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星番

聂远说起角色来像是寻常聊天,一句“跟你多说两句”开了场,而后是洋洋洒洒的一段长篇。他对角色的构建顺着电话一句句传过来,最后一个音落下,明川已经在眼前成了型。

这是聂远自《延禧攻略》之后接下的第一个角色,饰演一名特立独行的法医。他本身就很喜欢有破案情节的、犯罪题材的戏,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再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加上剧方的态度诚恳,他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想做一个温暖向上、关照现实的法医题材作品。

自己的爱好与对方的初衷一拍即合,《心灵法医》就此敲定下来。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2)

聂远很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3)关注这部剧的进展,他开直播和网友同步追剧,聊角色聊到停不下来;他也知道观众对这部剧的争议,比如魔性的背景音乐,罗笔芯的人设,甚至他自己也会说,《心灵法医》在细节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他在哪个剧组都好像是操心的命。去年的《延禧攻略》,他手把手地教太监递茶,教妃子撒娇,这回到了《心灵法医》,直接被制片人委任了一个艺术顾问的头衔,还是亲自上阵,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调。

制片人董俊说他的表演很有人情味,但他的人情味远不止体现在表演上。聂远一直记着自己十几年前拍戏的时候,在老一辈演员身上感受到的那种纯粹的创作氛围,可以为了哪怕一句台词较劲、争吵,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把戏演好。

他特别享受那种环境,“因为那是我们这个职业真正在给观众呈现好的东西。”

聂远身体力行地把这种创作氛围带到每一个他所在的剧组。在他看来,表演没有对错好坏,但一定要多去交流,就像当年那群四五十岁的老前辈们教给他的一样。

“传承”二字的最好诠释,不外如是。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4)

01

聂远一开始对法医的印象和其他人一样,觉得他们跟普通人的生活有些距离。在他的认知里,法医天天接触的可能都是案件或者凶案现场,要在血腥的环境里和尸体打交道,其他的,他无从想象。

所以接到《心灵法医》时,他迫切想要知道的,就是法医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他跑去跟他们接触,法医中心去了三回,体验生活。他去了他们存尸和解剖尸体的地方,环境里弥漫着尸体长时间放置后的,腐肉的味道,那种味道对他的冲击非常大。

聂远第二次去的时候见到了一具尸体,是一名入室抢劫案的被害人,第三次去,他得到允许,观摩和参与解剖尸体的过程。

当真正体验完这三回以后,聂远的心态平和下来,面对这种环境和现场的时候变得从容。他达到了体验生活的目的,对法医这个群体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我们常人可能对这种现场是有敬畏感的。但他们除了敬畏感还有职业的东西,他们想去了解真相,要很理性、很客观地了解一个被害人和凶案的真实情况,蛮震撼的,也对我演这个戏有非常大的帮助。”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5)

按照大的范畴来讲,法医属于刑警部门,有很多刑警在干了很多年以后才转成法医。在这个行当中,法医甚至是有点傲气的,他们除了要学习警察破案的一些技术和手法以外,还要学习医学的东西,因此学历也要高于普通警察。

《心灵法医》让明川在破案过程中做了很多收集和找到线索的工作,从这个范畴来看,其实符合逻辑。而且这部剧突出的又是法医,

聂远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去控制“主角光环”的使用,让明川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普通的警察。

他赋予了明川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比如眼神。警察有时候眼神很犀利,有时候又会把眼神闪开不看对方,这是要留给对方放松的时间,也是留给自己观察对方的机会。

这些细节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很难把控,太过细致的东西往往不好拿捏分寸,往深了说,涉及到演员的专业素质。“很简单,演不同的角色要有不同的状态,我今天演的可能是一个银行职员,我要有银行职员的一种状态,眼神里透出来的东西就要跟法医不一样。”

这种专业素质每个演员都需要做的功课,也是这个职业必须要去学习和积累的能力。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6)

《心灵法医》当中有很多案件,每一个都会剖析人性的不同层面,聂远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孕妇案,因为那个人物很接地气,在一些转折和人设上,既比较少见,又合情合理。

