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看完这6句话你就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1)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那还是互联网时代的早期,网上还没有这么多娱乐方式,上网基本上除了看新闻就是去买买提。刚去嘛,生活中也不认识多少人,周末无聊,能够定期聚会的场所就是教堂了。

我也不能免俗,就去了几次,教堂里有华人也有美国人。具体情况也记不太清了,反正每次都有人分享感知到上帝的心得体会,然后下面齐声赞美。那些故事都记忆模糊了,但是有一个画面我印象深刻。有一次,一个美国老太太坐在我身边,跟我聊天。聊到宗教,我说我不信基督教。她就问我,那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我记得特别清楚,她用的词是‘religion', 我当时一愣,有点答不上来。但是看她的表情似乎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是很自然的事情。小镇做题家出身的我,有问必答几乎是本能了,自然是不能有答不出来的题目。想起自己出国前才去过灵隐寺烧香还愿,马上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说:信佛。

这事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后来还会时时想起,因为在美国干什么事情都要填表,事无巨细的问你各种问题,种族,身高,体重,出生地,自然也包括了宗教。我填了几次佛教后,也渐渐改掉了有问必答的习惯,因为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我根本都答不上来,也不是必须要回答的。从此以后就把宗教那栏彻底跳过去了,恢复了无神论者的本色。也搞清楚了宗教(religion)和信仰(belief)区别。再跟人说起这个话题,就坦然的说我不信任何宗教,但是我有信仰。

很多年后,当我在工作中碰到了天花板,开始试图摆脱工具人命运的时候,就又想起了这件事。这时候的我已经对东西方文化有了很多体验,就开始思考起我和外国同事们的不同到底在哪里?我来美国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人一开始思考,就发现了新天地。于是开始看各种资料。这时候互联网已经非常发达了,各种信息获取唾手可得。我之前的文章说我们这样的人并非中国需要的人才,因为我们都是工具人。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新鲜,只是表达方式比较扎心罢了。同样的问题钱老早就问过了。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答案很明显了,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搞明白我们的教育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要如何改变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教育改革改了很多次了,似乎越改问题越多。

一时半会儿自然是没有答案的,这也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我又绕不过去,没法彻底抛开。于是一边看各种人文学科,一边时不时地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想一想。

我在金融公司工作,同事们自然大部分都是白左。不过我的白左同事们和大家新闻上看到的人很不一样。不是虚伪的白左政客,也不是环保少女和好莱坞影星那种看着就智商不太够的样子。尤其是工程师出身的白左,都很聪明,工作勤奋也待人真诚, 和他们一起工作非常愉快。

我进公司的第一个老板就是个白左,叫他安吧。安几乎拥有公知们夸赞的美国人的所有美好品质。工作勤奋,乐于助人,有创造力,还热爱中国文化,毕业后去台湾工作了两年,常常跟我讲一点中文。冬天帮邻居铲雪这种小事简直都不值一提。尊重女性,他非常喜欢孩子,但是他妻子不愿意生,他们就一直丁克。工作没几年公司扩张,他去了加州分部。但是我工作上碰到了问题去找他,他都第一时间回复,而且想各种办法帮我。安离开公司的时候还特意找到我,问我情况如何,要不要他拜托人关照我。所有的人提起他,都是各种夸赞。

我们公司大力推动多元化,经常会搞一些座谈会什么的,安一般都是这种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我有一次参加的活动刚好他也在。那次的主题是关于的黑人权利。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按照政治正确的路子在谈,虽然也分享了很多很好的个人体验,不过都没有什么新意。等轮到安发言的时候,他说到了南非。

教育是什么看完这6句话你就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2)

在我学生时代,曼德拉一直是个正面形象,他的声望在他出狱并当上了总统后达到了顶峰。然而黑人执掌政权后国力持续下降,富裕阶层的白人大量离开南非,昔日的非洲明珠沦落为著名的艾滋国度,犯罪之都,经济也越来越糟糕,整个国家看不到希望。现在的中文自媒体上说起曼德拉基本上都是毁了南非的罪人。

我很好奇安会如何评价南非,是像安吉丽娜那样说伊拉克人民虽然一无所有,但是拥有了自由,还是别的充满了希望的话。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非常阳光的一个人,很能带动身边的人,当初他带领我们组的时候每天欢声笑语的。

然后让我很惊讶的是,他看起来很悲伤但是又很坚定的说,他和一个在南非生活多年并致力于帮助当地人的朋友经常讨论这个话题。他们承认南非的现状很糟糕,黑人和大部分底层白人生活得都不如意,但是他还是肯定了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他的原话是:我们总得做些什么。

教育是什么看完这6句话你就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3)

他的话其实和安吉丽娜的话大意差不多,但是因为我们很熟,而且他的表达方式很打动人,非常真诚,我不由得又去看了安吉丽娜的视频。油管上其实也不是都是我们大众印象中无脑白左,比如这个视频主就在质疑美国影星担任这种角色是不是有些奇怪?

