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侏罗纪时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霸王龙等生物,一个原因是由于现代人们的影视作品的渲染,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词汇代表的就是恐龙时代,不过我们知道的也只是这种类型的生物在陆地以及空中的恐怖,其实,在侏罗纪的时代,海洋同样是非常危险的,在那个时代的海洋,也存在着许许多多非常恐怖的生物,比如说滑齿龙,就是一种极其恐怖的生物,体型巨大,捕食性非常的强,但是由于bbc的错误报道,让现代的人都误解了他的尺寸,不过滑齿龙作为当时海洋中的一种恐怖生物,通过对其化石的探究,我们也能够知道其生活的习性,作为上龙目中的一种,还有其他的一些生物同样具有恐怖的外型特点,下面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种类型的生物。

滑齿龙

一、滑齿龙简介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

史前欧洲,是地壳活动十分剧烈的海域,在这里,因为海底火山爆发或者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很常见,一旦海啸袭来,就连坚固如山岩的珊瑚礁“城堡”也会像纸做的模型一样被撕裂成碎片,而栖身其中的那些弱小的海洋生物也会全部随之丧命。

三、滑齿龙的发现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2)

滑齿龙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187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亨利·埃米尔·索维奇(Henri Émile Sauvage)在法国北部的波洛格内附近发现了3颗长7厘米的牙齿化石。根据牙齿表现出来的特征,索维奇在同年建立了滑齿龙属(Liopleurodon),属名来自古希腊语中的“λεῖος”(意为“光滑的、平滑的”)、“pleurá”(意为“侧面、侧肋”)、“odṓn”(意为“牙齿”),意思是“侧面光滑的牙齿”。

滑齿龙的模式种名为残酷滑齿龙(L. ferox),模式种名“ferox”有“凶猛、残忍”的意思。滑齿龙之所以这么有名全靠BBC拍摄的《与恐龙同行》,在第二集《危险的海洋》中,滑齿龙被描述成侏罗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其体长25米,体重150吨。

在之后BBC制作的《海怪》中依然沿用了25米滑齿龙的形象。滑齿龙巨大的体型无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它是中生代海洋中的超级巨兽,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尽管索维奇命名了滑齿龙,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这种动物到底长什么样子,直到后来在英国发现了一具较为完整的滑齿龙的化石。

四、滑齿龙猎食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3)

滑齿龙是最出名的上龙之一,它能长到6米,体重2吨以上。首先,它的名字本意是“牙齿有一侧平滑”,它的牙齿外侧光滑,内侧的牙肉则形成了一层层堆起来的褶皱,一方面加固了牙齿,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摩擦力,防止猎物挣脱,滑齿龙椎骨减少到20块。

滑齿龙于其它上龙不同的是,它的牙齿极为光滑,而且被咬中的猎物几乎无法挣脱。滑齿龙是欧洲水域的顶级掠食者。除了法国,古生物学家在英国、德国、俄罗斯都发现过滑齿龙的化石,这表明滑齿龙在当时非常常见。许多著名的古生物与滑齿龙生活在一起,其中包括了各种鱼龙、蛇颈龙、利兹鱼(Leedsichthys),它们都可能成为滑齿龙的猎物。

上龙是一种大型掠食性动物,以鱼类、鱿鱼、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上龙在正式命名前被称为“妖怪”,在大约2亿—1.45亿年前的侏罗纪,它们是海洋中的高级掠食者。上龙的头颅巨大,颈部短小,长有弯刀般锋利的尖齿,且咬啮起来更厉害,其肌肉的横断面积的比鳄鱼大几倍,因此,上龙的肌肉更粗更强,颚部庞大又有力。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4)

一对鳍状肢和形如长鞭的尾巴帮助它在大海中乘风破浪。上龙捕食猎物时更是迅猛绝伦。生活在海洋中的它,少有天敌。只有沧龙和大型的鳄鱼,才能置之其死地。突袭的本领,善于伪装的色彩加上灵敏的嗅觉,成为海洋的真正霸主。消失的王者,让后人研究着,喜爱着,更为王者的逝去,推测着侏罗纪时期的恐龙世界。

滑齿龙捕猎时主要依靠其敏锐的嗅觉,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滑齿龙的头骨发现其能够将海水吸入嘴中,然后从鼻孔中排出,而在它的鼻腔内有一个凹陷处。滑齿龙独特的鼻腔结构显示它们可能具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能够通过吸入海水辨别猎物的气味。通过嗅觉的指引,滑齿龙在发现猎物之后会潜伏在猎物下面的海底,然后突然向上发起突袭。

