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这是朱老总之女朱敏的原话。

1926年,朱敏在莫斯科出生,其母时尚漂亮,其父英勇威武,可是没过多久,她的父母就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她,当时的小朱敏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悲惨童年的开始。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

而后来,在她的未来生活中又发生了什么,让本应该幸福快乐长大的朱敏对自己的母亲有这样的怨恨之情呢?

一位不合格的母亲

故事要从朱敏父母的相遇讲起,在20世纪初,思想还未完全开化的年代,贺治华就作为一名新时代女性,站上了女子学校的讲台。

她是开江县人,其父亲是当地一位可敬的先生,较殷实的家庭背景和父亲的宠爱使得贺治华在幸福中长大,成为了一名自信、阳光、大胆的知识女性,后在开江县女子学校教书。

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的青少年都随之而兴奋,贺治华也不例外,她走上演讲台,以其卓越的见识和慷慨激昂的话语,牵动了所有台下观众的心。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2)

贺志华(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贺志华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被称为“开江之最”。

热情自信的贺治华引起了路过做客的朱老总的注意,他对台上这位女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自己朋友的妹妹,于是在介绍下,两人很快相识了。

贺治华之前其实也对朱老总倾慕已久,借着这次机会,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1922年,朱老总奉组织之命前往德国柏林学习,贺治华也辞去了工作,一起前往德国,后来二人成了婚,这时朱老总36岁,贺治华19岁。

在德国,两人一同学习进修,可是渐渐地,贺治华对这样的生活并不满意了。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3)

年轻时的朱老总

来到了国外,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贺治华觉得应该多出去玩一玩,感受风土人情,享受自在的人生,可是朱老总比较沉得住气,他认为积极提升自己、办好组织的任务才是最主要的。

可能就在这个时候,贺治华的心就已经跟着国外自由浪漫的风飞走了。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朱老总虽远在德国,但也积极参加了,可是这一举动使德国当局恼怒不已,他们下令将朱老总驱逐出境。

此时贺治华也已经有了身孕,她也只能跟随朱老总一同去往苏联。

到了苏联,朱老总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将贺治华也安顿好,后来,在1926年,贺治华生下了一名可爱的女儿,朱老总给她起名叫朱敏。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4)

朱德(前排右一)、贺治华(前排右二)

但不巧的是,这时北伐运动开始了,朱老总奉命回国参加战争,为了更好地保护妻女,他将妻女留在了莫斯科,独自回国。

贺治华这时已经心灰意冷了,她不再想等丈夫回来了,而是想要离开,开启自由自在的新生活。

朱老总走后,她迅速联系四川的妹妹,让妹妹来将自己的女儿接走,而自己,则与不知道什么时候联系上的革命青年何家兴一起远走高飞了。

朱老总这时正在忙着北伐战争的事情,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他接到贺治华离开的消息后,虽惋惜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便一心投入革命事业中去了。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5)

本以为贺治华背叛朱老总,与自己心中的“所爱”远走高飞也就算了。可是在后来,这对无下限的夫妻居然做出了更加可耻的事情。他们出卖了共产党同志们,其中就包括罗亦农!

原来在1927年,贺治华与何家兴成婚后,组织就将这对夫妻调到了上海工作,何家兴负责做中央常委罗亦农的秘书,负责一些保密工作。

贺治华认为自己到了上海,更应该多享受生活,夫妻俩就频繁出入社交会所,花天酒地的消费。

渐渐地,何家兴的工资就不够用了,两个人居然打起了出卖地下党员的主意。

她们在社交场所结识了一名英国巡捕,并提出自己手中的350地下党人员的名单需要对方支付3000美元,为了证明自己的可信度,他们首先提供了罗亦农的家庭住址。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6)

罗亦农

巡捕们哪里会放过这次机会,他们在罗亦农家附近埋伏抓走了罗亦农,还险些抓走小平同志。

令人惋惜的是,罗亦农咬死不松口,一点关于党内的机密事件都没有透露,国民党担心时间长了会被我党营救,于是痛下杀手将罗亦农杀害了。

这件事过后,党内非常重视党内的奸细,于是派中央特科的人员查明事情并铲除奸细。何家兴与贺治华还假惺惺地上报党内有奸细,恳求党严惩奸细。

很快,红色锄奸队就掌握了证据,证明确是何家兴夫妇出卖了党,由陈赓的带领下,去到何家兴家中要回名单,打死了何家兴,贺治华侥幸留下一命。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7)

这也算是为罗亦农同志出了一口恶气,但是,由于这对小人而损失了我党内的高级将领,我们的损失无疑是非常大的。

上面说到在1926年贺治华生下朱敏后就将朱送回了老家,那在这后来的十几年中,朱敏是如何度过自己的未来时光,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历经磨难的青年时光

在被送回四川后,朱敏的外婆为了掩人耳目、保护朱敏,就将朱敏改名为“贺飞飞”,并对外说贺飞飞是她小姨的女儿。

飞飞懂事早,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不是小姨的女儿,但担心外婆伤心,所以从来没追问过自己的身世。可是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疼爱,她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8)

右二朱敏

在外婆家长大的这些年,也有邻居举报过说贺飞飞就是朱老总的女儿,企图以朱敏为要挟影响革命,但她的小姨身怀大义,从来没有承认过,一直咬定说贺飞飞就是自己的女儿。

后来她一天天长大,朱老总也想着要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但无奈当时国内抗战处于相持阶段,容不得丝毫马虎。

