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庸一生仿佛成为了一种常态,但还有一小部分人的人生以平凡作为开端,以璀璨落幕,其中有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则是香港富豪、著名的“领带大王”——曾宪梓。

曾宪梓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是香港金利来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赫赫有名的爱国慈善家。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1)

他曾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紫荆勋章”、“中华慈善奖”,被誉为“领带大王”,曾宪梓的一生十分坎坷,但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他存在过的价值。

曾宪梓从小生活的就十分艰苦,在他4岁的时候,远在泰国做生意的父亲因为疾病去世,他和哥哥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为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母亲没有选择另嫁他人,咬紧牙关,日以继夜地干活赚钱,即使是在最贫穷的时候,母亲也依然为他们两兄弟求得了一个能够上学读书的机会。

曾宪梓的母亲是一个十分坚强的女人,为了生计,即使被别人轻视也从未放弃过努力,仍然为了生活和孩子不断奋斗着。

他的母亲曾为了赚钱,去帮别人挑盐,经常一去干活就很久都回不了家,只剩曾宪梓和哥哥两个人。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2)

对于年龄尚小的曾宪梓来说,母亲无疑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母亲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这种坚韧的品格成为了曾宪梓学习的榜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哥哥选择跟着叔父一家去了泰国经营商铺,母亲也因为常年劳累不堪落下疾病,此时的家庭状况十分糟糕,甚至已经不允许曾宪梓再继续读书,于是曾宪梓便开始照顾母亲,整日下田干活,不仅跟着别人学会了编织竹筐,捉虾逮鱼也样样在行。

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之后,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一心求学的曾宪梓终于迎来了一个读书的大好机会。

曾宪梓没有让母亲失望,在学校刻苦努力地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靠着国家每月三块的助学资金曾宪梓从梅县的东山中学开始了他的漫漫求学之路。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3)

在求学的道路上,曾宪梓也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组成了家庭,妻子黄丽群是曾宪梓的初中同桌,在他考入了东山中学之后,却不幸得知黄丽群得了肺病,为了让女友放心,曾宪梓连夜从学校徒步跑到黄家求婚,高考前两人拜堂成亲。

报考大学时,心高气傲的他原本只填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两所名校,结果不尽人意,在经过了第二年重考之后才顺利进入了中山大学。

1961年,曾宪梓从中山大学的生物系毕业。

原本他可以在毕业后留在广州农业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做一名科员,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可是命运却再次同他开了一个玩笑。

两年后,远在泰国的大哥告诉他父亲死之前曾留下了2000银元,还有两间商铺,要求曾宪梓前往泰国跟他一起与叔父争夺遗产。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4)

最后遗产自然是没有落到他们手中,不仅如此,他和哥哥也被泰国的族中元老狠狠训斥了一番。

后面的一段日子里,曾宪梓和母亲妻儿只能选择一起居住在大哥的家里,可最令人寒心的不是当下灰暗的处境,而是哥哥的绝情。

时间久了兄弟之间难免出现矛盾,虽然他们一家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哥嫂,可最终大哥大嫂却因他们白吃白住,将他们直接驱赶出了家门。

在此等窘迫的情形之下,曾宪梓只好带着妻儿搬到了泰国曼谷的贫民窟居住,他卖掉了自己身上所有能卖的东西,借了一台缝纫机以做领带为生,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

1968年,曾宪梓终于找到了机会带着母亲、妻儿离开泰国,重新回到香港这片土地。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5)

当时的香港服装业比较发达,大家都喜欢购买西装,这种流行趋势几乎渗入到了每家每户。借着曾经做领带的经验,曾宪梓发现了新的商机。

他发现作为西装配饰的领带产业在香港还十分薄弱,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很少有专厂生产,于是他便决定自己创业,生产领带。

曾宪梓很快便把想法付诸了行动,在这个关键时刻,当初和他竞争父亲遗产的叔父也因为愧疚,在曾宪梓回港之际,资助他一万港币帮助他开启创业之路,这个侵吞了父亲遗产的叔父,在曾宪梓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迈出了那最艰难一步。

这也让我们明白了:凡事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曾宪梓在争夺遗产时,对于叔父的宽容,换来的却是自己绝处逢生的希望之光。

凭借着自己手中微薄的创业资金,曾宪梓开始潜心研究香港的市场,不断进行调研,他们一家人省吃俭用,办起了家庭工坊,全家人都投入到了创业的水深火热之中。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6)

