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听音频安全吗(超八成受访者听音频遭遇)(1)

扫码听音频安全吗(超八成受访者听音频遭遇)(2)

扫码听音频安全吗(超八成受访者听音频遭遇)(3)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在党的十九大部署下,“网络内容治理”被提至新高度。

12月2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都市报承办的2020音视频直播行业绿色内容生态共建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南都发布了《网络音频社交“软色情”侵害风险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联合编制,全面解读当前音频社交平台“软色情”侵害风险特征和治理现状,并结合南都观察与专家研究,对行业内容生态治理提出参考思路和可行建议。

过去一年,南都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监督测评上百家音视频、直播平台,望闻问切。《报告》选取25家网络音频社交平台作为样本,立足于2020年的研究数据和现实案例,对当下网络音频社交行为中出现的内容违规风险、舆论倾向风险,未成年人保护风险逐一剖析。

A

内容违规风险

播客发布“软色情”内容

音频节目是网络音频行业最核心的内容形态之一,但质量参差不齐的UGC(用户原创内容)为音频行业带来不稳定因素。部分播客上传的广播剧、助眠等类型的音频中,存在“软色情”内容。

南都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在猫耳APP的一些耽美广播剧中,有up主将广播剧片尾曲改编为“无节操”版本。例如,一名为“咸鱼先生”的up主在歌单中上传了一首名为《套套去哪儿》的歌曲,歌词中以调侃恶搞的形式描述了男性性器官,充满淫秽词语,并不断夹杂男性呻吟声。南都记者发现,该歌曲在平台的存在时间已超过4年。

同时,部分平台内容传导的价值观也出现了扭曲变质,比如宣扬不伦恋、师生恋等。在耳萌APP搜索“兄妹”“姐弟”,超九成音频为描述不伦恋的哄睡剧情,标题多为“【兄妹篇】爱与欲望的缠绵”“震惊!哥哥居然对妹妹做这样的事”等;在猫耳APP的“声音恋人”频道,有名为“和老师同居的日子”等宣扬师生恋情的助眠内容。这些音频往往低声耳语,情景暧昧,音频下方的评论区内,常有用户表示“感觉被掏空”“内容太过劲爆,难以启齿”。

语音聊天室色情表演

随着“音频直播”模式兴起,从专注UGC的播客音频分享社区,到侧重互动的声音交友平台,都有“语音聊天室”身影。语音房间里,队友开黑、pia戏、相亲交友、哄睡、唱歌、多人游戏互动等,玩法多样。

与此同时,“磕炮”“骚爆”等“有偿软色情表演”也出现在部分平台的语音聊天室。所谓的“高爆”“磕炮”,即通过娇喘、呻吟等诱惑性的声音刺激听者,满足对方的生理需求想象。

今年11月,南都网络内容生态研究中心接到读者爆料,称“全民K歌”在青少年模式下仍可进入暗藏“磕炮”“文爱”服务的交友聊天室。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个名为“Yx.野性玩法男女友厅”的聊天室中,麦上主播随着音乐的节奏持续娇喘呻吟、演唱“黄歌”,并公然与弹幕谈论大尺度性爱话题。在听众问及如何“带走”麦上主播时,有主持人介绍称,赠送3000k(约合人民币300元)并支付单费520k(约合人民币52元),想让对方玩什么“刺激的”都可以。

圈层化传播色情资源

南都调查发现,在部分平台上,推荐的人气主播通过直播间声音“软色情”表演积蓄一定粉丝群体后,会将流量和关系链导入到更隐蔽的平台上,从而构建稳定的圈层,持续牟利。

今年8月,南都针对荔枝助眠主播违规的调查中,发现不少标注为“荔枝金牌独家直播主播”的主播动态及头像中含有推广“私密福利”音频的文字,有主播还公开在直播间刷屏售卖色情资源,主播称进群会有“更多福利”,而进群的资格是要为主播“开守护(包月充值成为vip)”。在几个助眠主播的QQ福利群内,不定期上传音频资源,除了性行为过程的细节描绘外,还有污化社会主义等违规言论。

私密陪聊出售色情服务

声音交友由多人聊天室到一对一私密陪聊,由兴趣匹配到氪金语聊,利益驱动下,建立在金钱交易之上的色情服务更加直截了当,包括且不限于“文爱、磕炮、裸聊、同城见面”等。

“缺女朋友吗?你想要的样子我都有”“哥哥,晚上可以和你聊天吗?”“一个情书 v,深入了解一下吗,送各种福利视频”……打开声音交友APP“陌声”,私信弹窗蜂拥而至,表面上的“美女”搭讪,实际是氪金“套路”的开始:每回复一句话,都需要送出相应数额的金币。