朱老总委托同事将朱敏从四川接来延安,但朱敏的外婆非常谨慎,她声称不会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的,一定要见到朱老总来。

就这样第一次没能把孩子接走,耽搁了两年,后来在1940年,朱敏才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被送到延安与父亲见面。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9)

当时朱老总正随部队在杨家岭一带,朱敏辗转几种交通方式,最后坐在驴车上摇摇晃晃到达了根据地。

终于父女相见,朱老总终于不用再夜夜抚摸那张泛黄的朱敏的照片了,他见到了日夜惦念的女儿,朱敏也扑到父亲的怀里,哭诉着自己的思念和这些年的委屈。

就这样,父女俩终于生活在了一起,朱老总每天都带着女儿读书、写字,还给她讲小时候的故事。 后来,父女俩又一起度过了相遇后的第一个春节。

但是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父亲希望朱敏能够进修学习,为未来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朱敏也非常愿意。于是在1941年1月份,朱敏就与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出发,去往别国进修学习。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0)

左一朱敏

为了保护朱敏,隐藏身份,朱老总为她取了一个爱国又热烈的名字“赤英”。

大家一同到达了伊万诺沃第一国际儿童园学习,但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朱敏由于水土不服患上了支气管炎及哮喘,情况十分危急,为了能养好身体,老师将她送到了气候温暖的明斯克,希望她能快快好起来。

但天有不测风云,这时苏德战争打响了,朱敏和伙伴们在休养院被俘了。

他们被装在油罐车上运往兵工厂,在路上她的病又复发了,一直高烧不止,全靠伙伴们和好心苏联红军的鼓励和支持,才坚持了过来。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1)

在集中营,朱敏和伙伴们做的是制作军火的工作,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懑,也为了能给德国战败增加一点点几率,她和小伙伴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将口水吐在弹壳上,希望能加快子弹磨损,影响到在前线用子弹的士兵。

就这样,她们每天吃着没有营养的窝头,干着苦力工作,这也让朱敏发育不良,落下了更多的病根。

而且为了不被发现身份,朱敏在集中营一直都沉默寡言,不爱讲话,甚至在看守的士兵面前她直接装作是哑巴。

与此同时,朱老总也在一直拜托苏联方帮忙留意,希望找回自己的女儿,但由于当时是战争时期,朱敏又改了假名字,炮火连天的年代找一个隐匿了姓名的小女孩是极其不容易的。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2)

但是令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是,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伙伴们突然发现看守集中营的德国士兵一个都不见了,德国战败了,他们自由了!

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外面跑,终于逃离了这个暗无天日的地狱,伙伴们一直往东到了波兰,最后在一个难民收容所安下身来,在这里,有四面八方的朋友,他们的经历也都不堪回首,朱敏也渐渐敞开了心扉,试着与新朋友去接触。

后来在与一位苏联中尉聊天时她把自己心里藏了很久的秘密说了出来:她就是朱老总的女儿。

中尉大为震惊,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被寻找了许久的女孩,居然就在难民收容所中,还顽强的活了下来。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3)

最后终于通过这名中尉的报告,朱敏与父亲取得了联系,朱老总也找到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在1945年8月,朱敏回到了莫斯科。

在经历了这许多的磨难,朱敏终于恢复了正常孩子的生活。

之前的黑暗时光对于她来说打击无疑是非常大的,但是她却没有消沉下去,而继续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成为了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那么,朱敏在与父亲取得联系后有没有立即回国团聚呢?又是如何提升自己,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呢?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4)

冲破枷锁 一心向国

受到许多创伤的朱敏早已想好了未来,她不想再做一个软弱受摆布的小孩子。而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变强大,保护自己。

所以她没有急着回国与父亲团聚,而谨记父亲的教诲,以学业为重,以后方能回国出一份力。

于是她留在了莫斯科继续学习,在伊万诺沃学校补习中学课程,于1950年回国探望了父亲。

短暂的见面后,朱敏继续回到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攻读大学课程,在1952年顺利毕业回国。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5)

回国后,朱敏凭借着这些年的出国阅历,担任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俄语老师,教书育人,1965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朱敏也没有一下犹豫,就报了名,参加了此次活动。

不幸的是,由于小时候的病根落下的重,她的眼睛一到黑夜就看不清事物,在一次夜间出行中她失足掉进了山沟里,右眼失明,情况危急。

也就是在这一次,让朱老总着实心疼,爱女心切的他遭受不住良心的谴责,调来了直升机搭救女儿,后来还去向组织反省了。

好在由于治疗及时,朱敏保住了一条命,右眼安装了义眼,也基本看不出端倪。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6)

这次事故依然没能挡住朱敏对教育事业的热情,1986年,在退休后,朱敏依然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为新中国的建设输送人才。

最终,一生坎坷的朱敏在2009年于北京去世。

结语

有些人、有些事是永远不能被容忍的,就像文章开头朱敏所说的那段话一样,她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的母亲贺治华。

贺治华没有做好作为一个妻子的义务;作为母亲,更是不负责任;最后,她连一个党员的信仰都忘记了,实在是令人不齿。

而朱敏这一生,在经历了种种黑暗后依然心向阳光,积极地生活着,也正反映了俄罗斯政府给她颁发奖章时所表彰的精神: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生活。

朱敏的原型(为生存曾装哑两年)(17)

对比之下,朱敏这样的国家忠良之士定会名垂千古,令人赞颂,但是贺治华那等通敌卖国的贼人,最终也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