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网上偶遇黄梅戏《六尺巷》,恍惚记起小时候听邻居吴大奶奶讲过,基于好奇,搜索了一番:

“三尺巷又名六尺巷。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好一个“让他三尺又何妨?”

这类争地基争田边的事情,在我们老家屡见不鲜,邻里之间常常为此打得头破血流不可开交。

俺自己家的婶子也常是暗中侵占我们家的地边,一年一拃半拃的宽度。俺爹俺娘念着是自家兄弟妯娌,也不计较,用俺娘的话说,我少种那两拃地也饿不死。

俺爹的脾气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婶子占了地还得寸进尺强词夺理,非说我们家占了她们家便宜,俺爹气得要揍他弟,俺娘拼命拦住了。

随后请来了队长和村支书,要求量地找地界,结果惊人,俺婶子这些年蚕食了俺家一米多宽的土地。

婶子从此跟俺家结了仇,俺娘把这仇只限于她和婶子之间,说大人之间的恩怨跟我们孩子没关系,跟俺爹他们兄弟也没关系。

俺娘的忍让和大度,终究还是让俺婶子有所转变,慢慢地会主动来找俺娘说话拉家常了。

时代飞速发展,俺们那个曾经贫穷的小村落也翻天覆地迎来建新房的热潮,俺家先于邻居建起了新房。

邻家大哥晚我们两年,虽短短两年,房子的建筑风格却已经大变。他们家想增加房子的南北向宽度,但这样一来,房檐就会大大越出我们家房檐,对于紧挨着的两家邻居来说,这是大忌,何况我们家还是排首。

大哥来找俺爹商量,俺爹很干脆,什么年代了,咱们不讲究那些老理,房子是你家的,你们想咋盖就咋盖。

房子盖起后,比俺家房檐多探出去两米宽,高度却比俺家矮。俺爹一问情况,原来是邻居大哥特意把房子少盖了一砖,降低了高度,以此来表示对俺爹的感激。

开始,我们两家这种房子看着很怪异。慢慢的,就见怪不怪了!

村里的新房子,盖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

三尺巷变六尺巷,这个故事随处可见。

十句顶级禅意短句(让他三尺又何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