万事开头难,在工厂创办伊始,情况并不是非常如意,因为没有名气,曾宪梓曾在香港的大街上、餐馆内一遍遍走过,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领带,在烈日炎炎之下,曾宪梓日复一日地到处奔波,甚至有好多次都被店家辱骂并轰了出去。

虽然情况十分糟糕,但曾宪梓没有抱怨,而是诚诚恳恳地向店家老板赔礼道歉,多次之后,老板也慢慢为之动容,两人不仅成为了朋友,更是会帮忙推销他的领带,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这些萍水相逢人给了曾宪梓很多的帮助。

在刚开始推销领带时有不少人指出他的领带质量不好、做工差等问题,曾宪梓也不会生气,而是虚心请教问题所在,并默默记在自己的心里。

时间久了,领带生意也慢慢好转,但曾宪梓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转头开始将手伸向国外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7)

他觉得国外的领带市场相较于香港来说更为成熟,他便花钱购入欧美品牌的领带,对其用料、颜色图案、剪裁、缝合等一遍遍深入钻研,将其和自己的领带做对比并不断提升自己领带的质量。

在创业的过程中,曾宪梓十分节俭,为了养家糊口他一天必须卖掉5打领带才足以维持生计,他经常为了推销领带连一顿饭也舍不得吃,每日的销售目标没有完成他也绝不会回家,也是这份决心为他的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是香港本地货的原因曾宪梓曾被很多家百货公司以“不是名牌不能赚钱”的理由拒之门外,可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创办属于自己品牌的决心。

创业公司一开始的名字叫做“金狮”,可在当时赌风盛行的香港,这个名字却带有一些不好的含义。苦思冥想之下,他决定将公司名改为“金利来”。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8)

1970那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

成立公司之后,曾宪梓毅然决然不顾众人质疑的眼光做了一个决定——投广告。他将大量资金都投入到广告之中,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品牌为众人所知,也就是这个决定成为了他创业路上的重大转折点。

他曾经用3000港币在父亲节那天投了广告,并亲自撰写了广告语:向父亲致意,金利来领带。

广告投放的反响十分不错,订单纷涌而至,就连工人的规模也不得不增加几倍,而真正让“金利来”为众人所知的是1971年。

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杯上取得胜利,回国途经香港,应邀在港举行乒乓球赛时,香港电视转播节目的制片人找到曾宪梓问他愿不愿意投广告,而这次需要花费的价钱比以往都要多得多,共需要30000港币。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9)

听闻这个数字的时候,曾宪梓整个人都愣住了,可他还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决定放手一搏,最后承包了比赛中的专题广告,还请来当时著名男歌星来做金利来产品的介绍。

后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口号在香港广为流传,被世人所知。

曾宪梓的这个决定成功地打响了自己品牌的名声,后来的日子里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工厂规模、招聘工人、日以继夜地生产领带,几乎供不应求。

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坚韧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力,独到的投资眼光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曾宪梓则是一位成功创业者典型代表,金利来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每一个决定。

1974年,香港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无数企业陷入困境,曾宪梓借着这个机会不断改进领带质量,并适量提高了售卖价格,成为了香港高端品牌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10)

在发展香港市场的同时他也努力地扩大国外市场,不断寻求新的机会。他前往泰国、新加坡等地亲自进行考察,不断找寻新的合作伙伴。

曾宪梓在国外创办了许多分公司,生产金利来领带,还花了重金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隆重地推出广告宣传,成功地开辟了马来西亚、泰国、台湾、澳门、文莱、澳大利亚等地的市场。

在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之后,曾宪梓仍然没有忘记曾经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从上世纪的70年代末开始为国家的教育、航天、科技以及公益等领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累计捐款金额更是超过了12亿港元。

他还为自己的母校——东山中学捐赠了许多教育设备以及教学楼;1992年,曾宪梓捐资1亿港元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2008年捐资1亿港元成立“曾宪梓体育基金”。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11)

曾宪梓所做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9年9月20日,85岁香港富豪曾宪梓于家乡梅州病逝,并选择将自己的财产共25亿全部捐给了国家,没有留给自己的儿子。

“终生回报祖国,到死方休。这是我年轻时的梦想,也是我一生的抱负。”

曾宪梓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和决心,就连生命的最后也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我们敬重的慈善家。

金利来老板曾宪梓的儿子(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12)

曾宪梓用他传奇的一生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乐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