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剧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小说《装台》自推出,即获得多方好评。如今电视剧《装台》正在央视热播中,这部以古城西安为背景的都市群像剧,鲜活热闹。由李少飞执导,张嘉益、闫妮领衔主演,秦海璐、宋丹丹、陈小艺等实力派演员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剧讲述了在西京城市底层为舞台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
陕西人写陕西故事,西安人演西安烟火,独特魅力获得观众热评。今日我们也来揭秘这部作品成功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装台》原作者陈彦,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码”。五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散文集《说秦腔》《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陈彦精品剧作选》等,以及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
《装台》获2015“中国好书”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入选新中国七十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主角》获2018“中国好书”、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这部作品代表了影视陕军的一次大整合
张阿利,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装台》以秦腔剧团装台的农民工们为主角,讲述一系列接地气小人物的人生百态,讲真,这种题材,这样的人设,并不符合一个爆剧的调性,它太不网红了。但是,热播初始,网友即抛出“白鹿原后陕西的另一张文化名片”这样的热评,各种元素的集合之下,《装台》整部剧,在当下追流量和热点的大环境中,走出了特立独行的姿态。张嘉益 闫妮,这俩中年CP(情侣档/人物配对)的感情戏,不是甜甜小言剧的走向,立足城中村小人物这种边缘人设,也完全放弃了女性成长、婆媳矛盾、教育压力等热门话题,定位冷点行业、小面积人群,想要带给观众的是什么样的热闹故事?让观众在喜乐参半的感慨后如何感受到那积极向上的阳光?
陕西著名电影人张阿利教授潜心研究西部电影多年,对西部电影的影像特色、发展轨迹、理论诸多方面多有研究,在《装台》剧本的前期论证、策划以及各类相关的工作就参与其中,他立足专家视角与陕籍身份,从多方为我们解读播剧热潮之后的现象与思考。
电视剧《装台》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原著的精神内核
华商报:您从电视剧《装台》的剧本阶段就参与了这部作品,在原著改编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难点?
张阿利:我参与了《装台》剧本前期的论证、策划以及相关的工作。这样一部厚重的作品要改编成电视剧,难度主要是取舍。毕竟小说是发散性的,而电视剧情节相对集中,此外如何在改编过程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和演员本人的气质相互结合,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华商报:《装台》现在这样火,是否在您的预期之中?
张阿利:这部作品这么火,有点儿出人意料。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首先是播出平台优势,再加上张嘉益、闫妮等一批西安著名演员的加入都提升了这部作品的热度。其次,现在一些电视剧烟火气有点少,远离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这部电视剧回到了生活真实中,加上原著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出版多年有很多读者,这些都是它成功的元素。
华商报:这部作品现在有很多被热议内容,包括幽默的陕普、秦腔、美食,这是影视剧对原著的升华吗?
张阿利:语言的表现是电视剧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电视剧,张嘉益、闫妮,包括剧中一批演员都是从陕西走出去的,他们具有陕西生活的底蕴,因此,他们可以将陕西特有的幽默、质朴的气息表现出来。当然,除了方言这种浓重的特点,大量的西安美食镜头,吊足了大家的观赏欲望。此外,这部戏还展现了空间形象,西安的大雁塔、钟楼、鼓楼、街道还有特有的城中村的特点,还有对秦腔这种古老艺术的表现。这部戏把这些元素都集合在一起,对电视剧的整体表现起到重要作用。
华商报:您觉得这部作品展示出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吗?
张阿利:电视剧《装台》的成功首先得益于陈彦原著的精神内核,原著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对现实社会的表现,尤其小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对生存的渴望、对困难的抗争,电视剧里有非常好的体现。
《装台》将陕派电视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华商报:为什么《装台》引发了全国的关注?
张阿利:这部作品在整个的剧情结构方面,不像某些电视剧,编剧或导演人为设计的痕迹很重,而是按照生活的逻辑、人物情绪的反应,真实性特别鲜明。它的影像语言跟这种真实的情节和真实的人物状态形成一种呼应,因此这种镜头语言也显得非常自然和流畅。
电视剧的改编有特殊的复杂性,我们现在看到的《装台》和刚出来那一版的差别已经非常大,在不断的修改完善过程中,它的亮点不断突出。陈彦的作品剧情性相对集中,给电视剧的改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而且特别接地气,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
华商报:您是否认为这部作品给陕西带来更好的机会?会掀起陕西热,对陕西文学、影视、旅游有进一步的延伸影响?
