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的火爆更多体现为一些个体的走红,并没有达到大生态、全产业崛起的程度但新一代歌迷群体消费意识的改变,年轻人表达欲望的觉醒,新媒体的“直投”效应,会让民谣玩出更多新花样,民谣的进一步爆发确实已具备了一定条件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民谣弹唱有哪些风格特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民谣弹唱有哪些风格特征(民谣接下来该怎么玩)

民谣弹唱有哪些风格特征

民谣的火爆更多体现为一些个体的走红,并没有达到大生态、全产业崛起的程度。但新一代歌迷群体消费意识的改变,年轻人表达欲望的觉醒,新媒体的“直投”效应,会让民谣玩出更多新花样,民谣的进一步爆发确实已具备了一定条件。

民谣复兴远未到“火”只是一些个体走红

尽管看起来,民谣的发展现状形势一片大好,但十三月唱片的CEO卢中强并不太认可“民谣真的火了”这件事,他说:“从大生态来说,我认为民谣近两年并没有爆发性的增长,走红的只是一些个体,大生态的崛起还完全没有,并没有达到产业链中一个领域的复兴的程度。”

他认为,虽然去年整个民谣领域非常活跃,但深究起来,只有大冰的成功不属于个体现象,而是带动了一个群落,把以往活跃在丽江等地的民间民谣歌手,通过系列畅销书、《大冰的小屋》合辑、巡演等形式整体推出,同时专业纪录片团队跟拍记录了这个案子的整个过程,该纪录片的网络点击量目前已超过3000万。而所有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成功的民谣生态范本。

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与民谣有关系的业内人士都与卢中强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民谣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和一个音乐群落的符号,并未达到全行业大爆发的阶段,只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悄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歌迷,渐渐散发着它本来就有的特殊魅力。

终端消费群观念改变了

卢中强认为,大家看到的民谣演出市场的火爆,民谣歌手身价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艺产品的终端消费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90后为代表的歌迷表现出了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

“无论是我们的信心,资本的信心,还是所有从业者的信心,都建立在消费人群上,那就是90后,他们是真正愿意买票看演出的一群人,真正有强烈消费愿望的群体。”

比如去年“大冰和他的朋友们”的5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在北展的那场演出最贵的票卖到了5000元一张,这个位置在舞台上的“火塘区”,与歌者零距离,而90后的歌迷愿意为这个特殊位置花大价钱,愿意不计代价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孩子可能并不是说特别有钱,但他就愿意花钱去干一下这个事,他们是市场真正的未来”。

卢中强还开玩笑说:“可能也是社会环境变了,现在很多95后的孩子家里都有两三套房子了,不愁出路啊!不像80后的孩子,花几千块钱看场演出,这个月就没钱租房子了。”

在他看来,歌迷全新的消费意识会让市场更良性、健康,包括硬件产品,高保真耳机卖得越来越好,蓝牙音箱越来越高级,通过这样的方式,音乐大市场在进行飞快的升级换代。

民谣还能怎么玩?

1、暗藏创作力量有待挖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罗大佑、崔健等一大批歌手深刻地影响了年轻人的成长,体现出了音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卢中强认为,在一个很物质化的社会,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表达,更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正如李志的“有思想”打动了大批年轻歌迷,更多民谣作品把当年的音乐批判性,转化成了一些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像小情绪、腐等现代青年人的生活感受等,这些也在影响着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同时激发出强烈的个人表达欲望。

卢中强说:“现在,民谣在这块的表达并不是很完美,但我们发现在校园、社会上,其实暗藏着十分汹涌的创作力量,太活跃了。像年轻人热衷的二次元,就是90后的摇滚,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抗争,只不过与罗大佑、崔健那代人比起来,还是显得单薄了一点,而且缺乏专业团队的扶持。”

2015年,十三月唱片借助大冰的影响力,从海口到新疆在国内走了200多所高校,普及民谣的同时也在发现新的民谣创作力量。而2016年,他们还将在高校施行“深耕细作”,已经定下了制作5张民谣合辑的目标,“我们去年沉淀了一批作品,还要去校园里、社会上找,在高校广发征集令,汇集优秀作品”。同时,他们还在北京建立了民谣制作基地,在编曲、乐手等方面积蓄人才,培养建立活跃的民谣全生态。

2、歌手当“沙发客”全国巡演

为了让民谣形成“全生态化”发展,十三月唱片还投资了一个有意思的新项目——“众乐记”。“众乐记”3月11日将在北京启幕,落地模式非常有特色,在3月到6月的共100天的时间里,民谣歌手马雨阳、陈泓宇在全国27个民谣地标城市举办27场巡演,行走方式为一路搭车,住宿问题则依靠在各地歌迷家里当“沙发客”解决。

听起来这颇似一场关于民谣的行为艺术,然而民谣的本源是民间,“众乐记”恰恰以这种方式走回了“民间”这块最丰厚的土壤,让民谣和普通听众的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新意十足。

卢中强说:“众乐记”是在往下沉,回到民谣音乐最朴实、原发的状态。”

3、自媒体为民谣发展铺平道路

目前,摩登天空、树音乐等公司都有民谣类的演出和发片计划,但大规模、全系列地在民谣领域发力,似乎如10年前一样还是只有十三月唱片。卢中强说,公司成立后有过最惨淡的时期,现在市场转好使得更多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开春后,十三月唱片还准备正式发行6张“新乐府”唱片,5月推出“新乐府”音乐节。这个系列把昆曲、黄梅戏、越剧、川剧等中国元素与现代音乐结合,卢中强称之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民谣,才真正回到民谣的路上”。

他还强调说,近两年来自媒体的崛起,也在传播渠道上为音乐审美的细分、为民谣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自媒体让死忠粉更容易聚集,现在我做演出很简单,发条微博就够了,不像以前必须要搞电台连线、报道宣传等。自媒体让强行收听收看成为过去,让音乐排行榜变成了笑话。这些,是以民谣为代表的独立音乐这两年能打出翻身仗的重要条件,是民谣等独立音乐进一步爆发的有利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