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注重“阳刚之气”培养】

这个标题当年被瞬间推上了热搜。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1)

图片来自网络

知乎上更是激起千层浪。

大多都是对这个标题持贬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议论声太多,所以并不打算针对此事讨论。

因为说好的,无非是针对娱乐圈“小鲜肉”盛行,反对的自然出于女性视角。

知乎上高赞的一位知友回答就很好诠释了这个标题。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2)

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其实古来有之。

“娈童”一词泛指如此,不过现代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娈童癖”罪犯。

而“娈”字,意思是“美好”,通常指的是“貌美如花的女子”。

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从南北朝开始,娈字与童搭配,意指被达官贵人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还有以色事人的美男子——娈宠)

“娈童”最早出自南朝梁简文帝《娈童》诗:

(一般指南北朝时期南梁第二位皇帝“萧纲”)

娈童娇丽质, 践董复超瑕。

羽帐晨香满, 珠帘夕漏赊;

翠被含鸳色, 雕床镂象牙。

妙年同小史, 姝貌比朝霞;

袖裁连壁锦, 床织细种花。

揽裤轻红出, 回头双鬓斜;

懒眼时含笑, 玉手乍攀花。

怀情非后钓, 密爱似前车,

定使燕姬妒, 弥令郑女嗟。

诗句在细节上描绘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年,一派女性作风,除了性别以外,不管衣着和姿态都与女性无异。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3)

图片来自网络

也就是说,咱们古人早就发现了,“男人骚起来就没女人什么事儿了!”

我想最熟悉的肯定属西汉皇帝“汉哀帝”了吧!

“董贤不忍惊醒汉哀帝,断袖而起…”

董贤真就是靠颜值上位的人气选手,汉哀帝见人家第一眼就“官拜黄门侍郎”。

职位在明清时期可是二品官,相当于公司总裁第一次面试,就直接给人一个随身秘书的职级。

对于董贤来说,等同于包养,不过他俩虽然是“断袖之癖”,可也算是同性恋真爱的第一对。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4)

图片来自网络

平民阶层是一贯不爽男男相爱的。

古代上流社会很少有对等关系的同性恋伴侣被记载,通常是某位贵人,配一位男宠/娈童,基本拿来当个玩意儿。

深入这个话题,可以发现,娈童的现象最早能追溯到黄帝时期。

有文字记载这类现象的最早是《商书 伊训》:

(《尚书》章节目录: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文中所记载的“比顽童”,就是指的“玩弄娈童”,达官贵人沾染上就会家门不幸,一国之君沾染上就会亡国。

所谓三风中的“乱风”其中包括“四愆(qiān)”,其中的一愆就是“比顽童”,即玩男童,搞同性恋。

在《战国策·秦策》中这么一段记载:

晋献公“欲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苟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志。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

而《周书》中说的是“美男破志,美女破居,武之毁也”,其意思是“美男”和“美女”都可能成为国破家亡的祸根。

从《战国策》中晋伐虞的记载看来,进献美男,引诱虞君,同性恋竟起到色情间谍的作用了。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5)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美男破志”或“美男破产”竟成了一个典故,可见当时同性恋已被有些人看成是一种社死性灾难

在周朝时期,“男风”盛行,当时民间还出现不少赞颂男男的诗歌。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乍一看,诗歌很美,但你绝对想象不到,这是描述两个男子相爱的诗歌。

这首诗歌出自《郑风·子衿》,并且被后人认为春秋时代存在着的“郑声淫风”

“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你细品,嗯~热恋期,绝对是热恋期!

除了上述的汉哀帝和董贤的“断袖之癖”以外,古代男风届的代表CP还有魏王和龙阳君搞出来的“龙阳之癖”;汉武帝和李延年的情感纠葛……

不得不说“古 会 玩 儿”!

说以色事人的美男子是自愿,那么上流社会的“娈童”则是非自愿养成的“玩物”。古是如此,今亦是如此。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6)

图片来自网络

就拿明代老朱家来说,明朝规矩严是出了名的。

有严格的规定当朝官员不许嫖妓,那怎么办呢?

不玩点啥,怎么彰显身份之高贵?

只好玩玩娈童、包养包养戏子咯!(当时戏剧演员多为男性)

好家伙!这是在“曲线救国”?

明朝到了晚期,并且在王阳明心学末流影响下,达官显贵纵欲思潮泛滥,“好男风”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

姚雪垠《燕辽纪事》

“他对妓女和娈童一类的人向来只作为玩物看待,认为他们是生就的杨花水性,最不可靠。”

这里可看出,人之所以当娈童,是受人“势劫利饵”,即威势所胁,利物所诱,加之蓄意地造成他们心理变态所致。

而男性之所以恋童,除了古书上所说的他们与女子的容貌、性情并无二致之外,更多的是猎奇、图新鲜、跟风的原因。

既然社会风气尚且如此,那文学作品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得不让我好奇,咱们祖宗的道德价值观那么严苛,怎么很多家族和文人还默许了呢?

这就又双叒要提到《金瓶梅》、《红楼梦》了,名著就是名著,封建社会的黑暗风气一点没落。

《金瓶梅》里西门庆不仅喜好女色,家里还养了一个琴童,给他整理文件工作以外,主要是陪睡,伺候起居。

《红楼梦》虽说不比《金瓶梅》描述那么裸露,但也不甘示弱。

其中贾宝玉和秦钟就有些暧昧不清,秦钟勾搭完同性还要去撩一下异性。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7)

图片来自网络

贾琏更胜一筹,会拉着自己的小厮“行那警幻所训之事”,贾府中年轻未婚的小厮们,也会“贴烧饼”。

不难看出,在当时同性性行为应该相当普遍。“男女通吃”在《红楼梦》里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横向比较一下,同一时期天主教控制下的欧洲、伊斯兰教笼罩的广大地区,对待同性恋异常残酷,几乎发现就是根除。

有不少在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对明清士大夫之间流行的同性性行为那不能叫十分震惊,简直是颠覆三观的万分震惊。

甚至民间传说当时有传教士直接放弃传教,加入其中。好嘛,同化成功,既然对抗不了就加入。

对于古代很多“男女通吃”的人来说吧,其实女色才是他们的“主业”,男风不过是“兼职”。

很难说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现代意义上的同性恋,可能除了真爱以外,更多的只是两个地位不平等的人之间的性压迫与欺侮罢了

娈童也好,男性戏子也罢,很大程度上只是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们对于“妓女”的替代品而已。

古人严格遵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价值观。

他们会很自然地讨老婆生孩子,完成人生使命再去顺从自己内心,不会跟家族的延续产生矛盾。

古代女人们更加没有权利去阻止自己的丈夫爱别的男人。

古装禁欲系男主(我们需要阳刚之气)(8)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除了平民百姓以外,很多“富人”都是默许这样的风气。

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男人无论怎么好男风,他们还是会结婚,延续家族血脉。

这对家族没有什么损害,虽然不能摆在台面上明说,也几乎算是默许这种行为。

对于当时的政权来说,他们“搞基”又不会危害社会稳定,颠覆国家政权什么的,所以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了,上至皇帝,下至朝臣都好这一口)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养娈童跟抽大烟娶姨太太一样,都是旧文化中的恶俗糟粕。

都是富有的纨绔子弟,士绅阶层玩乐的牺牲品,是一种性压迫,其本质跟现代意义上的同性恋有着天壤之别。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