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做了手术后有什么要注意吗(心脏病患者手术前要知道这些)(1)

总原则:

不停药:β受体阻滞药、中枢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可乐定)、硝酸甘油或钙通道阻滞药

手术当天停用:ACEI和ARB类抗高血压药

停药一周以上:利血平或利血平复方制剂

&1洋地黄类药

用途: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或房扑等,以改善心功能不全和控制心室率,目前多用地高辛。

注意事项:

逾量会引起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

术前应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以便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调整药量。

低钾血症会加重洋地黄类药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要注意血钾水平,尤其是急性低钾血症影响更大。

处理原则:

术前1天或手术当天停止服用地高辛,术中、术后按具体情况经静脉用药。

如服用地高辛的目的是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则手术当天仍旧服用。

&2利尿药

用途:

常用噻嗪类利尿药治疗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纠正体液过度负荷。

注意事项:

低钾血症,应重视术前补钾并维持血钾在3.5mmol/L以上。

血容量不足,利尿会使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造成麻醉期间低血压,因此应适当纠正容量。

保钾利尿剂纠正低钾血症,优于补充钾盐。

螺内酯优于其他的保钾利尿剂。

小剂量螺内酯(25mg/d)与ACEI以及袢利尿剂合用,可作为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术前准备。

处理原则:

利尿剂可持续服用至手术当日,原因是长期使用利尿剂后其主要作用是扩张小动脉,突然停用利尿剂会影响术中尿量的监测和评估。

&3 β受体阻滞药

用途:

①抗高血压作用;

②抗心肌缺血作用;但通常认为β受体阻滞药对变异性心绞痛无效甚至有害,钙拮抗剂是变异性心绞痛的标准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③阻断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释放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产生,亦即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也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④改善心脏功能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⑤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治疗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速(焦虑、MI后、HF、甲状腺功能亢进)、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扑、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心力衰竭、心肌病及心肌缺血相关);

副作用主要有:

①平滑肌痉挛(导致支气管痉挛和肢体厥冷);

②过度的心脏抑制作用(导致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过度负性肌力作用);

③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失眠、抑郁)。

绝对禁忌证有:

①严重心动过缓、高度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左心室衰竭;

②严重哮喘或支气管痉挛。若忽视这条规则,可能产生致命后果

③严重抑郁;

④坏疽、皮肤坏死、严重或恶化的间歇跛行、休息痛等外周血管疾病、雷诺现象。

处理原则:

可持续服用至手术当日。

&4 钙通道阻滞药

用途:

主要用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动过速等。

注意事项:

地尔硫草具有降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的作用

维拉帕米可减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但是对心肌缺血的发生无保护作用。不主张与β受体阻滞药联合应用。尤其是存在传导异常或左心室功能受损者。

硝苯地平可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但要注意其降压作用会被β受体阻滞药加强而造成不良结果。

&5他汀类药物

用途: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炎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对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具有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处理原则:

对于常规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他汀类药物应继续应用

对于行血管手术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心脏疾病均可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

对于具有1项以上心脏危险因素的患者行中危手术时也可考虑服用。

参考资料

现代麻醉学,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