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1)

文 | 胃窦Elaine

最近俞飞鸿的一期谈话类节目在各大社交网站上刷屏了。

节目上,主持人窦文涛和冯唐提出了很多大龄未婚青年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还不结婚?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47岁的俞飞鸿温柔而坚定的回应: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2)

首先,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也不是不婚主义者,我的状态只不过是我没结婚,我并没有那么着急,我到什么年龄就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婚姻。

接着,主持人发问,你觉得老一个人呆着,精神会正常吗?

俞飞鸿用了身边很多大龄单身男人举例,然后反问:你觉得他们不正常吗?怎么女性单身就不正常了呢?

这回答,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过半百的女神说出了广大单身女性同胞的心声。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3)

这个时代很宽容,因为它允许“剩女”的存在,但这个时代又如此苛刻,它创造了“剩女”这个词汇,并被施加以冷嘲热讽。

看过彭于晏和舒淇的一部电影,叫《剩者为王》。

舒淇饰演的35岁大龄未婚都市女性女主,被评价“什么都好,就是也还没嫁人”,虽然她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被剩下,对于婚姻也没有那么渴望。

面对母亲的不停逼婚,她说,从小一直觉得什么事只有努力就会实现,学位啊,求职啊,加薪啊,甚至是减肥啊,努力的去变得漂亮啊。

可是感情的事情要怎么努力呢,茫茫人海,要到哪去拼搏,找谁去奋斗?

别总是挑来挑去,到最后都被剩下了

你一天不结婚,爸爸就算死也不会瞑目

现在不结婚,等老了看你怎么办

二十几岁,身边的很多人常常会被这样的问题问得无言以对,搞得没结婚就跟得病似的。时间久了,连我们都不禁怀疑自己,“不结婚,人生的下半场真的会很惨吗?”

真的会很惨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俞飞鸿就是摆在面前最好的例子。

今年47岁的俞飞鸿,单身,但她活得比谁都要潇洒美丽,不紧不慢的说话风格,经过岁月沉淀的优雅气质,浑身上下都闪耀着独立女性的光辉。

当主持人问道,你一个人呆着会觉得烦吗?

俞飞鸿的一句话直接让对方哑口无言,只要自己精神世界足够富足,一切都不是问题,若为了过日子而凑到一起,那种两个人的无话可说,比一个人的孤独更显悲伤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4)

最让我动容的是,她说的一句话,现在不结婚也只是刚好这个阶段在这个状态,就好好享受当下所处的阶段,没有必须要急着去选择婚姻,或者成为别人眼中的某种状态

对于婚姻,她并没有持激进的否定态度,而是以单身的最好状态去尊重婚姻,不强求,不执拗,有自然是锦上添花,没有也能过好一个人的日子。

这样的俞飞鸿,真的太酷了。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5)

前段时间,微博网友@SUM不二 脑洞了一部电视剧《淑女的品格》,讲述四个女人四十岁的生活,重点是美丽、有钱、自由,想爱谁爱谁,把自己活成女王的姿态。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6)

恐怕连网编自己都没先到,一时兴起的脑洞,竟然会上了热搜,网友纷纷出谋划策,就连演员陈数和曾黎都转发微博表示“有点儿期待”。

这样一部没拍出的剧竟然如此受欢迎,与其说是网友脑洞大开,不如说这部剧满足了所有单身女性“对自己40岁生活”的美好憧憬,没有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也没有婆媳小三的狗血剧情。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7)

这种潜在尚未被发现的消费需要,也正是说明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已经不再被视为女性的天职。

换个说法,就是单身时代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七个年轻人就有一个选择单身独居,尤其是北欧等发达地区。

中国目前也有两亿单身男女,其中“主动单身”的人,绝不在少数。

我租房的时候认识了一个35岁的二房东,未婚,10年前来的上海,靠着前期攒下的积蓄,两年前申请了个硕士,辞职读起书,顺便兼职做起房东中介,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有一次,跟她闲聊时,提到到结婚这个话题,她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最重要的,是知道不结婚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从来就不是‘找不到’‘没人要’,当婚姻这道题不存在,自己爱咋折腾都行。

是呀,当你有能力过好单身生活,谁还委曲求全要一段婚姻。

编剧柏邦妮在《奇葩说》说过一句话,

没有任何一种主义大过你的生活。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能绑架你的自由。你是一个女人,你爱怎么来就怎么来,你怎么舒服就怎么活。

无论结婚不结婚,都是个人当下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只要你自己喜欢。毕竟,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8)

美国著名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说过,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记得看过张钧甯演过的一个情感短片《餐桌上的陌生人》。

俞飞鸿采访上海卫视(俞飞鸿谈婚姻观)(9)

视频一开始时,女人回到家,一边放下包,一边试图跟丈夫搭话,“刚遇到五楼的陈太太,她女儿长得很快呢。”紧接着,问了一句:“你饿了吗?”

男人却戴着耳机,双手忙碌地在敲打键盘,许久才甩出一句:你说楼下怎么了?

女人重复刚回来讲邻居孩子长得快后,对话随即结束。

之后,除了持续不断的键盘敲击声,再无其它。两个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人,一个无聊地划着手机,一个始终专注于电脑。

第二天,女人在家打扫时,发现了沙发下的录音笔,当她打开录音笔:

妻子:“帮我拿一下遥控器。 ”

丈夫: “嗯。 ”

妻子: “现在生菜好贵喔。 ”

丈夫: “是喔。 ”

这支录音笔记下了他们少得可怜的对话,通常都是女人先说,男人只是简单的敷衍。

而这也是很多中国式夫妻的真实写照,因为舆论的恐吓,仓皇地逃进婚姻避难,然后很快也就会因为缺少了共同语言,在婚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钱钟书先生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毕竟,两个人的孤独,远比一个人的孤独更悲伤。

无论如何,请先相信:你值得遇见一个与你两情相悦的人,一起共度余生。

而在此之前,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精进自己,不论是外表,还是内在的精神,都要变得更美、更好。这样,在遇见那个对的人时,才会不慌不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