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烟》、合唱《永恒的中国》、舞蹈《逆行者》、表演唱《浪漫是个茶叶蛋》、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群舞《擂鼓声声迎归帆》、女声小组唱《岭南雨巷》……一场“群星”荟萃,精选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第十九届群星奖入围及获奖作品的群文盛宴在深圳罗湖举办。

5月2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文化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协办,深圳市文化馆、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执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活动深圳专场在罗湖区深圳戏院上演,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高水准的公共文化盛宴。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二级巡视员龙晓华,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王惠,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三级调研员杨扬,深圳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杰,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文化处处长聂昌友,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詹辉,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薛江,罗湖区人大教科文卫和侨务工委主任葛微等领导,以及来自深圳、广州、上海、湖北等各地的群众文艺专家出席了活动。

三地优秀群文工作者联袂献艺(群文盛宴群星奖)(1)

“群星”荟萃耀湾区

本次活动精选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第十九届群星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和巡演地市的优秀群文作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珠海、深圳开展示范性巡演,同期举办公益讲座和培训等惠民活动,以此推动优秀作品进基层,充分展现近年来全国和广东省群众文艺发展新成果,普及群众文艺知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5月28日深圳专场,各地演员通过声乐、舞蹈、曲艺、器乐、小品等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精湛的演绎。

深圳罗湖原创作品《烟》以参与方舱医院建设一对父子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创作,通过对父子俩关于安全防疫、深港一家亲的故事进行诠释演绎,充分展现内地同胞与香港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及普通市民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圳作品合唱《永恒的中国》是一部为铭记历史,谨记当今幸福来之不易的作品,由诗人戴望舒与当代作曲家夏炎彬创作。由深圳罗湖区演出的广场舞《幸福客家》体现了新时代的客家女性积极阳光,幸福安康的生活景象。

三地优秀群文工作者联袂献艺(群文盛宴群星奖)(2)

茂名市带来的舞蹈《逆行者》中,演员们用轻盈而无言的肢体语言,将无私奉献的抗疫逆行者坚毅勇敢的高大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来自中山市的原创音乐作品《浪漫是个茶叶蛋》用歌声传递了一线工人勤劳而乐观的精神,唱响了广东人民不懈奋斗的幸福心声。东莞市的女声小组唱《岭南雨巷》那悠长的曲调、柔婉的声线让人仿佛徜徉于清幽旖旎的岭南烟雨中,意蕴悠长、回味无穷。广州市的作品广东南音新唱《同心结》由粤港澳三地演员联合演绎,以大湾区特有的曲艺形式——广东南音,融合粤语的艺术魅力,表达了人民对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憧憬与期盼。

三地优秀群文工作者联袂献艺(群文盛宴群星奖)(3)

来自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群文佳作同样大放异彩,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则用清新悦耳的旋律令人沉浸于上海这座充满江南风韵而兼具时尚浪漫的城市;群舞《擂鼓声声迎归帆》则是根据洞头非遗“脚擂鼓”改编创作,舞台上海边女子舞动身姿,心怀期盼,舞蹈融合民俗,展现温州地域特色;表演唱《阳台的花儿开了》温暖隽永的歌声在“阳台”这一寻常又特殊的场景演绎了疫情期间隔离不隔爱的真情实感,通过“以小见大”手法令观众感动万分。

讲座培训惠百姓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团队及文艺爱好者的群文创作能力和水平,活动巡演期间还特别邀请广东省合唱类及广场舞编创专家开展公益讲座和培训,为广州、珠海、深圳的基层合唱骨干、广场舞团队以及编创人员进行辅导培训。

三地优秀群文工作者联袂献艺(群文盛宴群星奖)(4)

深圳市合唱协会主席、一级指挥陈光辉以《合唱艺术的标准》为题进行授课,从合唱的艺术特点、要求出发,对合唱标准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合唱指挥家、广东省文化馆研究馆员李振华以《群众合唱团声音训练及情感表达》为题进行专题授课,运用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致,使学员深刻了解群众合唱团如何使用有别于专业队伍的训练方法去实现情感自然释放。此次合唱培训更是邀请示范团队进行现场演示,通过生动立体的授课方式让大家切实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培训成效。

此外,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特聘“群文编舞家”王德辉、吴群莲则为广大学员作题为《广场舞创作与创新》的授课,以互动、交流、切磋的独特方式,结合珍贵的创编经验,传达新时代对广场舞作品创作的思路和要求,同时分享新时代广场舞在题材和立意选取、编排表演、普及推广等学员较为关注的多项内容。

三地优秀群文工作者联袂献艺(群文盛宴群星奖)(5)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广东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又一次生动实践。5月28日,巡演队伍继广州、珠海演出后走进深圳市罗湖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近年来,罗湖区积极汇聚澎湃的文化力量,以文化人、以文化城,塑造城市时代精神,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高度重视文艺人才培养,吸引一批名家“大咖”集聚,原创作品屡获大奖。近年来累计创作歌曲、舞蹈、戏剧、美术等各类文艺作品千余部,多部获重大奖项,如戏剧小品《烟》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戏剧《军哥剧说》获评全市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评书《为民服务》获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等。

【撰文】祁觊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