从滑齿龙的四肢特点来看,它的游泳速度并不快,但是却有很强的爆发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速度。借助着冲击力,滑齿龙张开血盆大口撕咬猎物,直到将对方杀死。在许多鱼龙类和蛇颈龙类的化石上,古生物学家都曾经发现过滑齿龙牙齿的咬痕,这是其捕猎最有力的证据。滑齿龙主要生活在浅海中,这里的食物更多,能见度也更好。

五、滑齿龙种类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5)

滑齿龙属于上龙亚目种类的恐龙,上龙亚目属于蛇颈龙目,起初仅包括上龙科,但现在包括其他科与属,上龙类的特征是短颈部、长头部、体型大、呈流线型、行动快速且凶猛。上龙类是肉食性动物,长而强壮的颌部有多排锐利的牙齿,适合抓住少数、巨大的猎物。巨大的头部大部分是嘴部,上有巨大眼睛与一对鼻孔管,鼻孔管能够有直接的水中嗅觉,如同其他蛇颈龙类。

典型的属包括:巨板龙、克柔龙、滑齿龙、上龙、泥泳龙。化石发现于英格兰、墨西哥、南美、澳洲、接近挪威的北极地区。在2006年8月,奥斯陆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挪威发现一个上龙类化石。这个上龙类化石相当完整,是首次发现的完整上龙类化石。这个化石可能属于上龙或滑齿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表。

六、滑齿龙种类中最大型冯氏上龙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6)

滑齿龙属于上龙类,这个家族的特点就是头大。1993年8月,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在其境内的内乌肯省发现了一种上龙,其化石材料包括尾骨和带有牙齿的下颌骨,根据对长头龙的研究,这种生活在距今6千7百万年前的上龙体长应该为6.39米,平均头身比在1:5左右,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块滑齿龙的头骨长1.26米。

根据已经发现的不同个体的化石碎片推算,滑齿龙的平均体长在5至7米之间,体重1至1.7吨,最大个体体长大约在8米左右,体重2吨。据报道,这具“里奥普鲁顿”化石的牙齿每个起码有1英寸长,由于它们是如此整齐和锋利,当艾博哈德·弗雷博士的工作小组从土壤中挖掘这具化石时,有几名工作人员甚至被该化石的锋利牙齿划伤。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将滑齿龙拉下神坛了,其不超过7米的长度即便是在上龙家族中也算不上是大块头,更不要说与其他中生代的巨型海生爬行动物相比了。目前发现的最大型的上龙是冯氏上龙(Pliosaurus funkei),也就是著名的“终级掠食者”,其体长13米,体重约45吨。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7)

2004年,挪威奥斯陆大学古生物学家在北极斯瓦尔巴特群岛上发现了一种大头、大胃、长有四个桨状肢的巨型海洋爬行动物化石。

2009年,媒体公开报道称,这种庞然大物的撕咬能力比暴龙还要强。这一报道在当时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人们将这种动物称为“终级掠食者”。然而,包括发现者在内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没有发表过关于这一物种的科学描述与定义,甚至一些新闻报道和历史记录片都只是将其称之为最恐怖的掠食者,归为上龙一族。

2012年10月19日,古生物学家把在2004年发现的动物化石“终极掠食者”和“怪物”正式命名为“冯氏上龙”。在2004年到2012年之间,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团队在北极斯瓦尔巴特群岛上共发现了两个巨型上龙化石。

此前,古生物学家发现的唯一关于上龙的材料就是一块尾椎骨,因此奥斯陆大学研究团队的发现是一项重要成果。这一名声越来越大的物种,其中一个被称为“终级掠食者”,另一个被称为“怪物”。其实,它们都属于冯氏上龙。

七、滑齿龙的出名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8)

滑齿龙之所以这么有名全靠BBC拍摄的《与恐龙同行》,在第二集《危险的海洋》中,滑齿龙被描述成侏罗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其体长25米,体重150吨。在之后BBC制作的《海怪》中依然沿用了25米滑齿龙的形象。滑齿龙巨大的体型无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它是中生代海洋中的超级巨兽。

