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是山西省的铁路、公路枢纽之一,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活跃的现代化城市。

晋中市下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榆次区。

晋中是太原经济圈核心城市,2017年晋中市区(榆次)被列入太原市区规划范围。

晋中是晋商故里,纵横商界600年,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西方学者把山西商人同犹太商人相媲美。晋中还是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晋中的历史传说(山西晋中历史由来)(1)

介休绵山

隋(581年-618年)初废郡设州,改属并、介、韩、辽(开皇十六年设,治今昔阳)、吕5州。后废州复郡,属太原、西河(介州改)2郡。不久,又改属太原、介休、霍山3郡。

唐代(618年-907年)建置变化频繁,境地由并、介、吕、韩、太、辽、榆、受、箕、汾、仪等州及太原府相继领属,至883年(中和三年)定型为太原府和汾、辽2州统领。其中榆次、太谷、祁县、寿阳属太原府,平遥、介休、灵石多属汾州府,乐平、和顺、榆社属辽州。

北宋(960—1127年)时期,境地属河东路太原府、汾州、辽州、平定军管辖。宋金南北对峙期间,属于金。

元代(1271年—1368年),分属冀宁路和晋宁路。明清两代,分属于太原、汾州、平阳3府和辽、平定、霍州3个直隶州。

民国初期,全境分属冀宁道和河东道。1927年(民国16年),废除道制,直属山西省督军府(后改山西省政府、山西绥靖公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晋中境内各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分属于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边区政府管辖。1948年7月,晋中全境获得解放,各县暂归华北区太行一专区、太岳一专区和晋中(旋改称太原)一、三专区管辖。

晋中的历史传说(山西晋中历史由来)(2)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立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从此,晋中开始成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称榆次专区。

1950年8月,改称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1955年2月,更名山西省榆次专员公署。1958年11月,改名晋中专员公署,俗称晋中专区。

1968年9月,成立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仍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99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下辖的榆次市改为榆次区。2000年10月,晋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