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满林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1)

网上这段时间都在介绍武昌八铺街,因为这里要准备拆迁,不能留下遗憾,写点东西吧。八铺街地处鹦鹉洲大桥南边,下桥方向为巡司河,与新桥街垂直横路就是八铺街。街的两头连接武金堤,同时又连接解放路。

这条街有一百多年历史,最早叫八步街,说起八铺街不得不说一下武太闸。

武太闸是武汉市最早的堤防工程之一,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9—1906督鄂)主持修建。武太闸堤一直通向金口,又称武金堤。

当年修建堤坝时,请了几千民工,在堤上每隔八步打几个木桩,一直打到金口,民工日夜筑堤打桩,轮休时,有些民工就会到附近的小街购买生活物资,可这条街没有名字,民工回堤上后,其他人便问,物资在哪里买的,民工答不来,只说是在一条很窄的小街上买的。这时候有个筑堤监工就说,干脆给这小街起名打桩八步街如何?可以!很多民工同意这个又好记的名,以后只要哪个去买东西,他们就会说到八步街去买。

(编者注:《武汉地名志》287页载:光绪九年【1883】绘有“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此街为“八步街”。)

随着大堤修好,四乡船民纷纷而来,土特产品云集八步街,居民猛增,迅速成为连接城乡的热闹小街,兴盛之状,历久不衰。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2)

当时在八步街上有几家做得最大的生意是米铺、炭铺、铁铺、酱园铺、纸马铺、茶叶铺、线铺、裁缝铺等八家店铺,除了这八家还有一个大观茶馆,是供生意人谈业务,市民闲聊和听戏,八个铺子就是这样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后来官员们顺应民心就把八步街改为八铺街。

抗战时期八铺街有很多地下抗日组织,日本人为了消灭抗日组织就在这条街设立了一个宪兵队,专门镇压抗日力量。日本投降后,这个宪兵队大楼就成了现在的白沙洲派出所,后来派出所搬走,白沙洲卫生院搬进来,派出所迁到陆家街,这都是后话。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3)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八铺街设立很多国营企业,有副食商店、粮店、银行、煤店、理发店、邮政所、百货商店、餐饮店、幼儿园、学校、卫生院等。还有很多私营的杂货铺,最有名的是肖老太婆的点心;还有一些小餐饮,如王家太婆经营年糕糍粑都是很受孩子们欢迎;还有几家炒房,每到过年过节,街坊邻居排好长队炒花生,炒米泡,香味浓郁飘过几条街。

正是这些经营户让百年老街再次辉煌,武汉市找不到第二个小街,所有配套服务在这条街上得到满足,居民不用到市中心购物办事,这条小街一次搞定。另外,在这条小街有四家特殊建筑房屋,这四家最明显标志就是外墙上有一个很大的五角星,今天还保存了一个这样的建筑房屋。这四家分别是银行宿舍、税务宿舍、学校教师宿舍、煤建等宿舍,据说都是官员宿舍。

八铺街不仅是条名街同时还是一个革命传统教育之地,这条街上有很多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及军烈属家庭,附近学校经常请革命军人家属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商业部门也为军烈属提供帮助。老街的民风民俗给下一代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六十年代,八铺街还出现了第一个全国女子羽毛球冠军,为湖北武汉增添了荣誉。……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4)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5)

今天的八铺街将面临拆迁,很多关于八铺街的故事将会被人忘记,但八铺街的名字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6)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武汉市八铺街哪八铺(横街直路也说八铺街)(7)

1876年的武汉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

编辑: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