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死异国的冯弘

冯弘与大部分十六国君主略有不同的是,即位的当年他没有急匆匆地更改年号,直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才把年号改为“太兴元年”,并大赦天下。冯弘大概没有想到,他这个“大燕天王”可实在不好当。

太兴元年(公元431年),冯弘立夫人慕容氏为王后,一年之后,又立慕容王后的儿子冯王仁为太子。这本来应该没有什么,可是却激化了大燕王国的内部矛盾。原来,冯弘的原配夫人即嫡妻姓王,生下儿子冯崇,在诸兄弟中年纪最大。照理说,冯崇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应该是王国继承人的首选对象。可是,由于冯弘宠爱慕容氏,第一年立她当王后,而排斥了最有资格当王后的嫡妻王氏;第二年立太子,嫡长子冯崇又受排斥,只被封为长乐公,而且被派往肥如(今河北卢龙县北)镇守,不得不离开了京城。冯崇还有两个同母弟弟,一个是广平公冯朗,一个是乐陵公冯邈,他们互相商量着说:“如今无论智者愚者都知道,大燕国快要灭亡了,而父王又听信慕容氏的谗言,咱们兄弟随时都会被害死,怎能再留在这儿!”——或许,他们对父亲残忍地杀死这么多堂兄堂弟也颇不满甚至感到寒心吧,于是一起逃往辽西(今河北迁安),然后劝说冯崇投降北魏。

燕帝江山令 乱世皇帝劫北燕三主㈤(1)

冯弘(?~438年)

冯崇欣然同意,恰巧北魏也派人来招降冯崇,于是兄弟三人全都率部投降了北魏。内部既不安宁,外部更是糟糕:冯崇兄弟投降之前几个月,北魏发兵大举来攻,北燕石城(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李崇等十个郡投降了北魏——这么多将领没作多少抵抗就降敌,估计也与冯弘的滥杀有关——人心不服、人人寒心哪。魏军乘势长驱直入,甚至包围了燕都龙城,撤退时还把燕国营丘(今辽宁朝阳市东)、辽东(今辽宁辽阳)等六郡百姓3万余家强迫徙往幽州(今北京西南)。从那以后,北魏连年进攻,北燕丧师失地,窘迫异常。起初有大臣建议冯弘把女儿献给魏帝,请求当北魏的附庸国,冯弘还不乐意。后来又遭到魏军进攻,冯弘在请求讲和遭到拒绝后,只得向魏国称藩请罪,并呈献最小的女儿以充实魏帝之后宫,魏帝拓跋焘才勉强同意,可是又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你们的太子冯王仁必须到魏都平城朝见咱大魏皇帝。

燕帝江山令 乱世皇帝劫北燕三主㈤(2)

冯弘口头上答应了,可是如何舍得让宝贝儿子到敌国去充当人质呢?只得采取拖延之术,并杀掉了劝他赶快把儿子送往魏国的大臣刘滋。拓跋焘认为他没有诚意,又派军队来进攻。走投无路的冯弘一边派使者去建康,向刘宋王朝称臣纳贡,希望得到宋廷的援助;一边向魏国解释说:太子冯王仁有病,因此没有及时把他送过去。拓跋焘可不是好糊弄的,连续不断地发兵猛攻;南边的宋文帝刘义隆呢,虽然接受冯弘投降,并封他为“燕王”,最关键的援兵却迟迟不见踪影。眼看着情势危急,人心惶惶,冯弘仍然不愿送出爱子,无奈之中,决定投奔高丽王国,并请求高丽国王高琏派军队前来迎接。于是太兴六年(公元436年),在北魏军队杀到龙城的同时,高丽军队也开到了龙城。冯弘把高丽军放入城中,高丽军乘机做了三件事:一是“大掠城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夺得了不少财物;二是“取武库甲以给其众,城内美女皆句丽(高丽又称高句丽、句丽)军人所掠”,即既用北燕的武库重新装备了自己,又夺得了不少美女——只不知是否也包括大燕天王的嫔妃宫女;三是也完成了本职工作,于五月初掩护着冯弘及大批燕国官民撤到了高丽王国。当然,这也与北魏主将古弼喝得酩酊大醉,糊里糊涂地阻止部下追击有关。为了不把宫殿留给魏人,冯弘离开龙城前还恨恨地放了一把火,这把火一直烧了十天十夜还没熄灭,随着宫殿被焚,立国29年的北燕王国也宣告灭亡。在位不足6年的末代君主冯弘则流亡到了高丽王国。

应该说,高丽国王高琏起初对冯弘还是满不错的。当拓跋焘派出使者并命令高琏交出冯弘时,高琏恭敬地答道:“请让冯弘与我一起遵奉王化吧。”意思自然很明显:让冯弘留在高丽像我一样向您称臣,可以;要我把他交给您任意处置,没门!拓跋焘大怒,准备调集兵马,大举进攻高丽。关键倒不在于能否杀掉一个亡国之君冯弘,而是堂堂大魏皇帝的权威、堂堂大魏皇帝的尊严受到一个小小高丽国王的挑战,是可忍,孰不可忍!幸亏拓跋焘的一个大臣恳切劝他再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拓跋焘毕竟是个颇有头脑的一代雄主,冷静地权衡了利弊后,才暂且咽下了这口恶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