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一代战神,兵仙。国士无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五年助刘邦夺取天下。

但是,韩信至少有六次惹刘邦不高兴或者让刘邦忌惮他。我们来看看《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录的这六次:

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灭秦,但是实力最为雄厚的项羽入关后,才成为真正的“老大”。项羽分封了18路反秦将领,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封刘邦为“汉王”,封张耳为“常山王”等,共封王共18个。其中张耳“常山王”分封在赵地北部(今河北邢台),与“楚王”项羽、汉王“刘邦”等王在同一个级别。

公元前205年,“常山王”张耳与他的好友陈馀(yú)关系破裂,张耳被陈馀(yú)打败赶走。无处可去的张耳投靠了汉王刘邦。

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韩信与张耳统兵数万东出井陉(Jing xing)攻打赵国。韩信使万人过河列营,背水一阵,汉军将士无路可退,皆作殊死作战,勇猛异常,打败了赵国。

“(信)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此时,韩信与张耳关系也很好,请求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刘邦无奈之下同意,封张耳为“赵王”。

韩信触犯了忌讳,这时候立了大功,该由主子刘邦论功行赏,却主动为张耳请封赵王,让刘邦骑虎难下,拒绝也不好,只好顺水推舟,同意了韩信的请求。

此时,刘邦对韩信非常不满。但是,还要依靠韩信,先忍者吧。

没过多久,某一天一大早,刘邦直接闯入张耳、韩信的大营,张耳、韩信还没有起床,刘邦径直进入其卧室,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兵符,召集诸将,调动了诸将的位置, 张耳、韩信大惊失色。汉王夺了两人的军队,命令张耳备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进攻齐国。

刘邦真正用韩信的原因(刘邦有几次对韩信不满)(1)

刘邦闯入大营,夺取了张耳、韩信的兵符


郦食其(lì yì jī),刘邦的谋士,著名的说客。有勇有谋,为刘邦出谋划策,游说四方,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计划从两方面进行灭齐。第一方面,让郦食其(lì yì jī)劝降齐王,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方面,派韩信攻打齐国,以武力进行征服。

郦食其(lì yì jī)劝降非常成功,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取得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而韩信听说后,心中很不服气,不仅没有停止进攻,反而继续攻打这些城池。

“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烹之。”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乘机突袭齐国军队,很快就打到齐国国都临菑(lín zī)。齐王以为郦食其(lì yì jī)在欺骗自己,但是郦食其(lì yì jī)也很无奈,没想到已与齐王谈好齐国要投降了,而韩信还继续攻打齐国。愤怒的齐王便烹杀了郦食其(lì yì jī),带兵向东逃跑而去。

最终,韩信靠武力战胜了齐国,杀掉了齐王,但是刘邦也失去了重要的谋臣郦食其(lì yì jī)。

后来,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分封功臣时,非常想念郦食其(lì yì jī),破例封其子郦疥(lì jiè)为高梁侯,也算是补偿了郦食其(lì yì jī)吧。

这件事,韩信做的很不厚道,为一己之功,嫉妒谋臣,不顾全大局,反而害死了郦食其(lì yì jī)。

此时,刘邦对韩信很不满,但是,谋臣已死,韩信又攻下了齐国,已无可奈何,选择原谅吧。

刘邦真正用韩信的原因(刘邦有几次对韩信不满)(2)

郦食其(lì yì jī):刘邦谋士,惨遭齐王烹杀


公元前203年,韩信平定齐国之后,派人向汉王上书,齐国与楚国交界,自己愿意暂时代理齐国,请汉王封自己为“假齐王”。

“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汉王刘邦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荥阳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暗中用脚尖戳了下刘邦,提醒刘邦。刘邦立即领会,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假齐王呢?” 于是刘邦派遣张良前往齐地,代他封韩信为“齐王”,并命令韩信攻打楚军。

此时,刘邦已经大怒,如果韩信在他跟前,可能一气之下砍了韩信。但是,天下未定,楚王项羽才是最大的敌人,这时还需要韩信。不得已,继续忍吧。

刘邦真正用韩信的原因(刘邦有几次对韩信不满)(3)

刘邦在张良、陈平蹑足提醒之下:封韩信为齐王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解围了固陵,然后会师于垓下,打败了项羽。灭掉项羽后,刘邦突然袭击夺取了齐王韩信的军权。同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

刘邦此举,一是让韩信远离了自己的地盘齐国;二是震慑韩信,随时可以夺取他的兵权和他的封国。

此时,刘邦真的想除去韩信,但担心杀功臣会引起群臣不满,故先夺取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继续忍忍吧。

刘邦真正用韩信的原因(刘邦有几次对韩信不满)(4)

刘邦夺取齐王韩信军权,改封韩信为楚王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项羽的逃亡将领钟离眛(mèi)因与韩信关系很好,就到韩信的封地楚国投奔了韩信。刘邦听说后,非常气愤,就下令楚王韩信逮捕钟离眛。韩信告诉了钟离眛,于是钟离眛自刎而死。

刘邦对韩信还是不放心,于是在陈平的计谋之下,假装游云梦泽,因云梦泽在楚国的边境,所以韩信在郊外出来迎接刘邦,韩信没有防备,刘邦命令武士围困逮捕韩信。刘邦立即将韩信押往京城。

回到京城后,毕竟没有韩信谋反的证据,但是韩信还是被贬为了“淮阴侯”。从此韩信远离了原有封地楚国,留在了京城。韩信在刘邦眼皮子底下掀不起大浪来。

刘邦真正用韩信的原因(刘邦有几次对韩信不满)(5)

项羽旧将钟离眛:在韩信封地自刎而死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政。

一天,高祖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刘邦问韩信:“你呢?” 韩信回答到:“我是越多越好。” 于是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可见韩信是多么的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在皇帝面前说话如此,在其他人面前更不用说了。虽说韩信确实有高傲的资本,但是为臣之道,韩信却不能理解。

刘邦是真的想除去韩信,但是又怕杀功臣,寒了臣子的心。于是,随他去吧。

后来,在刘邦外出讨伐反贼陈豨(xī)之际, 吕后让萧何骗韩信入宫,然后命人斩杀了韩信。于是,一代战神自此陨落。死于妇人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刘邦真正用韩信的原因(刘邦有几次对韩信不满)(6)

韩信与高祖刘邦阔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如果大家对韩信与刘邦的关系有更多的评论,请关注我,给我留言,我们进行讨论。谢谢!

(完)

------------

(声明:本文部分典故参考《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