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抖音上一个包馄饨的小女孩大火。

视频中的小女孩坐在桌子前,左手快速抽出一张馄饨皮,右手迅速用筷子把肉馅赶入馄饨皮,接着左手五个指头轻轻一捏,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堆积在小女孩面前的是数量不少的肉馅和馄饨皮,小女孩的手法十分熟练,看样子应该是经常把父母包馄饨。

有不少网友评论:长这么大,我都不会包馄饨,小女孩比我强!

也有网友回复:小女孩真能干,懂得帮父母分担,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更有网友调侃:短短几分钟包的馄饨,足够我吃一碗了,小姑娘真棒!

据此视频的上传者称,小女孩的父母是这家馄饨店的店主,这家馄饨小店生意很火爆,稍微晚一点去就吃不到馄饨了。小女孩则是在完成作业以后,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帮助父母包馄饨,分担家务。

抖音采访小男孩(抖音包馄饨女孩大火)(1)

02

我居住的小区,大多是异地工作的年轻人。下班时间,小区附近小吃店内客人蜂拥而至,原本窄小的店铺,瞬间热闹起来。

我常去的小吃店,店主是一对40多岁的中年夫妻。男的高高的,留着八字胡,女主人约是一米六上下,同人说话时,声音极其温柔,给人感觉十分舒服。

小吃店内靠近厨房的桌子上,经常摆放着小学课本和作业本,后来我发现这些书本都是店主女儿的。

每次下班,当我到达小吃店,店主女儿早已忙碌起来。

男主人专心炒菜,女主人笑意盈盈地处理顾客订单,完成后,迅速加入炒菜队伍。小女孩独自站在厨房外,把父母炒好的饭菜端到顾客面前。

刚出锅的饭菜,热气腾腾,小女孩怕烫,手指在盘子边缘来回替换,等待饭菜上桌的那一刻,她立刻把双手手指放在耳朵边摩挲,靠近嘴边吹一吹。

人不多的时候,小女孩就坐在桌子前写作业。待到客人光临,她习惯性地站起来,默默走到厨房外等候,亲手把刚出锅的食物传递到顾客手中。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下班后大约是10点。点餐完成,我顺势与小女孩坐在同一张桌子。

她一抬头,恰好撞上我的目光。

我问她:已经10点了,你怎么还不回家?

小女孩抬起漆黑的眼眸,直勾勾望向我:我等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家!

我面带疑惑:爸爸妈妈很忙,等它们一起回家,会不会太晚?你明天还要上学呢?

小女孩合上手中的书本说:姐姐,没关系,因为爸爸妈妈太忙,所以我要留在这里帮助他们。不然人太多,他们就忙不过来!

我摸摸她脑后长长的马尾,把一颗糖放在她手心,她笑的非常好看,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当父母忙碌的时候,她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为父母分担事务,帮助父母减轻压力。

懂事的孩子,总为父母着想,亲手做一件己所能及的小事,看见父母脸上的笑容,他们幼小的心里比吃了糖果还要甜。

抖音采访小男孩(抖音包馄饨女孩大火)(2)

03

初中时期,我的父亲开始在外开车。每逢春节,看着其他小伙伴父母在厨房烧菜,我心生羡慕。

十几岁的我,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招待客人,因为母亲一个人在家,既要买菜、烧菜,还要挑拣剩菜,洗碗扫地。我不忍心看见她独自在厨房忙前忙后,不忍心看见她劳累的样子。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帮母亲分担家务。

母亲常说:你去和小伙伴玩,别忘了给叔叔阿姨倒些水,拿些水果吃!厨房里的事,我一个人忙得过来。

我摇摇头,拧开水龙头,继续洗着篮子里的蔬菜。

洗碗蔬菜,我接着烧水,无论厨房里母亲需要用热水,还是客人用热水泡茶,家里的两个水壶里永远是装满热水。

我把凳子一张张摆在圆形餐桌前,把一幅幅碗筷对应凳子小心摆好,把母亲烧好的菜一一放在餐桌上。

一切准备就绪,我便张罗客人吃饭。用餐间隙,我也随时为客人倒饮料、拿杯子、递餐纸。

有客人常常夸赞我: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帮母亲分担琐事,你母亲一定很幸福!我用力嚼着嘴里的饭菜,心里一阵欢喜。

等客人全部离开后,我开始挑拣剩余饭菜,将空盘碗筷丢进水池,用热水擦拭餐桌,再同母亲铺上崭新的桌布。

母亲背靠在厨房门口,穿着洗的发黄的围裙,望向正在洗碗的我:女儿,你爸不在家,多亏了你帮我做些家务,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谢谢你!

我用沾满泡沫的手指将掉落的碎发夹在耳后,微微一笑:妈妈,不用跟我说谢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能帮到你,我真的很开心。

我和母亲对视而笑,爽朗的笑声在明亮的厨房渲染开来。

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很多时候,我们甘心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身为孩子,我们能做的尤其简单。为父母分忧,为父母解愁,看见父母不再那么劳累,我们便跟着开心。

抖音采访小男孩(抖音包馄饨女孩大火)(3)

04

女儿快满3岁,每次吃完饭以后,她都要学着我的模样,拿起抹布擦着桌上的污渍。

看着她有模有样地拿着抹布,一下子擦着桌角,一下子擦拭桌子中央,我笑的合不拢嘴。

我问她:宝宝,你为什么要擦桌子呢?你不怕脏吗?

女儿不停摇头,手上并没有停止擦拭。

她奶声奶气地回答我:妈妈,我帮你擦桌子,你就可以休息一会了,等会再陪我玩!

我看着她垫着双脚,努力擦拭餐桌,小小的身躯在餐桌前不断移动,心里满是感动。

孩子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用他们简短的语句,笨拙的动作,迅速刺激父母的泪点

虽然他们在外表、心智上并不成熟,但是他们却有一颗想要替父母分担事务的“单纯之心”,这颗“单纯之心”一直被孩子细致保存。

当父母忙碌的时候,孩子不再忙中添乱,而是安静站在一旁,找到适合自己的分工,迅速融入“小帮手”这个角色。孩子的期望十分简单,他们希望自己父母在忙碌中能够轻松一些,能够放松一些

看见父母因为忙碌额头有了汗珠,看见父母因为忙碌肩膀有些酸痛,看见父母因为忙碌无暇顾及身体,身为孩子,也会感到父母心中承受的重担。他们希望给父母一些帮助,哪怕微不足道。

别看孩子小小的身躯,却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他们拼尽全力做好小事情,为父母分担一份重担和责任。父母得知获得孩子的帮助,内心非常欣慰和喜悦。在父母洋溢的笑容中,孩子从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推进了父母和孩子在生活中的关系。

有句话经常在耳边响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再替你负重前行。

我们一直认为父母在替我们分担,做我们身后的一方晴空。其实,我想说,相信岁月静好,相信幸福常在,因为身旁的孩子也在帮我们分担。

,