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监督检查活动,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567户其中,通州区、大兴区市场监管局共查处11起使用假健康证的违法行为,11家涉嫌违法的餐饮服务单位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37名持有使用假证的人员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9月6日 《北京青年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有几种类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有几种类型(餐饮从业者健康证必须)

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有几种类型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监督检查活动,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567户。其中,通州区、大兴区市场监管局共查处11起使用假健康证的违法行为,11家涉嫌违法的餐饮服务单位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37名持有使用假证的人员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9月6日 《北京青年报》)

37名持有、使用假证的餐饮从业人员被行政拘留,这算得上是对违规行为的“顶格”行政处罚了。《食品安全法》中就有明确规定:患有妨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所以,餐饮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并按要求定期体检。

为什么会有人使用假健康证?一种可能是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符合要求,患有传染性疾病,才找人代检,或者直接伪造健康证。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为了省事省钱,就随便办了一个假健康证,以期蒙蔽过关。但无论如何,持假证上岗,都是食品安全领域不可忽视的隐患。这也是监管部门严惩的主因。

参与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这是公共卫生的基本要求。试想,如果他们用假证逃避健康监督,那么,岂不是就架空了相关入职体检的规章制度?岂不是给民众健康乃至公共卫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吗?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就必须严惩使用假证行为。

食品领域的安全历来为民众所关注,特别是直接入口的餐饮,更需要绷紧食品安全的神经。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使用假健康证的从业人员,监管部门就应当像打地鼠那样,露头就打,且予以严惩。在笔者看来,行政拘留使用假证的从业者,这只是其一;另一方面,公安部门还必须硬起手腕,从代检和制售假证的环节入手治理,堵上假证的漏洞,确保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货真价实。

食品安全重于天。对于餐饮从业人员持假证这一乱象,希望其他地方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能开展检查,揪出使用假证的滥竽充数者,敲打使用假证的违规行为,进而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黄齐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