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故事##清朝#

清朝时候的物价

清朝中后期时候的物价,没有一般人想象的便宜。那个时候的一般人收入很低,特别是号称穷书生的知识分子,更是穷得叮当响。那个时候的普通人,每天要解决的都是吃饭问题,连温饱都是奢望。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1)


一、普通人的收入

在道光年间,要买1石大米(大约相当于500克的市斤142斤重)的话,一般是需要2两银子。而那个时候一个青壮年男子打短工,一天一般是30文钱工资,高级技工一天100-200文左右。可是这种短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有有时没有。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2)

要想收入稳定的话这工资就少了,当时按月领取的普通工人,月薪在1000-1500文之间,而那时候1两银子大约换1400-1500文钱,也就是说月薪连1两银子都不到。一般地主家的长工,忙活一年总收入不过只有10两银子左右,算下来这年薪只够买700多斤大米,勉强能够两口人吃的。

所以那时候一般老百姓是吃不起大米的,而是吃便宜的小米、玉米地瓜、土豆等粗粮。而这银子其实就相当于千元大钞,普通人日常用的其实是铜钱。


二、肉菜的价格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3)

而当时肉类的价格,则是更贵的。曾国藩身为清廷大员,却喜欢事无巨细地写日记。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他在日记中记载,当天家里买了腌肉10斤花费1000文,也就是要100文钱一斤肉。,也就是一两银子能买不到15斤腌肉。结合上面一两银子买80斤米计算,当时的一斤腌肉能换五六斤米。另外在这年腊月,曾国藩又记载了买肉2斤,花了140文钱,平均每斤肉70文钱,这估计就是鲜肉了,因为没有盐也没跑水分,就比腌肉便宜得多了。

而除了肉贵之外。当时的菜价也并不便宜。同治二年,李慈铭买了10斤大头菜和10斤大白菜酱制的京冬菜,一共花费了1两银子。20斤菜平均每斤也是大约70文钱,也就是酱菜的价格,其实和鲜肉是一样的——这估计主要是因为当年没有冰箱,蔬菜又无法储存,做好的酱菜又有盐分能够长期保存,所以这价格自然就贵了。


三、昂贵的衣服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4)

而除了米面肉菜的价格之外,当时的衣服也很贵。比如前面说的李慈铭做了个棉上衣,就花费了1两银子。这还只是个短袄,要做个棉长袍的话,那就需要花费3两银子,等于一个人三个月工资了。而这些还只是冬天御寒的必需品,如果想穿得光鲜亮丽一点,比如说是买件绸子做的罗衫(单上衣),那就需要花费2.5两银子。

所以那个时候的普通老百姓苦得很,他们都是衣衫褴褛的。没事一般家庭都做不起衣服,一件厚衣服那都是传家的,那是哥哥穿了弟弟穿,全是一个补丁摞补丁。谁家要是过年能做上件新衣服,那都是能够引人围观的大事。而这还是中等殷实人家,那穷人家更是缺少衣服,甚至有的人家全家只有一套好衣裤,谁出门谁穿——《暴风骤雨》里面有名的赵光腚,就是因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怕磨坏了,就只能趁着晚上光着屁股锄地。

而这些还是能买得起衣服的人,那个时候还有些真正的穷人,那才是真正穿不起衣服。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5)

这时候他们就会弄些别人不要的破布条,横七竖八捆在身上,这就是俗称的“鹑衣百结”。这里面的鹑衣,就是指这衣服其实就是把像鹌鹑毛一样的破布条,然后打了许多结捆在一起的意思——这才是那时候穷人和乞丐的标准像。看了这个,再看现在某些辫子戏里所谓乞丐身上的高档衣料,那真真是让人喷饭。


四、穷书生的梦想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6)

而当时的物价这么高,除了出苦力的青壮劳力之外,普通人的收入却是很低的。那时候哪怕是读书人,多数时候也是被人看不起的。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书生如果考不上科举,那就普遍都很穷。比如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先生,他当私塾老师的时候一年束脩只有4两银子。这点钱虽然是包吃包住,但是平时买衣服零花也不够,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

要知道那时候哪怕是买一个铜盆,都需要花费1两银子。这教书先生一年的收入只够买四个脸盆,自然是不用指望吃肉了。蒲松龄先生要不是打小就定了娃娃亲,这娶老婆估计也是困难户。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7)

而了解了作者的真实情况,我们就不奇怪为何在《聊斋志异》里面,为什么总会有些美貌的女妖狐仙,不计名利去带着嫁妆嫁给穷书生了吧?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恐怕就是当年穷书生们的一种终极梦想了吧?

而这“人穷就志短”,穷书生们万一有幸娶个老婆,而老婆家里又薄有积蓄的话,这书生就难免低人一头了。这就是为什么在《范进中举》里面,秀才范进见了屠户老丈人,为何怕得那么厉害的原因了。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范老书生肚子里的这点油水,那可是全靠老丈人接济啊。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8)

而前面说的蒲松龄先生,虽然没有如范进一样中举,但后来也终于时来运转,到了西铺毕家担任经师,这一年束脩就暴涨到20两银子,这让蒲先生非常满意。因为从当时来说,这20两银子已经是高收入了。这时候他终于能够有点闲钱,偶尔吃点肉了。而先生的境况改善,也就有钱有闲来写书了。

看看清朝一两银子能买什么(清朝时候的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9)

总而言之,相比于那时候人们的收入,清末的基本生活物品,那物价可是相当高的。一般老百姓家里不能说是家徒四壁,那也是穷苦得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