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不杀韩信,不是因为刘邦道德有多崇高,而是因为单纯的政治利益。韩信是他第一个主动拿下的异姓王,韩信的下场有示范效应。刘邦在给雍齿封侯时就懂得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他如果杀了韩信,其他异姓王就该寝食难安了。所以刘邦不仅不会杀韩信,还要高官厚禄把他养着,这样才能让彭越、英布等人横不下心造反。

刘邦杀掉韩信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刘邦道德崇高)(1)

此外,韩信如果不再坚持分封、重新归降汉庭的话,刘邦手里就多了一把核武器,削藩的速度会大大加快。韩信在长安呆了五年,刘邦时常邀他入宫闲谈,去宴会总是带他一块,未尝不是在拉拢韩信。从上面两方面来说,刘邦都不会杀韩信,刘邦是极其理智的政治动物。

刘邦杀掉韩信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刘邦道德崇高)(2)

其次,韩信为什么一开始不反?也是跟刘邦的关于多多益善的对话,刘邦说你韩信带兵比我厉害,为什么还会被我统帅,韩信说大王你擅长统帅将,我韩信擅长带兵。从这话分析韩信可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适合当王,当然也只是假设。 韩信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年给韩信饭吃的漂母也得到了韩信的回报。 所以这里我推测韩信可能是看在萧何的面子上,一开始没有造反。当时韩信一直不受重用,是萧何把韩信追回来,才让韩信有了今天的地位。

刘邦杀掉韩信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刘邦道德崇高)(3)

包括最后也是萧何一封信把韩信骗到吕后那里被杀的。说明韩信非常信任萧何,对萧何非常的感激。所以综合以上分析来说,韩信应该是一个自负、能够隐忍、知恩图报的这么一个人。而绝对不是所谓的懦弱的怂人。再者,说穿了韩信只有汉军的指挥权,不具备所有权,没有一丝造反的法子。

刘邦杀掉韩信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刘邦道德崇高)(4)

他的部下全是沛县集团,能用也就是李左车,他再逆天一旦造反也是年羹尧的下场。曹参没有他那么逆天的指挥艺术,但是当岳钟琪的本事还是有的。刘邦和张良、陈平的反应,难道韩信的使者看不到?使者不会告诉韩信?韩信从使者的言语中会不知道刘邦对他不满意?既然这样韩信为什么还要乖乖出兵,因为在造反没有希望的前提下,不能玩得太过分了,还是要好好表现一下,化解老板的不开心。

刘邦杀掉韩信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刘邦道德崇高)(5)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这个人虽然势利,但是他对时势的观察很老辣。更重要的是,以上的“破齐之计”和“三足鼎立”都是他的计策。这两条计策明显就是“连环计”,前者为后者打基础,只不过韩信只取其一不取其二。两人在破齐之计上达成一致或许是因为韩信需要筹码来要挟刘邦封自己为王,并没有料到自立门户。谋士不会害主人,或许可以认为,当时选择拥兵自立是韩信最好的下场。这么说来,蒯通才是洞察一切的老狐狸,韩信被他牵着鼻子走,细思极恐。至于韩信敢不敢反,能不能反,韩信偷袭齐国就可以看出他还是有很大的主动性,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薛定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