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30日,东京奥运会迎来第七个比赛日。你还记得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吗?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关于这段历史,纪录片《奥林匹亚52》记录了195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夏季奥运会,旨在通过影像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抚平人们当时的冷战创伤。这部片子正是法国电影大师克里斯·马克的首部作品,而今天正是这位大师的100周年诞辰暨逝世纪念日。“在马克的电影世界中,一切皆被包容。”——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塞尔日•杜比亚纳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1)

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1921.7.29—2012.7.30)法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影评家,新浪潮运动左岸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美丽的五月》 等纪录片及科幻片《堤》等。隐藏的大师100年前的7月29日,克里斯·马克诞生。9年前的今天,他几乎在同一个日子逝世。整整91年的生命循环,马克像划过纪录电影世界乃至电影世界的一颗璀璨的流星。媒介的转轨与历史的剧变在他极具艺术性的创作中反复闪回,记忆、时间、空间被剪切组合重新拼贴展现,他发掘了纪录电影隐藏的美妙。前《电影手册》主编米歇尔·付东在追忆克里斯·马克时说道:“他是一个不张扬甚至过分保护自己隐私的人,被看作为一名‘隐藏的大师’,他的作品启发了很多导演,尽管他们从未见过他。”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2)

克里斯·马克(左)与《广岛之恋》导演阿伦·雷乃的确,这位行踪隐秘、作风低调的法国纪录片大师的生平哪怕之于对其作品最谙熟于心的影迷们也如同一个谜。在完成首部纪录片《奥林匹亚52》后,1953年,告别评论家身份的马克同塞纳河畔的另一位大师阿伦·雷乃合作了纪录片《雕像也会死亡》,他撰写了影片中优美而极具思辨性的旁白,诘问西方对于非洲文化改造与侵略所造成的恶果,又提出艺术作为记忆载体这一观点,这几乎是贯穿马克整个导演生涯的核心母题。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3)

纪录片《雕像也会死亡》剧照1957年,作为《雕像也会死亡》的延续,马克拍摄出极具美感的《西伯利亚来信》,将西伯利亚土地上所有花朵、河流与民俗文化用一种全新的视觉建构方法呈现,安德烈·巴赞评价此片是一部“被记录下的散文”。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4)

纪录片《西伯利亚的来信》剧照整个五十到六十年代,克里斯·马克与左转的法国知识分子界一同卷入世界范围内的激进热潮,相继拍摄了《以色列建国梦》《是!古巴》《美好的五月》等片。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他还受邀前往朝气蓬勃的初生新中国,拍摄了纪录短片《北京的星期天》。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5)

纪录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剧照在这部短片中,他放下了过往作品里的先锋气质,用外来者的目光记录下了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北京,用拼贴年画组成了字幕,历史园林、市民公园以及西单商场,悉数展现在马克的摄影镜头中。片中的中文字幕则是另一位女性电影大师阿涅斯·瓦尔达亲手制作,稍显稚嫩的翻译显得分外可爱,他俩也分别收获“马凯”和“娃尔达”的别名。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6)

巴黎在燃烧1962年五月的巴黎,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后,克里斯·马克走上法国街头同各阶级的巴黎人进行对话采访,在完成对55小时拍摄素材的剪辑工作后,推出了被视作马克职业生涯代表作的《美好的五月》。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7)

纪录片《美好的五月》剧照这部影片在形式上明显受到让·鲁什一派“真实电影”的影响。全片如同一份影像档案,记录着当时整个巴黎社会环境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在《美好的五月》拍摄间隙,马克突发奇想用照片进行一次完整的叙事。回到剪辑室,在电影史有着独特地位的《堤》就此诞生。影片几乎完全由静态画面构成,讲述末世后一个男人在时空中不断追索此刻与过去的故事。记忆、爱与时间是克里斯·马克毕生探索的谜题,而谜底正是他所拍摄的一部部作品。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8)

影片《堤》剧照巴黎在燃烧,正如当时大部分法国知识分子一样,马克用电影的方式介入热潮,这一时期他成立了工作小组SLON,并最终完成了鸿篇巨制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这部信息量极为庞大的长达240分钟的纪录片,将整个六七十年代的左翼运动的影像史料同爱森斯坦电影共置入结构之中,追忆了成为历史的激进浪潮。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9)

纪录片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剧照“因为我知道时间永远是时间,空间永远只是空间。”1983年,纪录片《日月无光》问世。克里斯·马克在开篇就引出这句来自T.S艾略特的诗句,宣告他终于回归散文电影。“记忆,其唯一的功能就是留下记忆。”马克在旁白里写道。他的摄影机穿过多个国家,纪录着最现代与最古老的文化与记忆,通过一个个极具活力的镜头织成一种散文式的影像文体。

一九九六年奥运会(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10)

纪录片《日月无光》剧照法国小说家莫迪亚诺曾在书中写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许多事情讳莫如深,必须三缄其口。”从历史影像到散文诗,克里斯·马克尝试了无数电影手段,而他所做的正是让所有缄默的记忆档案重新开口,电影史无人像他这般具有追寻逝去时光的神奇能力。“在马克的电影世界中,一切皆被包容,”时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塞尔日•杜比亚纳在克里斯·马克的葬礼上这样评价:“从个体到群体,从当下到回忆,从内心的静谧到辉煌的斗争,无论是简易的手段还是高级的技术,无论是那些卑微的形式还是那些宏大的历史。”100年沧桑巨变,我们仍在期冀一个如克里斯·马克这般,以影像谱写记忆、为人类文明战斗的杰出艺术家。在法国电影大师克里斯·马克诞辰暨逝世一百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克里斯·马克亲爱的纪录片爱好者朋友:如若您想观看推文所述影片,不妨互动留言告知我们需求,GZDOC有望开启影片渠道推介,敬请期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删原标题:《他曾记录69年前的奥运会!百年之后,再见马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