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知识你知道吗(元旦百科知识了解一下)(1)

元旦,也称为新年、公历新年、阳历新年、新历新年或国历新年,是指公历1月1日,也是世界多数国家的法定假日,放假日数则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

“元”表示开始、最初。“旦”表示太阳刚出地平线之际,即一日之始;因此“元旦”就是一年之始、一年的第一天。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华民国建立改采公历前,“元旦”指的是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

虽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从未改变,但在中国历史上,“元旦”的具体日期随朝代更替的改正朔而不同:

夏朝为夏历正月初一

商朝为夏历十二月初一

周朝为夏历十一月初一

秦朝为夏历十月初一(参见农历)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改称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

公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改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元旦小知识你知道吗(元旦百科知识了解一下)(2)

元旦与农历新年名称争议

称西历1月1日为元旦,2009年湖南学者黄守愚提出异议,因为“元旦”名称的含义、历史记载、文学诗词各方面,均指夏历的正月初一。但从宣统退位开始,袁世凯改元旦为西历1月1日已经一百年了,大家对改回原名颇有争议。

公众假期

在中国台湾省,元旦属于法定假日,放假一天,若与周六、日重叠则另外补假,但若与周休假期仅相隔一工作日者,该工作日则调为假期,并择前一星期六补班补课。自2015年起,若遇周六于前一个上班日补假,遇周日于次一个上班日补假。

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内地及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元旦为公众假期。

在日本,新年为公众假期,政府部门与一般企业从12月29日到1月3日放假、银行等金融机关多从12月31日到1月3日放假。

元旦小知识你知道吗(元旦百科知识了解一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