张阿利:我想这是肯定的。随着电视剧热播,随着它的话题效应,都是对陕西文旅形象的一个整体推荐,尤其是对当下西安形象、市民生活的状态进行了充分展示。我们注意到,不论是夜景还是美食,镜头里的西安都很美,表现了当下我们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因此对陕西的文化旅游会有非常好的促进。
同时,我们要讲一个陕派电视剧的概念,是利用陕西元素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出具有陕西味道,能够体现出陕西风格的作品。《装台》这次将陕派电视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希望其他的、以后的电视剧能够从这部作品中汲取经验,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代表了影视陕军的一次大整合,包括西安、北京等多家影视公司的互相合作,多位演员的互动,还有张嘉益、闫妮等众多演员对家乡的这种回馈。
此外,《装台》的热播跟《大秦赋》的热播也形成一种呼应,使得影视陕军成为新亮点。希望我们利用好这次机会,做好电视剧后产业链开发等方面的延伸,在影视品牌的打造、影视基地的建设方面、影视名人的资源等方面进行挖掘,把所有的优势资源转化为陕西影视产业、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作家出版社副编审、《装台》责任编辑李亚梓:小说给电视剧改编提供了扎实的文学根基李亚梓,作家出版社副编审,《装台》责任编辑。
《装台》小说在推出之时就掀起一股阅读热潮,2015年首次出版,出版后业内外反响相当好,被评为“2015中国好书”,后来又获得了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赢得诸多名家赞誉。我们辗转采访到作家出版社著名编辑李亚梓,她不仅是《装台》的责任编辑,陈彦的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主角》也经由她编审而出。
华商报:电视剧《装台》这么火,您觉得它是否体现了原著的精神内核?
李亚梓:从电视剧开播我一直在追,感觉电视剧还是比较能体现原著《装台》的精神内核的,刁顺子及他带领的装台团队,虽然身处底层,但他们善良淳朴、踏实肯干、诚实守信,装台人虽然卑微,但他们有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虽然生活千疮百孔,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芒,给人温暖与光亮。
华商报:幽默感十足的陕普、秦腔,西安特有的风味美食,以及陕西人的朴实憨直……原著中这方面的表现是否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升华?
李亚梓:幽默感十足的陕西方言是电视剧和小说共同的特色。在小说中,陈彦对陕西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也成为一大特色。我认为其作品优秀的现实主义品质、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对生活的深度开掘以及对中华美学、中国风格的承续等还是需要对原著的细读才能有更为深刻的领会。
华商报:这部作品现在这样火,是否出乎您的预料?
李亚梓:《装台》是一部非常优秀、厚重的长篇小说,给电视剧的改编提供了扎实的文学根基。目前看电视剧基本遵从了小说的语言风格和故事结构,使原著的文学品格得到体现,可以说电视剧的改编是成功的。
华商报:在与陈彦老师的沟通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瞬间?
李亚梓:《装台》的首次出版是在2015年,出版后业内外反响相当好。也是因为有了《装台》,他的下一部作品又很快被催生出来,就是2019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一直以来陈老师跟我们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前不久他又把他的长篇新作《喜剧》交给了我,读后让我兴奋不已,又一本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将很快将会与大家见面,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名家短评陈彦是戏剧家,戏剧家笔下就是戏多。本书写了一个陌生行当里的一群人,写得九曲回肠!这部小说难得之处在于“说话”,说的都是明白话、心里话、有劲的话。说出了一个西京古城,也说出了世道人心。 ——刘震云
本书中曲尽世情悲欢。陈彦写古往今来莫之能御无从逃遁的生命之重,从我们习焉不察的生活世界中发现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物形象,既有人间的热闹,又有广大的冷清。 ——阿来
很少有一本书会像本书这样,我拿起来,竟心甘情愿地走下去了,它的语调完全是讲述的、口语的,带着明确的地方口音——那是在西安或小说里的西京锤炼出来的语调,是锋利入微,是光棍眼里不揉沙子,是老戏骨评说人生的戏,是雅俗不拘、跌宕自喜。在那喧闹的生活里,在那些浑身汗臭的男人和女人身边,和他们一起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而我竟不想放下、不想离开。本书或许是在广博和深入的当下,回应着那个古典小说传统中的至高主题:色与空——戏与人生、幻觉与实相、心与物、欲望与良知、美貌和白骨、强与弱、爱与为爱所役、成功和失败、责任与义务、万千牵绊与一意孤行……此处是盛大人间,有人沉沦,有人修行。 ——李敬泽
《装台》,朴朴素素,鲜活灵动,讲的全是寻常百姓的忧乐,拿起来竟放不下。《装台》打开了一个我们也许闻所未闻的世界——装台人的世界。我们只知道戏好看,却不知这台上台下、戏里戏外,还有许多我们完全没注意过的严酷生存。 ——雷达
如果说201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西京故事》,标志着戏剧家陈彦向小说家陈彦成功转型的话,那么,《装台》就不仅把陈彦提升到了当代实力派小说家的前锋行列,而且突出地显示了他在文学写作中长于为小人物描形造影的独特追求。 ——白烨 华商报记者 王宝红 刘慧
来源:华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