再就是雕刻案,在那个案件中,明川亲手解剖了他的同学,承受了这个职业不得不承受的痛苦,连解剖的时间都被拉长到三个小时。正是这段剧情让聂远觉得,法医这个职业值得所有人去尊敬,也值得更多人的喜爱。

这些转折和痛苦体现在剧作中,归根究底,讲的都是情感,都是人之常情。

“其实我们不管拍什么类型的剧,作为角色,都要活在剧情当中,感受真实的情感,一部剧更多的基础和核,就在于真实。”

02

聂远是个较真的人,他在直播当中提过,《心灵法医》在细节上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逻辑。尤其是这种涉案剧,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有的案件不能是想当然的,无论图财还是害命,它都有它的目的性。这些细节,不能只靠演员的想象。

“我个人认为,当破案找不到头绪、找不到线索的时候,还得往下找,还得从蛛丝马迹当中去找那些不可能的可能,我觉得观众是愿意看这种思维的。”

他心里有对剧情的期待。作为主人公,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观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在这个时候,他找到了蛛丝马迹,在一些细节中发现了可能破案的线索。这是他理想中的细化程度。

这种“临门一脚”放在纸面上,可能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但是想要把文字完全具象化,将剧本里的内容落到实际拍摄当中,难度往往要成倍增长。

这就要求制作方也好,演员也好,要时刻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想问题。“他为什么要那么干啊?凭什么这个线索就出现了啊?你凭什么就想到了啊?”聂远一字一句地念叨着,“你一定要问为什么,你要反过来想,如果说你把我问住了,我能给你合理地解释清楚,我觉得这就对了。”

在他看来,《心灵法医》还可以做得更加贴切和细致,虽然他们已经足够用心。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7)

除了主演,聂远在剧中还担着艺术顾问一职,不过说是顾问,其实干的都是之前他在剧组里本来就会干的活。因为演戏的时间比其他年轻演员长一些,所以他把这些有用的经验分享出来,对整部剧的完善也有帮助。

但更多的,还是整个剧组在创作角色的过程中,共同地去找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人撑不起来一台戏,一定是一帮人一起托起来的。所以聂远愿意分享他的理解,一帮人一起讨论怎么演才能达到一个最默契、最舒服的状态,让观众看得时候能够喜欢。

至于搭档演员的年龄比他大还是比他小,经验充不充足,于他而言都是一样,大家都需要相互理解和配合。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8)

聂远记得自己以前拍《天下粮仓》,那时候他才二十三岁,带着他拍戏的老演员们都已经四五十岁了,他们天天吃饭的时候不聊别的,只聊戏。“谁谁谁,你把多少集多少场的戏,背一遍给我听听,咱俩对一遍台词。

他们谈剧情,谈感受,谈每一个人对角色的理解。一群人在现场较劲,为了一场戏、一句台词争到脸红脖子粗,一句一句拆开了揉碎了掰扯,但是私底下什么矛盾都没有。现在的年轻演员,已经很少能接触到这种纯粹的表演氛围。

“现在好像拿过来什么都可以演,其实不是的,你想演好一个角色,你要花很多精力,你要听很多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9)建议,要去吸收很多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聂远很喜欢别人跟他讲,自己怎么看待这个角色,理解这个角色,他自己也会去花很多心思去理解对方,这是他想要营造的剧组环境。

“真的就是那句话,戏不是一个人演的,戏是大家演的。”他希望每个角色都有自己身上出彩的地方,每个角色都有属于他的气质和功能,

而不是一部剧的高光时刻只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或者能给自己增多少光,添多少彩,这样出不来东西。

反而是之前那些被细细打磨过的作品,就像《天下粮仓》,放到今天,依然可以品出它的味道。经典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0)

不过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创作正在慢慢回到以品质为主的阶段。聂远庆幸今天有这样的大环境,允许像他一样的演员把戏演好。但比环境更要紧的,是他怎样去要求自己。

“我想把我曾经看到的和学到的一些好东西分享给大家,我们这个年龄段属于中生代,真的就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把老前辈们的一些经验告诉给更年轻的孩子们。

