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北宋的诗人吗(李商隐是古代的朦胧派诗人)(1)

晚唐诗人李商隐,继承前人传统,能以短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诗的含蓄蕴藉方面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唐明皇夺走儿子寿王的妻子杨玉环,册封为贵妃,按封建礼法叫“淫乱” 。白居易的《长恨歌》为尊者讳,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宋人杨万里说得直率,“寿王不忍金闺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李商隐则含蓄得多了,他的《龙池》是这样写的: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前两句写唐明皇赐宴兴庆宫龙池上的场面:云母屏开,宴饮作乐,羯鼓声急促高亢,淹没了所有器乐。后两句写夜深宴罢归来,唐明皇的侄儿薛王酩酊大醉,而儿子寿王却夜不成寐。为什么睡不着?留给读者以回味和想象。

李商隐是北宋的诗人吗(李商隐是古代的朦胧派诗人)(2)

他那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千多年来,解释纷纭。有的说,是他五十岁时慨叹当年抱负成泡影,而今政治上沦落、生活潦倒的;有的说,是他五十岁时,追忆青年时的爱情经历的;也有的说是悼亡之作。正由于字面极美,“朦胧” 得相当可以,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反成了名篇了。但过于“朦胧” ,就十分费解。北宋以黄庭坚为首的的西昆派诗人,颇受李商隐的影响。金末诗人兼诗评家元好问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