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提问:遴选报了名,可由于习惯性拖延一直看不进书,距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内心极其焦虑的我该怎么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放弃遴选后的遗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放弃遴选后的遗憾(遴选报了名却看不进书)

放弃遴选后的遗憾

读者提问:

遴选报了名,可由于习惯性拖延一直看不进书,距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内心极其焦虑的我该怎么办?

这位同学,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首先要确认一件事,即你是否真心想通过遴选改变命运,因为谁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决心已定,出现上述情况那可能就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方法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情况解决这个问题。

遴选这条路并不公平,有的人学历领先报考岗位宽泛,有的人专业对口竞争压力较小,还有的人借调经历丰富招考单位有选择性偏好,但不管怎么说,遴选考试至少有一样是绝对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学习任务,是摆在每一个遴选人前面的关键性问题。

因为工作繁琐耽误学习

作为年轻人难免被当作单位的顶梁柱,每天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从睁开眼睛起就像一头耕地的“老黄牛”,拉着犁一路狂奔,直到夜幕降临才能得片刻休息,有时候实在太累下班只想倒头就睡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放松,这样上班没空学,下班不想学,当然会耽误大事。

解决办法:时间金币法则。

这是一种时间管理艺术,我认为对遴选考试很有帮助。它的基本原则是把时间分为一个个金币,以半小时为基础单位,即每半小时计为1枚金币,这样每天我们有48枚金币,请像对待珍宝一样对待它们。

当我们拥有完整的30分钟时,想一想你会把这一枚宝贵的金币投在哪里,是做一道案例分析,或者写一篇大作文框架,当你凑不齐30分钟时,我们把排队时间、领文件路上、甚至上厕所的时候当作一个个零碎的小金豆,试着把它们融化合成一枚枚金币,5分钟我们可以记一个名言警句,10分钟我们可以构思一道概括归纳,15分钟我们可以圈阅一下答题要点,复习方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适合自己的就最好。

因为心浮气躁影响进度

好不容易动了看书的念头,一拿起来翻着厚厚的页码,你可能就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这么多内容何年何月看的完,还没瞄了两眼又想做做题,抽出一套试卷看这题不会那题又不熟,倒吸一口凉气然后持续性发呆,心理脆弱的更是打起了退堂鼓。接下来摸摸这里又弄弄那里,几个小时下来什么收获都没有,最后得出结论,有这功夫刷刷抖音吃吃鸡它不香吗。

解决办法:保持惊慌法则。

如果你现在不愿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想想前途吧,基层副科头破血流,正科凤毛麟角,副处祖坟冒烟,省厅呢,处级以下皆为正常操作,想想日常吧,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干活伸头一刀缩头又是一刀,省厅把握方向,宏观调控,既不用做具体事物,责任又已分给地方,更不用谈教育、医疗、人文、环境等一系列优劣势对比,看到这里,你觉得要不要学,吃苦几个月,幸福几十年的买卖真的亏不了。

在不想学、懒得学、学不动的时候,咱们来个苦难教育,在基层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做了多少事?熬了多少夜?又拿了几个钱?这种生活要不要继续?什么样的回报能配上这一路的风霜雨雪?身边不断有人进入省厅部委工作,看着他们从副科、正科到副处,还是科员的你慌不慌?要不要努力?

因为久疏战阵能力退化

公考之后就没正经读过书,甚至动起笔有些字怎么写都忘记了,更不用说看那些高深的理论和繁杂的公文,简直是要了半条命。具体表现在学习没有激情,干其他的倒浑身是劲,一到复习则哈欠连天,一会吃点零食,一会上个厕所,一会又伏案冬眠,这种状态大罗金仙也无能为力,要想改变最根本得从思想上入手。

解决办法:低速启动法则。

说白一点,就是定一个较为实际的初始目标,比如你现在只能专注10分钟,那么开始复习前,把目标定在一个5分钟能读完的小短文或者材料上,完成阅读并能复述信息要点即为任务成功,可以进行小小的自我奖励。

这样的好处是启动非常容易,且能快速积累成就感,在不断的挑战成功后,我们把专注时间逐渐延长,不出10天你会发现自己能忘我投入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随着对深度思考的适应,注意力和专注力都大幅度提升。

实在觉得累了我们还可以试着畅想未来,进入省厅部委高大上的工作环境、宽阔的职业前景、身边艳羡的目光、宽和友善的领导同事,如此美妙的前景,现在吃一点苦好像也不算什么吧。

因为孤军奋战索然无味

不清楚考试大纲,不了解招考信息,不认识同场考友,在网上随便找了点资料和网课,后来觉得不系统就在某多多上花几块钱买了些往年课程,学着学着觉得没啥效果,想测验一下水平也懂如何批改,再过一阵临近考试了,因为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水平心里变得没了底气,甚至复习中碰到了疑难杂症,身边不知道问谁,网上百度多为胡说八道,你就像沙漠里踽踽独行的骆驼,为了寻找绿洲而不知道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