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咏鹅》,我想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很多家长在给幼儿启蒙的时候,《咏鹅》几乎是必背诗歌。

公元638年骆宾王出生在义乌(今浙江义乌)的一个小村子,骆宾王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家门口有一片清澈见底的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骆宾王从小就聪明好学,7岁就能做诗,被人称为神童。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明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这时,客人看到门前池塘有一群白鹅正在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做诗,骆宾王歪歪小脑袋,略略思索了一下,就念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咏鹅》。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个人资料(骆宾王咏鹅)(1)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