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我最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童话)(1)

听过李克富教授心理讲座朋友,会感叹好听实用,其中常说的童话故事就是《咕咚来了》。

这个故事表面意思很简单,说有只兔子午休被咕咚的声音吓坏了,喊着同伴们撒腿就跑,最后有只聪明兔子说回去看看咕咚到底是啥,原来是熟透的木瓜掉进湖水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是李老师咨询恐惧症患者突然想起的,认为非常形象解释了恐惧焦虑根源,即不敢面对越逃避越严重,对策就是回到原点,搞明白 “是什么”这个元问题。

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如同夜晚风景的梦,有着浅显表面意思,更有深层含义,当然这都是“意识创造且操纵的结果”。

咕咚来了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在慕课里听到类似故事,可以称之为“西瓜熟了”。说是有个偏僻地方农民,突然发现地里长出一个怪物,圆圆的、鼓鼓的、黑白相间,大家从来没有见过,吓得不敢靠近,非常恐惧。有个旅行者知道了,想要消除大家恐惧,先是带着人们远远观看,然后慢慢靠近,最后挨个触摸怪物,旅行者还提议切开看看,切成一块块红色瓤,品尝一口,甜甜的非常美味,于是大家恐惧感消除,最后命名这个怪物为西瓜。

故事隐意也不难知道,我们恐惧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物不安全感与不可控感,对策就是要面对别逃避。

上面这两个童话故事,揭示的是心理困惑的应对解决之道。

安徒生童话我最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童话)(2)

我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则是“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长大了,猪妈妈让他们独自生活,并告诉附近有大灰狼,要先盖房子保护自己。结果大黑猪搭个草房子就开始快乐玩耍,二花猪搭建木棚后也去玩了,只有猪小弟认真盖砖头房子,确保安全。后来,大灰狼出现了,推倒了大黑猪草房子,踢坏了二花猪木头房子,三只小猪藏在猪小弟结实砖头房子里,最后用热水烫死了从烟囱爬进来的大灰狼。

这个故事表面意思就是不要偷懒好好干活,建筑结实房子确保安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三只小猪”是表现安全感需要重要性的故事。安全感需要是除了生理需要外最低层级需要,位于归属感与尊重感需要之下,这不难理解。

比如,学车体验是会刹车才会开车,因为安全可控才敢开车。高空游玩项目也是如此,我们敢玩是因为相信安全可靠。

反例就是,没有安全感就不敢开车、游泳、高空体验,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社会功能减弱,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等。

安全感如此重要,体现的是生存法则,即先生存再发展,安全感类似大厦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这在思维上呈现为底线思维,也就是预测并接受最差情形,做到这些就是体验安全感。

故事里的猪小弟看似安全感不足,表现为胆小、笨拙、老实、不会玩,可正是自己承认害怕大黑狼,害怕这些危险,才会笨鸟先飞,老老实实盖结实房子,确保最差情形出现能安全。

问题来了:一个承认自己笨的人真的笨吗?一个直言害怕恐惧的人真的害怕恐惧吗?一个说出安全感不足的人真的缺乏安全感吗?

底线思维是接受最差情形,本质就是增强安全感,从而解决情绪失控问题,稳定情绪,从而有心理能量理性解决问题。

能示弱,承认笨,预测差,恰似老子所言“柔弱胜刚强”。

安徒生童话我最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童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