻得无法说话。

用他自己的话说:“演一个就少一个,演一个就要成一个。”他想尽量拉角色之间的距离,哪怕失败了,心里没底了,他也要尝试。

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

认识李雪健的人都说,这人老实、随和、忠厚、谦虚。另一方面,史铁生觉得这个人的意志非常坚强。意志坚强,决不是说能够控制别人,而是说能够把握自己,在任何时候信念不移、信心不摧。比起金钱,他更重视精神的富足。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5)

▲ 电影《老阿姨》剧照

《渴望》正火的时候,领导接见《渴望》摄制组全体人员,知道大伙的生活都有不少困难,便发话说:“大家提要求吧,除了房子没有,什么都可以提,尽量解决。”机会难得,大家纷纷提要求。而李雪健的愿望是:想要一套《渴望》的全本录相磁带。这一愿望提醒了领导,领导说:“这是应该的,每人一套。”得,李雪健等于什么都没提。

李雪健说:“有的人真是有困难,有这么个好机会就提呗。我想了半天,发现我真是没什么特别的困难。过去有困难的时候,又没这样的机会。所以我就要了一套《渴望》的磁带。”

李雪健还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他成名之后,有一天傍晚,他骑着车急急忙忙去幼儿园接孩子,迎面碰见个老街坊,老街坊喊:“嘿,哥们儿哪儿去?”李雪健的时间排得挺紧,随便应了一声,脚下没放松蹬车。老街坊不乐意了,在背后叨咕了一句:“怎么着哥们儿,牛啦?”李雪健一听,不成,连忙调头回来作一番解释:“我他妈有什么牛的?我得接孩子去,这都快晚了。”老街坊转怒为喜,一挥手:“快去快去。” 李雪健说:“人家把你当哥们儿,不能伤了人家的心。我要不解释一下,我心里老得别扭。”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6)

▲ 电视剧《嘿!老头》剧照(李雪健饰刘二铁)

李雪健始终相信好人有好报。史铁生说:“现实生活中,好像常常相反,至少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有好报,譬如焦裕禄。”李雪健答道:“焦裕禄怎么没有好报呢?他没有昧着良心当那个官,死的时候心里舒坦,这就是好报。”史铁生追问:“那你图什么好报呢?”李雪健答道:“其实我这个人自卑得很,老觉着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也不好,怎么办呢?除了自己知道自己尽心尽力地干了,真心真意对待别人了,就没别的办法。所以我就希望自己真的是这样,任何时候自己问自己,心里都不含糊,心里高兴、舒坦,这就是好报。”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7)

▲ 李雪健

李雪健说:“我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我的人生走到现在,只有两个字:珍惜。活到现在,我在生活中越来越简单,表演中越来越复杂。接到的本子不少,但能让我产生冲动的不多,所以每接一个,我都想减少它的遗憾,尽量把它想得复杂,别把什么落下了。在片场吃着盒饭、琢磨着戏,觉得特别幸福,人生价值很圆满。同时我也知道自己是个从不马虎从不应付的人,对任何戏都是百分百投入,拿生命来演,所以得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能一年到头都死拼。这样一部戏拍完了,休息的时候也觉得简单、轻松。年轻的时候喜欢热闹,现在会有意识地寻找轻松愉快,不拍戏的时候就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挺好。”

参考资料:

1.史铁生:《印象与理解——写好人李雪健》

2.孟静:《李雪健和他的历史人物》,《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20期

3.李东然:《演员李雪健》,《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48期

编辑:王文婧

李雪健座谈会发言(想做问心无愧的好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