下面的评论也都蛮符合国内自媒体的主流意见。摘抄几段,都是在骂美国到处’送民主‘。

但是想到安谈到南非的话,我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其实对同一件事情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完全取决于你是谁?比如伊拉克,伊拉克人虽然绝大部分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其实主要分成了两派,什叶派和逊尼派。萨达姆是逊尼派穆斯林,是人数少的那一派。所以萨达姆政权本质上是少数族裔统治多数族裔的政权。当政期间的确残酷杀害了大量什叶派穆斯林反对派。所以萨达姆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是很多人恨他。即使现在伊拉克变成了废墟,那些人也永远不会想怀念萨达姆时期。

再看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其实就是个奴隶制,而且是殖民者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南非乱了,富裕阶层的白人可以自由地去往下一个地方,殖民者是不会对某块殖民地有故土之情的。比如马斯克,从来没有听到他谈起南非,他不会怀念南非,更不会想要去建设南非,他眼中只有他的星辰大海。而黑人,从奴隶到自由民,虽然生活不如意,到底有了选择的权利。过去的南非再国力强盛和奴隶们有什么关系?黑人也不可能会想回到过去。唯一想回去的只有底层的白人,但是他们已经被时代抛弃。

安和我其实都是旁观者。但是旁观者看问题的角度也很不同。安是从当地那些各种不同的个体角度来看,他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族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他这样的人看南非和美国黑人的问题时候,其实内心深处是认为无解的。他们基于自己的信仰,一边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一边又觉得这是无解的问题。有着一种殉道者的悲凉。他们的底色是黑色的。

但是中国人不同,我们第一反应是从国家角度去思考,然后才是个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同一个国家的人可以有共识,缺乏国家认同的只是少数人。却没有想到其实我们这种有大一统思想的才是少数人。中国人歌颂的都是大家统一共识,排除万难,共同斗争的经历。比如大禹治水,比如重庆山火。我们的底色是红色的。

中国人经常说家国情怀,我们的家和国是统一的。那些为私利损害国家利益的人永远都是被唾弃的。即使经常有人试图替损害民族大义的人辩解甚至洗白。一旦被人发现,最后都会落得千夫所指的下场。

而其他国家的人首先看的是种族,宗教,个人,最后才是国家。其实国家这个概念是很近代才有的概念,很多人对国家其实没有什么认同感。这些元素在某些时候某个群体内会短暂的统一起来,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多元的,混乱的,甚至对立,不死不休的。即使是米歇尔奥巴马这样的黑人精英,她在2008年大选中,表示这是她在成年以后第一次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中国人很难想象一个政治人物会公开说这样说自己的国家。的确,她身为黑人从小到大受了很多伤害,但是看她的经历,也得益于国家在各种政策上对黑人的倾斜,可以说没有美国就没有她的现在。

对我们来说,有问题就解决,即使世界再混乱,现实再惨痛,我们内心深处还是相信这个世界是有解的,而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无解的,死亡才是归宿。

想清楚这些,那一刻,我无比真实的感受到了我和安的不同。安于我亦师亦友,在工作上他是和我最有共同话题的人。我和他就好像两片非常相似,靠得很近的叶子,一度以为是同类。但是当叶子们开始顺着枝干回溯自己的根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这是长在两棵完全不同的树上的叶子。当叶子离自己的根越近,叶子之间的距离就越远。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回答根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他们的宗教。可是对于我们无神论者来说,就很麻烦了。

当我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的信仰是什么的时候。我自觉是明白的,可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小时候学校教了很多英雄故事,文化历史,我自己也看了很多书。可是书看得越多,越说不清楚。

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却也有着很多糟粕。我们曾经是世界的中央,却也几度堕入黑暗,至今很多人仍然只想做一个跟随者。我们自豪自己是最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却又经常反思民族劣根性。我们自称是无神论者,可是又有各种宗教和神仙鬼怪的传说。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集体的信仰是什么?炎黄子孙是一个血统概念,还是地理概念,或是文化概念?

再想起钱学森之问,答案就出来了。我们的教育没有讲清楚什么是中华文化。也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缺乏文化自信。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从心里认同自己的文化,搞清楚自己是谁的时候,大概率只能被环境裹挟。如果人在国内,刚好跟上了国家发展的步伐,那么恭喜你,你个人和国家的利益是统一的。可是如果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方向脱节,尤其是个人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那么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迷茫。这是人性。米歇尔奥巴马08年才第一次为美国感到骄傲,当了八年第一夫人后就称美国是最伟大的国家了。

个人和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当人在海外,你的工作和生活跟国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的时候,如果不明白自己是谁,就无法清晰的给自己的人生定义。即使看见自己的根在远方,也无法规划回去的路。

既然内心确信这个世界是有解的,即使那些才高八斗的学者们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也要试一试!

