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是考研之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

也是让很多考研人头疼的事情

如果初期不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

后期的复习压力会越来越大

择校现象的利与弊 择校择校为什么这么重要(1)

(图源网络侵删)

不少小伙伴选择“逆向考研”

只为能够可以读研

考研形势每年都在变化

大家在择校时也要学会“与时俱进”

今天就教教大家

如何科学合理选择院校

一起来看看吧!

01如何判断考研难度?

招生人数、推免比例、报录比、专业课备考难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考研难度。综合来看,考研难度大致的排序为:

高水平大学热门专业>普通院校热门专业>高水平大学一般专业>普通院校一般专业

另外,是否跨专业报考会直接影响你的备考难度,所以在选择时务必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如果你想以自己的兴趣度为导向,那么还要了解清楚各院校的学科排名、就业前景、导师水平等等。

02如何缩小目标院校范围?

在知道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后,怎样进一步缩小范围,选出自己的第一志愿呢?大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虑:

1.毕业后回家乡发展:

建议选择本地或相邻地区的院校,很多院校在就业方面有地域优势,可能在当地的认可度很高,会对就业有帮助。

2.毕业后想去一线城市发展:

北上广一直以来都是考研热门地区,所以竞争压力自然也是不小的,如果你想去一线城市发展,备考时务必要好好准备。

3.已有理想的定居城市:

如有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定居城市、职业规划,可以选择当地学科实力较强、就业资源较多的院校报考。多多积累人脉资源,为以后奠定基础。

03择校要分“大小年”吗?

利用此规律,是为了避开报考人数太多的院校/专业,从而降低考研竞争太过激励的风险。但对于很多高水平大学、热门专业而言,这个规律可能不太适用,因为每年报考的人数都是不会少的。

玄学,可以当参考,但不能作为择校的重要依据

大家在择校时,要平衡好自己的野心和能力,定目标时切记要量力而行。你的一志愿要在野心和能力的相交点上,过高很可能会失败,过低会有挫败感。

除了走好考研的第一步,合理的复习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完整、高效且科学的课程系统支撑,考研就是考了个寂寞。因为你会发现复习无从下手,薄弱点无法提升,时间也过去了一大半而自己真正掌握的少之又少。所以,确定好院校专业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专属的备考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