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自今年5月起对天津市蓟州区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的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完成东汉、唐辽及明清时期墓葬3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近200件。
白马泉村北墓地汉墓M10前室地面文物
白马泉村北墓地位于蓟州区城关镇白马泉村北部、府君山脚下,南距蓟州区独乐寺约1000米。20世纪90年代,天津考古部门曾在与墓地相邻的白马泉村东南发掘唐代墓葬2座。2021年,因建设工程需要,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不同时期古代墓葬60座。今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据介绍,已完成考古清理的3座东汉墓葬分布集中,总体保存较好,均为京津冀地区东汉时期常见的中小型墓。3座墓葬的墓室形制呈现出“第宅化”特征,随葬品不见仿制陶礼器,而以实用器以日常用器和模型明器为主,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根据3座墓葬的分布规律推断,这有可能是一处家族墓地。
白马泉村北墓地汉墓M10
白马泉村北墓地汉墓M12
已清理完成的10座唐代墓葬分布较为零散,且破坏严重。墓葬均为中小型墓,构筑结构简单,墓室砌筑所用青砖多为残半青砖,墓室地面少见青砖铺底,可知墓主人身份不高。
白马泉村北墓地汉墓M12墓室地面文物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白马泉村北墓地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尹承龙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以现蓟州主城区为中心,在其周围西关、东大井、小毛庄等地都有大规模汉代墓葬集中分布和考古发现。但在城区北部特别是靠近府君山附近区域,汉墓考古发现较为少见。本次发掘拓展了蓟州城区范围内汉代墓葬的分布空间,为认识、解读汉代蓟州城市聚落考古和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尹承龙说,天津地区唐辽(宋)时期墓葬总体发现数量较少,以往仅在蓟州、宝坻、武清、静海、东丽等区有零星考古发现,总数累计在百座以内。对白马泉村北墓地的发掘一次发现近20座唐辽时期墓葬,尚属首次。墓葬虽因盗扰破坏严重,随葬品较少,但基本形制和结构清楚,出土遗物特征明显,为建立天津地区唐辽时期墓葬的考古学年代标尺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白马泉村北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期待有新的考古发现和收获。”尹承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