立项:用一句话讲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目标用户:我自己,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所有中国人。

下面就简单的写一下我按照产品开发周期流程是怎么执行这个项目的。

定义:既然是根,那么必须全体中国人都认同的。无论男女老幼,认不认识字,都认同的。而且是可以实践的,帮助我们面对世界解决问题的。因为我们和其他文明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解的。看看我们的历史,从神话故事到各种英雄人物,哪个不是战天斗地,从来不会指望有个神来拯救我们。那么是什么给了我们这样的勇气和底气?

设计:既然是根,肯定不能在近现代找,得尽量去古代找。那么就得看古书!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就看红楼梦,对诗词歌赋正史野史都着迷过的人,看古文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且以前看的那些纯粹满足精神需求的东西就可以直接跳过了。

最后选定了三本书反复研读:道德经,六韬,黄帝内经。

开发:看书,用书中讲的东西实践,再继续研究书中的方法如何帮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也就是:看书,实践,再看书,再实践。无限循环中。

交付:目标用户的反馈。我自己,反馈很好。孩子,反馈也很好。不到十岁的孩子也可以理解道德经,论语在讲什么,而且可以日常实践。第一阶段已经成功。拓展目标客户中。

这个过程很长,内容也太复杂,这里先直接上个结论,具体内容以后慢慢说。

中国文化的根是:天地人。天道和人道的对立统一,人道必须符合天道。

具体的理论和应用是:道,儒,法。

这么说大概太抽象了。前面说过,安是个富有人文精神的白左工程师。他在公司里晋升得非常快,又懂一点中国文化,我跟他聊天涉及的范围很广。虽然主要是谈工作,但是企业管理核心就是人,必须对人有深入了解,所以我们经常会谈到哲学的话题。有一次谈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文化的关系。我说我看问题的角度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进行具体解释前,我说你看,要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跳出问题站在外面看。比如说,你如果在一个纸箱里,想抬起这个纸箱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够站到纸箱外面,就可以轻松办到了。

比如计算机死锁问题,站在死锁的哪一头都无法解决,但是跳出死锁的循环来看就可以解决了。工作中很多问题,领域专家们无法解决,但是把流程建立起来就轻松办到了。人的健康也是一样。如果哪里疼就治疗哪里,看见病毒就杀病毒,是没法真正治病的。但是中医就不一样。中医不但对人体有个整体观,还把人体与环境联系起来。

听到这里安点点头,说西医的理念是有问题,他也有同感,头疼医头的方法局限性太大。我们工作中必须梳理流程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两者的逻辑是一样的。面对复杂系统,想解决问题缺乏系统观是不可能的,只在局部解决不但无益,甚至会越解决问题越多。

大到社会问题也是一样。大部分社会问题从人的角度看是无解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观点,立场都不同,我们都在同一个纸箱里。西方哲学家们研究各种人性,都很有道理,我也很喜欢读西方哲学来理解人性。但是那些都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甚至会让人更绝望,因为人无法超越人性。但是中国哲学不同,中国的哲学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间,从天和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宇宙的运行法则是唯一的,否则世界就乱套了。那么遵从这个唯一的宇宙法则,从天地的角度去看人类社会的问题,就是有解的。

这个唯一的法则就是‘道’,也叫‘天道’。天道这个概念在印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无论你认不认识字,都会时时刻刻地提起天道。碰到人间不公的事情,有文化的会说天道好轮回。没读过书的会说老天爷啊,开开眼。他们说的天道和老天爷都是同一个东西。人类如果违反天道最后一定会自我毁灭。顺应天道的方法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安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说他大概明白我在说什么,他打算也去读一读道德经,并建议我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我说人学习一个道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心里明白,能够说出来,能够写下来。我在第二个阶段。

后来安离开公司,我们联系就少了。不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记忆都回来了。安,谢谢你,现在我要开始第三个阶段了。

教育是什么看完这6句话你就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4)

最后以苏轼的词做个结束吧。以前不是很明白这个心安该如何安。但当我能清晰的看到文化的根之后,我的心就安了。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后记:

有人可能会说,你还没有讲清楚我们的文化是怎么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啊。这个话题太广了,我会以后慢慢讲。我们的文化非常实用,即使几岁的小朋友都能学会应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实际用途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实践。‘砖家’现象本质上就是他们缺乏实践,丢掉了文化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