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一、字体

1. “字体有一定的规范与标准,有约定俗成的写法。如:楷书、草书,都属于字体。”

而本文所用的即是今日头条的默认字体。

【依据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第三讲(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字体的演变),应属于“楷书”字体。】

字体与大字体(字体与书体)(1)

来源于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第一集 中

汉字字体的演变” 参考【合集#汉字】中上一篇 汉字字体的演变 ,而再之前的《 汉字书体的演变 》,则是把 “字体” 和 “书体” 的概念混淆了。

2. 汉字五体:书、书、书(真书)、书、书。

字体与大字体(字体与书体)(2)

二、书体

1. “书体是书写者在书写字体时所形成的某一家风格,如:颜体、王字。”

例:以 的演变为例,行书“字体” 列举了王羲之和颜真卿两种“书体”。同时列举了颜真卿的楷书以及王羲之的草书。

字体与大字体(字体与书体)(3)

2. 书体丰富

“自汉末魏晋以来,文字的书写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便形成了书体,书写者有自己的风格。诸如:锺繇、二王父子,唐代更是出现了虞、欧、褚、颜、柳等多家风格各异的书体。书法史便是由各时期具有风格的代表书法家及作品形成的。”

字体与大字体(字体与书体)(4)

三、字体与书体

例如 【合集#中国书法史】

【导读】《​【合集】中国书法史​ 》

先来看一下书籍《中国书法史》的目录

字体与大字体(字体与书体)(5)

​全书以“魏晋南北朝”为界分为两种写作思路,除去“完成汉字书体(个人觉得此处应是“字体”)演变”的“魏晋”,之前以书法作品(以字体为主)、之后以书家及作品(即书体)为依据展开介绍中国书法史。

按照上面关于汉字“字体”(约定写法)以及“书体”(书家风格)的定义,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字体(篆隶楷行草)确认之后可以说是书体(虞欧褚颜柳……)的变化,但完成演变的魏晋之前,尤其是秦代 “书同文”之前,是字体还是书体的演变,则存在逻辑上的困难。

“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甚至有百数十种者。”

字体与大字体(字体与书体)(6)

上图方框内的“中”仅是先秦文字的部分实例,划分为“篆”。参考【以观书法(APP)】

对于先秦文字,字体和书体都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区分两者似乎意义不大,因之相互交融,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秦的“书同文”,相当于外力统一内在多样的文字,确立了“秦小篆”的“字体”地位,如政治上的统一中国,影响深远。

​之后,汉代大盛的“隶书”,魏晋完成演变的真行草,即是当时确定的字体,虽然经历了相当的时间,而其中由篆而隶的“隶变”对于汉字由古而今意义重大。

以历史的事实,汉字五体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但已成的习惯,好像也没有更改的必要了。

综上【比较认可以下观点】

字体属文字学范畴,强调标准、规范;

书体则属于艺术范畴,推崇个性、风格;

字体有限,书体无穷。

到汉末魏晋时期,字体的篆、隶、楷、行、草的创造已经完成了。此后,汉字未有新字体出现。

而书体的创造永无止境,一代一代书法家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出新的书体而使得中国书法灿烂辉煌,永昌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