南都调查发现,在部分平台上,有陪聊会通过诱惑性内容引导下载其他APP。例如在某APP上,有女性搭讪询问“想聊天打游戏,还是玩刺激的”,随即指引下载名为“番茄派对”的APP。按照提示注册后,就有女陪聊发来私信,直言只要赠送“1999M豆”(约200元),就可以将其带走私聊,“保证玩法刺激”。经暗访发现,所谓的“刺激玩法”实为在QQ平台进行的“视频裸聊”服务。

为了吸引用户,一些女性陪聊、陪练者的简介页面常使用半露身体隐私部位的图片作头像,或以带有“性暗示”的昵称吸引关注,如“欲火小女人”“来吃粉鲍鱼吧”等。有的声称可接“污单”“色单”,并在头像或相册上传“价目单”及微信/QQ联系方式。

违规主播跨平台流窜

目前,泛娱乐行业对于传播软色情信息的行为界定仍旧模糊,主播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即使被某平台封禁,也能转战其他平台,导致低俗内容持续挤占着优质主播的市场和资源。

南都网络内容生态研究中心在此前调查中,曾曝光过虎牙直播某头部ASMR主播直播间引诱用户“违规”的现象,平台当即对涉事主播进行了封禁处理。然而,在耳萌平台推荐的人气主播中,该主播的名字仍出现在首位,音频数量超过7000个,最受欢迎的音频“轩子给你做人工呼吸”播放量达5.51万次。

B

舆论倾向风险

超八成受访者曾遇“软色情”音频

听音频有没有碰到“软色情”?哪些环节猫腻多?用户有话说。

南都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于2020年9月~10月开展靶向调查,共回收1446份有效问卷,深度提取用户对网络音频平台低俗“软色情”内容的治理诉求。

调查反馈,超八成受访者反馈听音频刷到“软色情”并不罕见,有五成受访者表示“经常看到”。调查也显示,该现象并非个别平台所有。问卷向受访者征询曾发现软色情内容的平台,其中,选择荔枝、喜马拉雅、猫耳、处cp、全民K歌、小鹿陪玩、Soul、耳萌等的受访者均超过一成。

超七成受访者印象中,“软色情”内容常在有声读物、广播剧等“剧情演绎”内容出没。此外,分别有近三成受访者在一对一语音私密聊天或在语音聊天室内发现低俗色情的踪迹。在游戏陪玩、助眠哄睡、K歌交友过程中遭遇软色情内容的频率比例相当,均占一成左右。

当被问及在哪些音频内容与社交形态中最常遭遇软色情内容时,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音频中对性行为描写过于详细,常常令人“脸红”。在侧重声音交友的板块中,受访者表示遇到“主播及用户售卖色情音频”“一对一陪聊服务,实为诱导文爱、裸聊”“语音直播间内主播发出挑逗、呻吟的声音”等现象的占比约为15%。

七成受访者直接举报,但多未获回应

对软色情音频的态度调查中,76.6%的受访者表示“坚持抵制,还网络清净”,67.4%的受访者会“直接举报”。然而,超六成受访者称并未获得平台的积极回应,49.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举报从未得到回应。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举报截图,称自己去年就向某音频平台反馈过大量陌生账号分享不健康信息的问题,希望整治一下,然而平台官方并未予以处理。

面对软色情音频,如何处罚?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支持平台下架相关内容、永久封禁传播者。支持根据违规程度给予用户或聊天室短期封禁、将违规作品及发布者列入黑名单,跨平台封禁的受访者各占两成。关于音频平台如何治理内容生态,约16%的受访者支持平台健全举报处理和监管机制、严格分级管理、细化平台规则。

C

未成年人保护风险

青少年模式下,7平台可充值打赏、无限制搜索

关闭打赏、禁止搜索、移除游戏……去年5月以来,在国家网信办指导下,国内53家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先后上线“青少年模式”。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对音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做出硬性规定要求,南都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梳理25家样本平台发现,其中超七成平台已自建青少年模式。那么,在这些平台开启青少年模式后,会看到什么?

