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为什么这么难?掌握这几点,小考、大考都能拿高分!

在日常与学生相处中,很多学生向我反映数学是令人头疼的科目,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看起来很简单的数学题,总是出错,最后的成绩也拿不了高分。也有学生反映平时练习了很多同类型的题目,考试时为什么还是会犯错?

要知道,学习数学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敏的解题思路、高超的计算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当的应试技巧。

都说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较,就是小儿科,可是即使是小儿科的初中数学,想要拿满分也是很稀少的存在,在数学考场上,学生最容易犯的两个问题就是,其一因过度紧张导致会做的题目不会做,其二不按照顺序解题,跳题做是考试中的大忌。

初中数学难学的方法和技巧(初中数学为什么这么难)(1)

曾经一位中考状元向我分享了初中考数学的经验。提前让自己进入考生的“角色”,回顾数学的基本数据、常用公式和重要定理,和同学互答互问一些数学问题,从而达到转移考前焦虑的目的。

还有另外一位学生告诉我说试卷数学试卷中有80%的题目为中下水平,这些中下水平的题目是大部分考生的主要得分来源,只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就已经算是打了胜仗。对于会做的题目不能图快,做一步回头看一看有没有遗漏。

除了以上曾经的中考生提的意见,老师还自己整理了一份初中数学考试拿高分的技巧,现在分享给大家。

方法一、掌握好“三个循环”

完整解答一套数学试题可经过三个循环,一头一尾小循环,各用时十分钟,中间的时间是一个大循环,用时较多,也最重要。

首先,浏览全卷,完成第一个小循环;

初中数学难学的方法和技巧(初中数学为什么这么难)(2)

其次,完成试卷,这是循环的第二个步骤的大循环;

最后,检查试卷,第二个大循环不可能将所有的题目都做对,就可以利用最后的十来分钟检查因为不细心做错的题。

方法二、处理好“三个关系”

“会做”与“得分”的关系。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因为卷面上会出现大量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哪怕是掌握了精密的解题技巧,总会因为一些小失误导致丢分。

快与准的关系。在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比“快”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快”会因为过分追求速度导致题目条件分析错误,花了时间得不到分。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答题时需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在某道题打“持久战”,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如果某一道题不会做,可以先做后面会做的题目,避免在某一道题浪费太多时间,影响后面的题目时间不充足。

初中数学难学的方法和技巧(初中数学为什么这么难)(3)

方法三、答题时要“三先三后”

这里的四先四后指的是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后低。

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跳过啃不动的题目,特别是分值低的题目,更加不能浪费时间。

先熟后生:拿到试卷先浏览,对试卷有大致的了解,提前分辨哪些是自己熟练的题目,对于难题不要慌张,学会安慰自己“我难,你也难。”

先高后低:碰到难题,先处理分值较高的题目,避免攻克低分值题目,留下不多的时间给高分题。

初中最重要的考试就是中考,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所做的所有应试准备都是为了中考能取得好成绩去更好的高中,那么以上老师分享的初中数学答题技巧可以参考。

如果您的孩子有学习上的问题,可私信老师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