《与恐龙同行》中赋予滑齿龙的巨大重量是通过与现代鲸骨的比较得出的(前提是承认了7米的体长)。由于不可能简单地将鲸鱼放在秤上称量体重,因而,对于这些动物的体重专家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最大的蓝鲸可能达到200吨的惊人重量,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可能甚至还不到100吨。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9)

因而无论如何,鲸的大块头身体的大部分是厚厚的鲸脂层,用于长途迁徙,为它在经常光顾的寒冷的极地海域中保温。而滑齿龙是温暖的亚热带海域的居民,不该有这些鲸脂。因此我们估计,即便是最大的上龙类体重也不会达到最大鱼龙类的一半。

大侧齿龙,前肢连大鳍只有不到1.2米(一说为1.5米),全长约6.6米。《与恐龙同行》将滑齿龙描绘成可怕的捕食者,攻击和杀死大眼鱼龙,甚至更加令人震惊,它从海岸上抓住弯棘龙。至于这些描述的证据,毫无疑问,滑齿龙杀死和吃掉其它海生爬行动物,就像《与恐龙同行》中所表现的那样。

已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骨头上显示了滑齿龙的咬痕,还有局部的或被肢解的海生爬行动物骨架看起来好象曾经是滑齿龙捕食的目标。彼得伯勒砖坑中保存的一些蛇颈龙标本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是完全关连在一起的,但缺失了桨状肢、颈和头。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0)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标本代表了被滑齿龙抓住和杀死的动物,捕食者撕下并吃掉了缺失的部位。片中描绘的滑齿龙向上猛冲的捕猎方式大部分是根据与现代海洋捕食动物的类比。当看到猎物在水面上的倒影时,大白鲨和虎鲸都用这种方法捕食。因此,推测上龙类也以这种方式捕猎似乎是合理的。

尽管失去了BBC赋予的巨大体型,滑齿龙依然是恐怖的怪兽。滑齿龙有长度超过1.2米的大脑袋,其脑袋外形扁长,一双大眼睛长在脑袋顶上。在滑齿龙的嘴中长有两排锋利的牙齿,这些牙齿向外交错咬合在一起,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大嘴 尖牙是滑齿龙的杀戮工具,任何被它咬住的动物都会遭到严重杀伤。

八、滑齿龙的灭绝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1)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第三纪之间,约6550万年前,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海生浮游生物的大规模、迅速灭亡,发生于K-T界线时。早在K-T界线前,菊石亚纲已有小规模、缓慢的衰退,可能与白垩纪晚期的海退有关,其余的属在K-T界线时灭亡。

双壳纲叠瓦蛤科的大部分物种,在K-T界线前已经逐渐灭亡;同样在白垩纪末期,菊石的多样性也出现小规模、逐渐的衰退。研究显示,在白垩纪晚期的海洋中,已出现数种不同的灭绝模式,发生时间部分交错,这些灭绝模式结束于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虽然说滑齿龙是一种海洋生物,但是从化石的研究来看,这种海洋生物也是在这个时候灭绝的,虽然说并不是直接被灭绝的,但是可能是由于食物链遭到了破坏而死去的。

九、滑齿龙和其他动物的对比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2)

对于滑齿龙这样的生物来讲,尤其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生物,都是以凶残著称的,我们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通过编辑的刻画描述,我们能够见到这些动物之间的对战,下面就来为大家将滑齿龙和其他的一些生物进行对比。

1、滑齿龙和巨齿鲨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3)

巨齿鲨身体强壮,呈流线型。巨齿鲨的咬合力量平均为28吨,最大可达36吨,这也足以表明它们是地球历史上最可怕的掠食性动物。霸王龙最大的撕咬力量可达到20吨,比现今的大白鲨强很多,但却无法与巨齿鲨相匹敌。2012年终于发现一根完整的脊椎骨,这根脊椎骨达到17米,推测18-19米。是目前最大个体。在发现巨齿鲨骨骼的地方也发现了一只约17-18米的母利维坦鲸和幼鲸。

巨齿鲨和滑齿龙体型相当,但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如果他们真的相遇了的话,我觉得巨齿鲨可能会赢。首先,巨齿鲨的游速极快,并且,所有的食肉鲨鱼都有一个本能:当猎物流血时,整条鲨鱼都会变得无比狂暴,并且血腥味会吸引其他鲨鱼过来,这样,滑齿龙可能会被撕碎了。

2、滑齿龙和海王龙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4)

