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怕什么就来什么)(1)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排队结账时感觉自己所在的队伍是最慢的;等了半天的公交在自己离开站台之后就来了;当我们祈祷事情的发展不要出问题时,往往结果不能如我们所愿,而且有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随后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演绎成了知名的“墨菲定律”: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及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我们担心事情变得糟糕时,事情的确会变得糟糕,墨菲定律反映的不仅是一种现象,我们潜意识中存在的担心会成为心理暗示的力量,促使事情偏于担忧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定律的的背后同样存在着暗示的作用。

暗示是指使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信念或意见。暗示能够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心理功能和行为状态,比如积极暗示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活动量,而消极暗示则可能使人情绪低落、病情加重甚至患病。

在生活中我们会无意识地对来自他人或环境中的各种暗示做出的反应(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我们会跟着人群一起过马路),同样我们也会受到来自自己的暗示(墨菲定律出现时,我们对事情发展的期望就是自我暗示),当我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时,我们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反之则会在行为处事中畏手畏脚,错误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