南都测评发现,在已上线青少年模式的样本平台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规范,对各项功能、内容限制程度不一。其中,吱呀、喜马拉雅等8家平台青少年模式下可观看直播或进入语音聊天室。其中,QQ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唱吧无法直接从青少年模式下进入直播或聊天室,但如果在成人模式下进入后未能关闭或退出房间,青少年模式下仍可再次访问。吱呀、语玩、酷狗音乐等4家平台可以进行匹配交友/陪玩。以酷狗音乐为例,该平台首页中有“偶遇”“音乐速配”“一起听”“一键派对”等多个即时互动功能区,在青少年模式下除“一起听”功能无法使用外,其他功能、小程序均可正常使用。网易云音乐、蜻蜓FM等7家平台可以进行充值、打赏、无限制搜索等;全民K歌、QQ音乐等8家平台青少年模式下不限时浏览。

青少年模式下,蜻蜓FM存在引诱视频裸聊服务

南都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11月24日测评发现,蜻蜓FM app青少年模式下,主页推荐界面内仍夹杂着不少成人内容,时不时还能刷到APP广告,其中不乏有“他趣”“约单”“果果视频”“闪恋”等成人情趣交友、上门服务、低俗短视频等APP的下载链接,广告封面多为穿着暴露、姿势暧昧的女性图片。

此外,蜻蜓FM青少年模式下,搜索栏正常开放。有网友爆料称,如果以“妹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搜到一个标题为“网恋奔现速来”的聊天室频道,频道主页陈列着不同批次的女性头像,并在一旁用文字提示“想认识小姐姐嘛,谈恋爱的那种”,频道下方均为以高颜值女性为卖点的交友聊天室,例如“维密女友”“音诱少女”“颜值女神”等等。

进入这些聊天室后,不断有主播要求用户刷礼物,每进入一个聊天室,就会有麦上主播私信用户是否需要陪聊,有的还声称能提供“视频连麦洗澡”服务。部分主播的头像标明了联系方式,上面写着“介绍高颜值优质妹子,青春性感都有 Q详谈”。

治理对策

四种力量协同共治,净化音频内容生态

网络音频内容生态如何治理?结合南都观察与专家研究,《报告》提出应该从四方面着手,上下联动,协同共治。

①赋予平台正当治理权责

在目前的治理体系下,网络内容监管在倚重平台的同时,还需认识到平台能力的局限性。网络内容平台作为“看门人”,缺乏政府机构所具有的权力。如果这使其在履行监管职责中呈现出孱弱的一面,就要对之进行优化。如,在用户准入阶段,授权网络直播平台核准用户和主播个人信息;在平台审核阶段,要求平台通过审核监测发现不当内容或违规主播时,除了删除屏蔽、封禁外,还需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否则平台也将受到处罚;在内容治理阶段,也需通过建立主播业务评分机制、用户反馈和评价机制,直观剖析当前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②鼓励优质内容创作供给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内容制作、生产等有正面、引领性的要求。内容创作者才是撑起整个网络生态的中坚力量,平台与创作者理应相互成就,平台通过放大优质内容和创作者IP的价值,让创作者实现从流量追逐到平台推荐的转身,更多地把精力聚焦于内容创作本身,通过正能量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推进网络内容治理的安全发展。

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平台在制定未成年人专项保护措施的同时,应主动开发和引导使用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产品、服务,鼓励和推荐生产符合未成年人需求的内容。采用“公共内容 特色内容 年龄性别个性内容”等组合方式,针对未成年人进行用户画像,分级推送与其兴趣匹配的内容。此外,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并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

③加强技术治理的智能化

目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音频的内容进行识别和实时检测相关技术已经成熟,由于一些腰尾部平台在研发投入、人力成本等因素上存在弱势,审核监测技术的推广使用动力存在不足。面对网络音频的内容乱象和监管难题,平台、研发企业、监管部门需通力合作,探索建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可复制推广的智能监管系统手段,加强行业整体治理技术的智能化趋势。

④重视用户对平台内容的监督作用

网络内容治理需要以开放、对话的姿态深化政府与企业、行业、网民的合作和互动,尤其要加强网民等主体对平台内容生产的监督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的治理模式。用户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有权决定接收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对信息做出怎样的评价。必要时,实行用户公开“标记”制度,通过广泛标记对生产不良内容的用户造成压力,促使其主动删除,对其他用户亦有警醒作用。同时,要把用户对内容的实际感受、质量评价等纳入网络内容治理的效果评估中。

研究样本

Soul、轻语、Uki、吱呀、荔枝、声撩、语玩、猫耳、幻音、企鹅Fm、全民K歌、唱吧、虾米音乐、酷狗音乐、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懒人听书、比心陪练、喜马拉雅、TT语音、hello语音、猎游、小鹿陪玩、耳萌

测评时间

2020年9月~11月

A06-08版

报告编制: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

研究团队:邹莹 张雨亭 张稆方 罗韵 李润泽子 袁炯贤 实习生 施灿泳

设计团队:李毅然 何欣 陈志芳

数据来源:南都调查、测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