海王龙属于沧龙类,是一种巨大的肉食性动物。它们是游泳健将,四肢变成桨状的鳍脚,头较大,具有长而尖的嘴,嘴里长满尖利的牙齿,颈部极短,身体细长,体长约15-17米,体重在10吨左右。尤为突出的是,是它们有一条约占身体长度二分之一的长形桨状大尾,是快速游泳的强力推进器。它们与现代巨蜥有接近亲缘关系,如其他沧龙类相同,海王龙是晚白垩纪的西部内陆海道中的优势掠食动物。

从体型上来看,滑齿龙的体型肯定是比不上海王龙的,就算是个头最大的滑齿龙也比不上海王龙,并且从猎食的特点来看,两种动物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不是依靠速度来取胜的,因此如果两者相遇的话,那应该是海王龙占有优势地位。

3、滑齿龙和虎鲸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5)

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虎鲸成年雄性身长最大记录是9.75米,体重9524千克。

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雌性最大体长达7.70米,雄性体长达9米。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不及0.7米。

滑齿龙在远古的时候是一种掠夺性的生物,而虎鲸在当今时代是一种群体性的生物,个人性质的战斗力还无法衡量,可是如果单只的滑齿龙和单只的虎鲸相遇的话,应该是滑齿龙占据上风,因为脱单的虎鲸可能战斗力会大大受损。

十、盘点上龙目的其他动物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6)

上面我们也说到了,滑齿龙是属于上龙目的一种动物,而上龙本身就是一种对海洋生物的统称,并且还有其他的上龙目生物,下面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他们。

1、上龙目之长喙龙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7)

长喙龙属是一种短脖蛇颈龙,拥有长长的船桨一样的脚蹼可以像企鹅一样划过水面,又长又窄的下巴,身形和海豚差不多大,生有30至40只单排排列的牙齿,这样可以咬住猎物而不切断它,而是将其整只吞下,长喙龙利用身上那对巨大扁平的翅膀状前肢,可以很快的游动。但它们在行动时需要十分小心。截止到2005年已经发现两个种:奥氏长喙龙、赫歇尔长喙龙。

2、上龙目之泥泳龙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8)

科学家还发现泥泳龙的颈骨下面还有一条类似“龙骨”一样的组织,估计是用来支撑用的,但是这样肯定使它的脖子转动不灵活。泥泳龙的后鳍比前鳍要大,这与大多数的蛇颈龙恰恰相反,显示出它是一位速游专家。从泥泳龙开始,上龙类的特征——大嘴短脖子逐渐明显起来。

泥泳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已经有所进化,它的椎骨减少到22块,牙齿上有十分独特的一条垂直轴线从底部延伸到牙齿中部。科学家还发现泥泳龙的颈骨下面还有一条类似“龙骨”一样的组织,估计是用来支撑用的,但是这样肯定使它的脖子转动不灵活。泥泳龙的后鳍比前鳍要大,这与大多数的蛇颈龙恰恰相反,显示出它是一位速游专家。

3、上龙目之克柔龙

上龙类滑齿龙(滑齿龙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19)

克柔龙生活在一亿两千万年前(白垩纪早期),是一种颈部较短的蛇颈龙。颈骨只有12块,体长为9-10米。它的嘴巴几乎与脑袋一样长!海生爬行动物,前肢扁平呈鱼鳍状,没有后肢,用来划水前进或控制前进方向,全身紧凑,利于快速游泳。鼻孔位于头顶上,可以在深水呼吸。

克柔龙得名于希腊神话里的宇宙统治者克洛诺斯,他后来被自己的儿子宙斯打败了(还有一种提法说克洛诺斯是时间之神),克柔龙出现在白垩纪早期,是上龙发展到极至的颠峰巨兽,它全身紧凑,利于快速游泳;颈骨只有12块,全长8米以上,光脑袋就有3米多,最大11.73米12.2吨,它的嘴巴几乎与脑袋一样长。

小编结语:在现实中将远古的恐龙述说。翻滚的波涛,蓝色的海水,恐怖的滑齿龙,转身的鲨鱼、海底的水草,游动的海螺,衬托着滑齿龙的生活习性。然而,一具硕大的滑齿龙头骨化石,一串“Liopleurodon”拉丁文,用简单的线条,组成有限的空间,把它们连接起来。将这个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王者,是石化复原的形态展现。钩沉起那沉寂在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的化石发现区。现实中,再也没有恐龙的足迹,更没有海洋王者的滑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