他正在用行动践行这种传承。

03

自从因《延禧攻略》再度受到广泛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1)关注以后,有不少剧本找到聂远,他的事业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也曾经历过这种时期,当年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天下粮仓》《倩女幽魂》《隋唐英雄传》《雪山飞狐》等等,哪部都给他带来过荣耀。

因此他深知,凭借一部作品受到制片方和观众的青睐,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状况,这是演员这个行业所遵循的规律,热度的来去实际上靠的都是作品。“如果你没有好的作品、好的角色让观众接受,那可能观众会慢慢地把你遗忘,这也是正常的。”

他也有感到无奈的时候。有时候他开玩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能自己想去演的,或者别人找过来的、自己也觉得合适的,会因为很多的变数错过;而有些本不在自己选择范围内的,在一些巧合作用下,反而落在了自己手里。

他的选择是顺应这些变数。“如果你接受它了,那你就尽量地去完成好,所有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称心如意的,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生活中也是一样,你设计得挺好,但是很多都会有出入,对吧?”他的语气温柔而平和,像是在缓缓诉说中又一次对自己进行了说服。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2)

聂远如今刚过四十,正处在中生代演员最好的年纪,他对角色的热情依然饱满,会主动争取角色,遇到喜欢的角色可以付出和放弃很多东西,不看重其他任何因素。

他有一股热血和拼劲儿,只要这个角色真的足够让他喜欢,他都乐于付出精力、克服压力去塑造。“开个玩笑,比如说今天你要让我演一个特别让我动心的胖子,我一定会把自己喂成一个胖子;你如果让我演一个特别让我心动的拳击手,我一定会把自己变成近乎于拳击手的拳击手。”

“我还年轻。他笑起来。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3)

演员这个职业对聂远来说,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年龄段,都会有自己可以去发挥和闪光的地方。今年他四十岁,还能演主角,等到他五十岁、六十岁的那天,不能演主角了也没关系,不能演年轻人了也没关系。

他可以演父亲,演可爱的大叔,演慈祥的老爷爷,演逗趣的胖子,只要他们身上有闪光点,只要观众吃,观众认,他都愿意去做。

“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多元化的,我们在生活当中不可能每天见的就是年轻人,就是美女帅哥,不可能的。”

现在一些年轻演员,等不来自己想演的角色,也没关系,踏踏实实地学习,把每一次的创作经验放在心里保存起来,都是宝贵的将来财富。“演戏演什么?

到后面演的就是你的人生经验,演的就是你对情感、对环境、对世界、对人物的一种理解。”

在他心里,演员就像一杯水,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就要与容器相契合,他很早以前就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今天是杯咖啡,我就要有咖啡的味道,我要吃一杯茶,我就要有茶的浓郁。”演员一定要有这种契合,要有与角色贴切、为角色牺牲的地方。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4)

现在他在表演上还会有困惑。表演是无止境的,他一直跟自己开玩笑说“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心中的杨过”,每个观众心中的“好”都不一样,演员不可能永远凭着一种状态行走江湖,他要促使自己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

他不敢说自己在事业上有什么目标,只是觉得他的方向更加明确。演一部戏,演一个角色,他更加知道这个角色的点在哪儿,他应该怎样去体现。以前有的时候他会有些游离,或者似是而非,现在对这种准确度上的把控会更精准。

聂远像个表演上的学徒,虽然已经有足够多的阅历和经验在手,也总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一些新的知识,这是表演的惊喜所在。

聂远个人详细资料(专访聂远承上启下)(15)

《心灵法医》的制片人说他是个很有导演思维的演员,他自己也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过有做导演的念头,至于这个想法什么时候成真,还是要看机缘巧合,但他心里已经有一个模糊的雏形。

“我一定会选择一个我喜欢的题材,比如刑侦剧,或者古装剧,我比较喜欢的,能让我自己有嗨点的那种,然后我们要从一些理性的角度去分析,怎样去呈现它。”

聂远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站在导演的位置上,做一些多于演员的逻辑和情感表达。“这也算是我下面的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一个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